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美育视角下幼儿园音乐教育

2018-04-03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美育幼儿园幼儿

唐 宇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幼儿园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要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美,满足幼儿交往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通过音乐教育塑造幼儿完满的人格。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生态美育教学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互为主体的对话关系,是一种审美式、体验式的艺术教育。这样一种新型美育观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艺术感觉、自主性及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更新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创建和谐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减轻幼儿负担,促进幼儿不断追求完满的人生。

一、概念界定

(一)生态美育

生态美育是继灌输式美育、园丁式美育之后的一种新型美育形式,意在通过不同艺术门类、多种学科之间生态的组合,通过经典作品与学生之间、作品体现的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互生和互补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1]。生态美育教学尤其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关系,以师生之间共同的欣赏活动和创造活动为中心。在这种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积极参与,且形成多学科、多要素、多种类型的人之间的生态关系。因此,生态美育视角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式、体验式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艺术感觉、自主性及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组成成分,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音乐教育应该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的,回归幼儿真实生活,还原幼儿对音乐独特的理解与追求,从而激发幼儿的音乐审美情趣,体验审美愉悦,促进自我构建[2]。许卓娅认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是一种通过音乐活动中的审美过程对儿童施加整体的全面发展教育影响的基本素质教育[3]73。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关键不是教会孩子音准和节奏,而是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4]。笔者认为幼儿园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促使幼儿追求更完满的人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中的子领域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并非音乐和美术。这正体现了《指南》所要传达的一种价值理念,即改变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改变重技能训练、轻感受表现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5]。因为幼儿的艺术学习还没有到按音乐、美术的学科逻辑,专门进行知识技能训练阶段,故本研究中幼儿园音乐教育并非指在幼儿园专门进行的音乐教育活动,而是指符合生态美育,多种学科相互交融、组合的艺术形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生态美育视角下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有助于创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不同于传统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你教我唱”的被动关系,生态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强调师生间的主体间关系,即双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提高、互补共生的新型课程模式[6]。在这样一种以对话互动等形式为主的课堂环境中有助于创建和谐民主的师幼关系,让教师和幼儿在放松、舒适、生动的环境中共同进步。

(二)有利于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力求构建音乐课堂的生态环境,即创设民主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重视师生互动。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方式,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宽松的多向交流氛围,使学生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能自由地表现自己,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积极思考和探索[7]。因此,生态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有助于创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亲切、温暖的感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三)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鼓励幼儿能自主发现问题,主动参与学习,大胆的表达音乐,进而进行音乐创作。幼儿在教师所创设的生态式的学习环境中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与同伴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不断对学习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增强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四)更新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双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提高、互补共生的新型课程模式。区别于以往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性美育以及以幼儿为中心的园丁式美育,生态美育的使用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即幼儿与教师双方共同作用相互成长的课程模式,使其转变角色定位。同时也促使教师改良教学行为,摒弃以往以教知识为主,先教后学的学习方式,变灌输型教学为参与体验性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学习和自我创新。学生只有“动”起来,才有可能有创新的体验,才能有所创新。

(五)减轻幼儿负担,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目前教育界进行的“减负”有两种。一种为消极的减负,即简单砍掉许多学习内容,使学生有休息时间;一种为积极的减负,即用艺术、游戏等有趣的活动使空闲的时间变得充实[1]。从生态美育的视角看,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是靠外部灌输的知识得到的,而是靠多学科的交融及幼儿与教师、课程、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得到的。因此,生态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有助于减轻幼儿负担,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生态美育视角下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学原则

(一)审美性原则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即包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8]。同时幼儿园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审美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中美的力量,将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审美式的理解、体验、探究、表现和创造[9]。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其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当抛光液中FAOA的体积分数增至5 mL/L时,CMP后的晶圆缺陷最少(约为896个)。继续增大抛光液中FAOA的体积分数,缺陷数量反而略升。这是因为当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一定之后,其对硅溶胶及铜表面的包裹覆盖能力达到极限。过多的表面活性剂将令抛光液产生大量泡沫,泡沫表面的硅溶胶容易产生结晶,这些硅溶胶结晶也会刮伤晶圆表面。

(二)体验性原则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而审美则是以体验的方式存在的。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体验为基础,只有儿童的情感体验与音乐产生共鸣,才能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探索、理解和感悟音乐的美,自主、创造性地表现音乐,从而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

(三)主体间性原则

生态式美育是继灌输式美育、园丁式美育之后的一种新型美育。灌输式美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园丁式美育重在学生自我表现能力,不太讲求艺术技法,其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处于比较被动地位[1]。而生态美育则以师生之间共同的欣赏活动和创造活动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因此,生态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应遵循主体间性原则,即师生之间互为学习主体,共同进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欣赏、体验与学习。

(四)目标性原则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存在明显差异。幼儿园开设音乐教育课程并不是要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而是在音乐欣赏及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其能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音乐学习中体验生活的美妙,感受音乐审美带来的快乐。因此,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把握至关重要。

(五)愉悦性原则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幼儿应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活动中感知美、欣赏美、学习美。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不能将音乐活动当做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课程,而是一种满足兴趣及活动需要、特殊形式的审美创造活动[1]。因此,幼儿园音乐教育要强调愉悦性原则,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快乐,可以以游戏为手段进行音乐教育,满足幼儿的心灵需要。

(六)自主创造性原则

传统意义上的幼儿音乐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是以教师做示范,幼儿跟唱的形式,往往使幼儿会唱,但无音乐的感知能力。幼儿一旦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对音乐就不知所措。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幼儿自由体验、大胆的表达音乐,还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创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了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音乐课程等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创造音乐。因此,其自主创造性原则是至关重要的,能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自主性能力的培养。

(七)综合性原则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音乐教育改变传统教育的分科化倾向,提倡“歌、舞、乐”多种音乐形式、多学科相互交融、组合的艺术形式,发挥艺术的整体审美效应。应在保持音乐艺术课程独立的前提下,将音乐、美术、喜剧等艺术形式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培养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审美结构[10]。

四、生态美育视角下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环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

教学实例介绍:以音乐欣赏《春天在哪里》为例。

(1)教师与幼儿一同在教室中创设春天的意境,教室主题墙、室内装饰等处处体现春天的气息。教师带领幼儿席地而坐,一同感受春天的气息。

(2)幼儿听音乐自由想象,并随着音乐扭动身体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3)幼儿与教师相互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探索及发现。

(4)教师带领幼儿……随即进行后续的课程活动。

除创设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阶段浸润音乐。音乐的种类除了儿童音乐外,可以适当地加入国外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等,让幼儿探索到这些看似深奥的音乐的微观世界。使音乐潜移默化的进入到幼儿的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逐渐认知音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给予幼儿美的体验,从而塑造其正确的音乐审美方向[11]。

2.创设轻松的心理环境

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在充满赞许与鼓励的音乐氛围中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成就感[10]。幼儿园教师应该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创设轻松愉快的音乐活动氛围,给予幼儿轻松的心理环境,比如在活动中教师鼓励的话语、亲切的微笑、肢体动作等。让幼儿在自由、放松、充满活力的氛围中进行音乐体验和创造。同时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幼儿的闪光点,适当进行鼓励和赞许,使幼儿获得成就感。

(二)改变教学方式,变灌输为游戏体验

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你教我学”的灌输型模式,以趣味性的游戏方式焕发儿童的活动快感。在游戏中,儿童能体验自由、体会创新、发挥想象、表达情感。如果脱离了自由的游戏式的音乐体验,音乐教学将可能蜕变成纯粹的技能练习,而儿童艺术的灵性、音乐的天赋也就可能被扼杀掉[12]。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游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将游戏巧妙地融入到音乐教育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教学实例介绍:以音乐游戏活动《小乐手》为例。

(1)教师带领幼儿熟悉音乐课需要运用的游戏材料(可装水的玻璃杯、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碗、木桶、废旧薯片盒等),鼓励幼儿自行选择材料制造游戏工具,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分组探索不同材料带来的音乐的节奏、音色、音高等的不同,并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音乐游戏。

(3)教师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索……即兴演奏、即兴指挥等等,随即完成后续课程内容。

改变教学方式,除游戏体验课程外还应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例如,调动幼儿的感官能力使其充分的感知音乐,采用让其动起来等方式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可以参照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辅助手段的使用。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运动觉辅助手段让幼儿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参与到音乐中,跟着节奏做出自然的反应;可以运用语言辅助手段让幼儿根据音乐创编故事、民谣、诗歌等等,使幼儿通过游戏更好的理解音乐,激发情感;可以运用视觉辅助手段让幼儿通过具体形象使原本抽象的音乐栩栩如生,帮助儿童感知理解音乐的动态过程等[13]。

(三)从生活中选材,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再现、提炼与升华。只有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音乐教育活动,幼儿才能从中获益。故应以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进行教育。幼儿园教师应结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选择素材,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和积累,使其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积累音乐经验,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音乐表达紧密联系起来,循序渐进地接受新的知识。这样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也会引发幼儿从对音乐的外在兴趣转化为内在的音乐兴趣。

(四)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平等师幼关系

生态美育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关系,以师生之间共同参与、欣赏活动和创造活动为中心。在这样一个双主体的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要想让教师与幼儿互为主体,提升教师的素质及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建立物质及心理环境,改变教学方式,从生活中选材等均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综合实践知识,保证在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趣味性、专业性、艺术性同存。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论生态式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3):5-16.

[2] 李宏.原生态艺术理念视角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 魏娟.生态式艺术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11):153-154.

[7] 张娜.论生态式艺术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建构[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74-75.

[8] 马春玉.树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念培养幼儿审美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1996(3):55-56.

[9] 程英.“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关注儿童生命和谐发展的幼儿音乐教育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3,3(8):101-102.

[10] 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11] 王薏萍,李向兵.幼儿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4):24-29.

[12] 覃江梅.“莫扎特效应”的“效应”局限——兼论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J].教育学报,2007,3(6):40-43.

[13] 吴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辅助手段类型与使用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5):30-34.

猜你喜欢

美育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爱“上”幼儿园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