APP下载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完善路径

2018-04-03张晓芳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院校

张晓芳(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信仰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高职院校大学生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流是好的,但也受到新媒体以及多元思潮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差距与认同危机。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当采取得力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一、新时代应强化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解马克思主义,活学活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自身,认识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的舆论冲击,高职院校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学方法的局限,以及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原因等导致了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意志不够坚定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要积极改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教学方式,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二、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离不开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同,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讲深讲透,还需要学生通过理解感悟实践提高到内化信仰层面。但是现在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不够,理解面狭窄,对理论讲解无法做到深入浅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没有得到很好的阐述与表达。此外,单纯的依靠课上灌输式的教学也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化,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现象。而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无法实现完整的体系。这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片面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空洞、脱离实际的理论,课程吸引力不强,这直接造成现阶段部分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到位,存在困惑,甚至不少高职学生不明白信仰为何物,不清楚坚持信仰的意义,认为信仰可有可无。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认同差距与危机

当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是认可的,能将马克思主义用来分析国情、民情与自身发展。但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认同差距与危机。主要表现在:(1)受多元思潮以及负面社会现象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这逐渐削弱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削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价值[2]。(2)部分大学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国情,不关心时局,认为信仰可有可无,或者根本不需要。“信仰不能当饭吃”成为部分高职学生的口头禅。没有信仰也就意味着缺乏灵魂,高职学生难以发现自身的价值,难以树立远大理想追求,无法认识到自身应当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以及服务社会。也就造成部分高职学生的政治冷漠、责任淡化、不够担当,不能够艰苦奋斗、任劳任怨,不能够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影响其自身价值的实现。(3)西方个人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导致部分学生不负责任、我行我素,缺乏克制与自律,大手花钱,甚至陷入校园贷陷阱而无以自拔。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实践教学不到位

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心智不够成熟等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存在反复。一方面通过理论课教学,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解决我国重大发展问题的作用,逐步确定马克思主义理想;另一方面由于成长过程中固有的叛逆思维,加上外来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导致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存在怀疑和批判,造成信仰上的动摇。这种不坚定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教学不充分密切相关。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教学多流于形式,考核不严格,形同虚设,使得学生不能通过实践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能通过实践解决认识上的困扰,造成上述不够坚定、摇摆的结果。

三、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完善路径

(一)提高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教育宣传等承担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提高其教学成效。首先,要主动将理论语言转化为“青言青语”,深入浅出。庄生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因为真实,所以动人;因为精诚,所以感人。理论语言当然很必要,很重要,但也必须学会与现在90后,00后的学生打交道,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授课教师应当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高深的理论向学生讲解,让学生易于理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授课教师的继续教育,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骨干教师工程,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后备人才建设。教师之间应当加强交流,通过集体听课、教学公开课、示范课等方式发现教学的不足,积极改进。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要共享共建马克思主义教学资源,建设马克思主义教学资源库,推进名师课堂、示范课堂建设,让马克思主义教师有更多的学习和参考的机会。再次,马克思主义授课教师应当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认知和尊重高职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认知和尊重高职院校教学规律,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避免学生的逆反,解决学生的困惑。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力争实现体系化,避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支离破碎的理解。授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专题教学、线索教学法等,全方位的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二)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解信仰价值

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旗帜鲜明的确立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流地位,坚决反对任何信仰虚无主义,反对西方不科学的信仰。核心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让学生理解信仰以及信仰的价值。首先,高职院校要精心策划信仰教育,让学生理解信仰对于国家、社会、人民,尤其是大学生的重要价值。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民情,认识社会发展,尤其是助推大学生个人克服困难,用顽强的毅力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类难题。理论教学与先进事迹报告、实践教学等要有机结合,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必要时可以采用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辩论理解信仰以及信仰的价值,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担当和持久的生命力。

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妥善应对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冲击,占领网络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地。高职院校应及时熟悉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网络舆情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若出现不当影响应当及时阻止与引导。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及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以便马克思主义两课教师与教育宣传部门针对性的重点讲解知识,建设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校园文化。

(三)完善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魅力源自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人格魅力,源自于它兼具价值合理性和科学真理性的双重特征,同时又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践行[3]。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一定要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应积极开拓创新,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真切体会信仰的力量,理解坚定信仰需要觉悟、自律和毅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教学一方面应当继续加强革命年代信仰实践,带领学生到本地区的爱国主义教学基地、纪念馆和博物馆参观,现场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信仰的重要价值以及实现信仰的困难和挫折等;另外一方面,要优化生活化实践,让马克思主义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让马克思主义“活”起来,切实解释当代重大社会发展问题,解决学生身边以及自身成长成才的问题,比如带领学生到农村精准扶贫基地参与实践,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为何会有贫困问题、为何会有贫富差距、为何要实行精准扶贫等。通过这类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看待和解释社会问题,解决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高职大学生的融合和内化问题。只有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大学生的融合和内化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可结合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以及创业问题,让杰出校友现身说法,参观这些杰出校友工作或创业场所,感受信仰的力量,以及实现信仰经历的心理变化等。高职院校要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课时、人力和资金,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加强考核,避免信仰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院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