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反义词复合后的标记性

2018-04-03高利娟

昭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复合词反义反义词

高利娟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

一、反义词的标记模式

标记理论的首次提出是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语言学家特鲁别茨科伊《音系学原理》中。此后不断发展,被广泛运用于音系学、句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学科。所谓有标记/无标记现象指的是两个语言单位在中性化和使用频率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对立关系。对立中的一方被记为有标记项,另一方记为无标记项。在语言体系的各个层次如音位、词汇、语法中都存在着有/无标记现象,都可以通过有/无标记范畴对语言单位进行分析。“标记理论用来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中的种种不对称,用于词法和句法研究时一般只承认一种标记模式,即‘二分模式’:一个范畴只有两个成员的对立,一个是有标记项,一个是无标记项。”[1]25尽管沈家煊认为这种“二分模式”相对较传统,而“标记概念基于一些特征的有无。一对对立中,一个具有某一特征,而另一个缺少这一特征,则可说具有这一特征的为无标记,另一个则为有标记。”[2]但在反义词的标记性还是明显的“二分模式”,反义词的使用集中体现了语音的不对称性,表现为有反有正,且现在关于反义词的标记性大多从英文角度,所以本文从汉语的反义词入手,分析反义词的标记性,反义词很多,限于篇幅,本文只围绕可以复合的单音节反义词的标记现象进行讨论,以《现代汉语词典》(6版)为载体,收集整理共有247个反义复合词。

二、单音节反义词的标记性

世界万事万物的相生相克是对立统一的,有无标记本身就是有区别特征的一对,反义关系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囊括了所有词义对立的情况,反义关系体现为反义词,广义的反义关系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本文只选取狭义的由两个正反字构成反义词,即反义复合词。关于复合前反义词的种类,众说纷纭,沈家煊分为相反词、相对词和反向词。接下来我们先讨论反义词复合前的单音节字的标记性,有些复合前的单音节字是反义词,但复合后两字间不再构成反义关系,如:女儿、儿女、女士、士女、女子、子女等我们不予考虑。如果单音节反义词是形容词,“判断有标记和无标记用法主要出现在以下三类问句:1.名+形+吗?2.名+形+不+吗?3.名+有多+形?”[3]328不能进入这三个句子的形容词是定量形容词,有自身明确的词汇意义,都是有标记的,能进入的标记性有待确定。

(一)相反词

“相反词”,顾名思义,就是非A即B,非B即A,两者之间没有第三者存在,它们之间在这一概念域里是互补的。

笔者整理《现代汉语词典》(6版)中的反义复合词,表示相反词的举例如下:安危、裨阖、开关、彼此、宾主、成败、朝野、出没、存亡、弟兄、弟兄、动静、反正、方圆、俯仰、公私、供求、供需、购销、呼吸、姐妹、今昔、考批、买卖、平仄、取舍、任免、生死、胜败、胜负、是非、是否、输赢、死活、忘记、虚实、异同、阴阳、隐现、真伪、治乱、装卸、作息。例如:“死活”,活着的东西具备许多死了的东西不具备的显著特征,所以“活”是无标记的,“成败、存亡、动静、取舍、任免、生死、胜败、胜负、是非、是否、输赢、忘记、虚实、异同、隐现、真伪、治乱。”剩下的这些词双方都保持着自身的词汇意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标记的特点。

至于“雌雄、儿女、凤凰、夫妇、夫妻、父母、公婆、男女、子女、鸳鸯”这些词“表示雌性动物的词项看作是无标记的,而表示雄性动物的词项看作是有标记的。其原因可能是这些驯养动物都是以繁殖后代为目的,所以雌性动物占饲养的绝大多数,而雄性动物主要为了配种,数目很少,再加上人类在雌性动物中所获得的益处要高于从雄性动物中获得的,因此对所驯养的雌性动物的关心高于雄性动物,反映在语言上就把雌性看作是普遍的,无标记的。”[4]它们表雌性是无标记的,表雄性是有标记的,可见,这些词汇的标记性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

(二)相对词

“相对词”,顾名思义,就是非A也不一定即B,非B也不一定即A,肯定A,就否定B,肯定B,就否定A,两者之间有第三者存在,它们之间在这一概念域里还有C、D、E等。基本上都是形容词,分为三小类:大小类、好坏类和冷热类,在反义复合词中还有一类不能归到这三类。

1.大小类

笔者整理《现代汉语词典》(6版)中的反义复合词,表示大小类的举例如下:薄厚、厚薄、长短、粗细、大小、旦夕、日夕、日夜、夙夜、早晚、朝夕、昼夜、多寡、多少、高矮、高低、高下、横竖、横直、缓急、迟早、巨细、快慢、宽窄、老少、老小、老幼、利钝、浓淡、轻重、曲直、深浅、松紧、增删、纵横。除了“旦夕、日夕、日夜、夙夜”不能用于第3种“名+有多+形?”中,它们都可用于上述3种问句提问,例如:用“有多+A?”提问,A为“大”时是中性问,“大”是无标记项,A为“小”时是偏向问,“小”是有标记项。

2.好坏类

笔者整理《现代汉语词典》(6版)中的反义复合词,表示好坏类的举例如下:褒贬、得失、恩怨、功过、功罪、贵贱、好歹、好赖、好恶、毁誉、吉凶、奖惩、劳逸、离合、利弊、利害、荣辱、赏罚、损益、兴衰、兴亡、扬弃、抑扬、盈亏、优劣、臧否。邹韶华(1993)《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统计,“在一对具有反义关系的词中,几乎所有积极成分的使用频率都远远高于其相应的消极成分的使用频率。[3]335而且我们也发现无标记的词构词能力也大于有标记的词,在好坏类反义词中更加明显,它们都可用于上述3种问句提问,例如:用“有多+A?”提问,A为“好”时是中性问,“坏”是无标记项,A为“好”时是偏向问,“坏”是有标记项。

3.冷热类

笔者整理《现代汉语词典》(6版)中的反义复合词,表示冷热类的举例如下:甘苦、寒热、寒署、冷暖、亲疏、肥瘦、炎凉。这类词的双方从意义上看,很难说哪一个是积极的,哪一个是消极的,“‘冷热’类词的量级特点决定了每对词的任一方用于3种问句时,其询问域都不能照顾到相对的另一方,表现为双方都保持着自身的词汇意义。这样就形成了‘冷热’类词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标记的特点。”[3]348沈家煊认为:“对‘相对词’而言,有标记/无标记的对立主要存在于‘大小类’和‘好坏类’,‘冷热类’不存在有/无标记的区别。”[1]155二人表达的意思一致:“‘冷热类’不存在有/无标记的区别”,“冷热类”本身就是有标记的。

4.其他类

《现代汉语词典》(6版)中的反义复合词,有许多不属于上述三类,因为涉及繁多,难以分类,也不是我们本文的重点,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举例如下:本末、干支、黑白、晦明、幽明、晦朔、明灭、首尾、舒卷、水火、天地、吞吐、因果、原委、主次、主从等。这类反义复合词和“冷热类”反义复合词一样,两个单音节反义词双方都保持着自身的词汇意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标记的。

(三)反向词

笔者整理《现代汉语词典》(6版)中的反义复合词,表示反向类的举例如下:东西、来回、来去、来往、进出、进退、出纳、出入、南北、表里、内外、起伏、起落、起降、前后、去就、去留、上下、伸缩、升降、始末、始终、收发、收支、往返、往复、往还、往来、先后、消长、远近、涨落、中外、中西、左右。赵元任指出:“在有方位词的复合词里,‘上’和‘里’的结合能力几乎是无限的,而它们的反义词‘下’和‘外’就差得多。”[5]“来回、来去、来往、进出、进退、出纳、出入、表里、内外、上下、往返、往复、往还、往来、中外”属于这种情况,“东西、南北、先后、起伏、起落、起降、伸缩、升降”双方都保持着自身的词汇意义,是有标记的。“动词前的名词性成分表示起点、动词后的宾语终点,这都是无标记的组配方式,而动词前的成分表示终点、动词后的宾语表示起点则是有标记的组配。”[3]161“前后、远近、始末、始终”中“前后”的意思“前”指过去,也指未来,“后”只指未来,剩下的重点在“远、末、终”,无标记的包括的比较多。

三、反义复合词中没有标记性的例子

通过上述对各类反义复合词中有/无标记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有/无标记现象在反义关系中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无标记词可以出现于中性化的语境之中,二是无标记词的使用频率高于有标记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原则:(1)认知上的“简单原则”,语言中反义词的无标记项和有标记项大多和认知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一致。(2)语用上的“经济原则”,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比较高,且组合形态较简单,显然出于经济或省力,这就是“齐夫定律”[6]。(3)心理上的“乐观原则”,因为人类追求、看重好的一面,出现反义复合词中的不对称现象,相对贬义词,褒义词是无标记项,由于无标记词的语义成分更为简单,还由于无标记词多含有一种肯定意义,所以人们在心理上往往表现出对它们的偏爱,而不管这种偏爱是否合理或具有道理。

学术界将反义复合词归入复合式中的联合型(又叫并列式),这点没有分歧。但就笔者就两词根组合后的意义关系这点来分析有/无标记性来说,几乎未涉及两词根组合后的意义关系,黄、廖本的《现代汉语》将联合型下分为意义并列互相说明、词根组合产生新义和组合后只有一个词根在起作用三小类,其中将笔者要讨论的“反正”、“横竖”纳入第二小类,没有涉及它们的意义关系,将“好歹”纳入第三小类,没有充分考虑“好歹”其他义项。并不是所有的反义复合词都可以用标记理论来描写和分析,因为一个词有不同释义,有些反义复合词虽然没有关联词语做标记,但其中一部分体现出的选择关系,分为词义明显存在选择关系和不明显存在选择关系两种,我们在这里为了下文简洁,将前者称为显性选择关系复合词,后者称为隐性选择关系复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6版)中,显性选择关系复合词有4个,分别是迟早、早晚、前后、上下、左右。隐性选择关系复合词7个,分别是反正、横竖、左右、好歹、好赖、长短、死活。它们的有些词义不能用标记理论来描写和分析,接下来我们分类讨论。

标记理论的有/无标记是其中一方包括另一方,从上述词的释义中都能明显看到选择关系“或…或…”。显性选择关系复合词:(1)迟早:副词,或早或晚。(2)早晚:副词,或早或晚。(3)前后:比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4)上下:动词,从低处到高处或从高处到低处。这4个词明显有“或…或…”的意义,表义和使用都没有频率多少、构词能力大小和褒贬不一的区别,所以无法谈及有/无标记性。隐性选择关系反义复合词:(1)反正:副词,表示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2)横竖:副词,反正。“横竖”做语气副词时,同“反正”一样,用肯定的语气表示一种坚定的态度。(3)左右:副词,反正。(4)死活:副词,无论如何。(5)好歹:副词,不管怎样。(6)好赖:副词,好歹。(7)长短:副词,无论如何。这7个词没有明显“或…或…”的意义,但这些词和我们上文分析的意义不同,一个词有不同的释义,它的标记性也会发生变化,它们几乎都是“不管怎样,无论如何”的意思,隐含“或…或…”的意思,在这个释义下,表义和使用也没有频率多少、构词能力大小和褒贬不一的区别,所以无法谈及有/无标记性。

四、结语

本文在以《现代汉语词典》(6版)为载体的基础上,从反义词入手,分析词典出现的反义词复合词复合前单音节字的标记性,以及复合后整个词的标记性,将反义复合词分为相反词、相对词和反向词三类,通过分析有/无标记现象在反义关系中的两个特点:一是无标记词可以出现于中性化的语境之中,二是无标记词的使用频率高于有标记词,总结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三个原则:(1)认知上的“简单原则”,(2)语用上的“经济原则”,(3)心理上的“乐观原则”。并对一些不能用标记理论描写的反义复合词“迟早、早晚、前后、上下、左右、反正、横竖、左右、好歹、好赖、长短、死活”进行了详细分析,我们发现标记理论在当下语言学各个分支的重要性,但也说明标记理论不完全可以用来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中的种种不对称。

参考文献:

[1]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周卫东.反义词的标记性与语言使用所遵循的原则[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2-74.

[3]石毓智.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周易.标记理论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4.

[5]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8:192

[6]Zipf,George.The psychbiology of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philology[M].Cambridge, Mass.:MTT press.1935.

[7]现代汉语词典(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8]曾丹.反义复合词形成演变的认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9]赵曼卡.汉语“反正”类语气副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张豫峰.“X +前后/左右/上下”的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30-35.

[11]张建理.标记性和反义词[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3):29-34.

[12]佟倩.反义词研究中的标记论及标记颠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4):80-82.

[13]张晰.反义词与有/无标记现象[J].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77-81.

[14]景晓玉.反义词中语义标记研究再思考[J].现代语文,2013(7):18-21.

[15]石毓智.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与疑问句式的交错关系[J].汉语学习,1996(5):10-15.

[16]马小玲.语言运用研究中的对称与不对称—读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J].修辞学习,2003(1):44-45.

猜你喜欢

复合词反义反义词
认识反义词
反义疑问句小练
认识反义词
反义词 大不同
西部裕固语的并列复合词
找找反义词
这山望着那山高
南昌方言“X 人”式复合词考察
论名词补充式复合词的界定
使用广泛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