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球视野

2018-04-03

农家书屋 2018年3期
关键词:凝胶体温人体

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诞生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同年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该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中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此项成果除了在基础研究上有重大意义外,也为解决中国人口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做出贡献。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制作脑疾病模型猴,将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英国连锁超市将终结塑料包装

英国《旁观者》2018.1

英国在冰岛的连锁超市宣布取消自有品牌食品的所有塑料包装;超市塑料袋强制收取5便士费用的制度应用于英格兰所有商店;一份塑料杯装的咖啡将增收25便士的“拿铁税”;含有塑料微珠颗粒的化妆品已经被禁止销售……

这些突如其来的举措引起了公众对塑料的关注,尤其是中国2018年开始禁止从英国和其他国家回收废旧塑料,塑料问题今后将如何解决对于英国来说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英国须防止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一个理想的方案也许是对此类垃圾收取专门的处理保证金,并将这笔费用支付给回收和处理垃圾的公司或者个人,这将让所有垃圾都有了价值,同

人工智能职业将大爆发

美国《新闻周刊》2018.2

人们很容易相信人工智能即将把卡车司机、放射科医生、快餐店员、会计师等几乎所有制造业的工作人员取代并自动化,并且让世界只剩下两类人:一类是顶级的极客,另一类是依靠政府福利保证家庭收入,一边抱怨日常生活一边玩着电子游戏的人。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机器人会让数百万人失业的论断显然已经不再成立。人工智能正在创造一个新的产业和全新的工作方式,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使180万人失业,但将创造出230万个就业岗位。人工智能可以在极短时间里处理和学习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将发挥出全新的价值,就如同250年前机械化纺织机的发明让棉花更有价值一样。

流感是被低估的“杀手”

英国《新科学家》2018.1

为此,《意见》提出了全面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确定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的重点领域、建立领跑者评估机制、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形成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建立企业标准“领跑者”动态调整机制6项任务;提出了完善激励政策、创新监管模式、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4方面保障措施。

流感是被低估的“杀手”,全球每年有超过百万人死于流感并发症。由于流感病毒通过呼吸的传播最有效率,因而在呼吸气体最容易凝结为水汽的冬天发病率最高。今年冬天的这场流感,变异病毒的危害更加严重了。流感并不是那种得过一次就可以免疫的病,每隔几年,病毒会发生变异,导致最后一次感染流感病毒的抗体也无法识别。

“未来医生”毫米级机器人操作微创手术

日前,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发明了一种微型“极简机器人”,它们看上去像是一只毛毛虫,能够完成各种类型的运动,其中包括:跳跃、在隧道中爬行、从池塘中爬出。同时,它可用于送递药物,抵达人体内特殊区域。

这种毫米等级的易曲折机器人体积接近米粒大小,其设计灵感来自于身体柔软的甲虫幼体和毛毛虫。该款机器人也具有水母的一些特征。

未来的机器人可以携带药物,并将药物送递至人们最需要的位置,就像一次上门送货服务。人类可以使用机器人在人体内进行微创性手术:微型机器人通过吞咽或者在皮肤伤口处进入人体,使它穿过人体消化系统、尿道、腹腔或者心脏表面。

迄今为止,这个机器人毛毛虫只在人造胃模型和鸡肠道组织中测试过。但是未来有一天,研究人员希望它能成为医疗保健的一个标准工具。

——新浪网

用棉布废料造环保气凝胶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棉布废料的一个新用途——将它们制成气凝胶。据了解,这种超轻材料能够用来冷却水瓶同时还能为伤口止血。

跟通过其他方法获得的气凝胶一样,棉布废料制成的气凝胶不仅非常轻而且还拥有高孔隙率、强吸收性以及低导热性。而跟其他气凝胶不同的是,通过棉布废料制成的气凝胶生产成本非常低且速度很快,大约为传统制造的20倍。

另外,科研人员还将这种气凝胶制成了一种能够用于战场止血用的吸收胶囊。当被注射到伤口之后,这种胶囊就会开始吸收血液并不断膨胀,然后从内部对伤口施加压力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每一个棉气凝胶小球可以在4.5秒内膨胀到原来大小的16倍——比现用的纤维海绵要大得多、吸收速度也快得多,以此同时,它还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新华网

人体体温未来可给蓝牙耳机供电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出可利用人体体温发电的新材料,预计未来5年能够为蓝牙耳机、健康监测器、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据介绍,这种可利用人体体温发电的新材料,是一块宽度不足一指、厚度为0.1毫米的灰色软质薄膜,贴在人体手腕处,所连接的测量电表上立即显示出明显输出电压。

这种材料只要存在温差即可发电,人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或环境温度高于人体体温均可。当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相差15摄氏度左右时,可实现微瓦到毫瓦量级的发电量。而且发电效果会随温差增大持续提高,特别是人体运动消耗生物化学能产生热量或者北方地区室外年平均温度低于20摄氏度等情况。

这种高性能柔性热电材料可实现最薄仅为数十微米,通过该材料制成的薄膜电池还可回收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除了利用人体体温发电外,还包括照明灯灯罩散发出的热量等,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前瞻网

猜你喜欢

凝胶体温人体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人体可笑堂
“冻结的烟”——气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