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分析

2018-04-02张慧丰王峰孙嘉强

新农村 2018年29期
关键词:浅水水层分蘖

张慧丰 王峰 孙嘉强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对于粮食需求量在日益提升,水稻最为人们主要的粮食之一,做好水稻栽培技术创新改良,提高水稻产量,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意义众大。相对于南方水稻种植,北方有着天然的劣势,因此更要进一步加强水稻的栽培与灌溉管理,通过应用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有效克服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水稻生长环境改善,有效提升北方水稻种植产量。文章围绕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对其具体内容及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期望能够为广大水稻种植农户停供一些小小的参考与借鉴。

1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概述

水稻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身对土壤、温度等生长环境条件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灌溉方面,需要给予水稻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确保平稳顺利生长。然而在北方地区,例如黑龙江、辽宁等,冬季漫长,且气候较为严寒,相对于南方丰富的雨水,在水资源方面也比较短缺,这些对于北方水稻种植均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然而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践表明,在具体进行水稻栽培的过程中,并不是给予水稻的水分越多,水稻产量也就越高。适当减少水稻栽培的灌溉水量,更有利于水稻本身吸水能力提升,强化水稻根系,反而有利于水稻产量提升。在这一形势之下,针对于北方水稻种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北方水稻种植中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在北方水稻种植产量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水稻不同种植生长期下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应用

水稻幼苗期。在水稻初次完成插秧后,应注意做好水稻灌溉水量的控制,此时稻田中的水量不宜过大,一般来说,此时的稻田水量应始终维持在“浅水层”的状态,具体以水稻幼苗高度为准,即水层的高度应控制在水稻幼苗高度的2/3以内,既能够保证水稻幼苗的生长需水要求,又能够与稻田水层蒸腾作用保持有效的平衡。

水稻返青期。水稻进入返青期,就意味着移栽的水稻已经逐步适应了稻田生长环境,并且原先栽培过程中受损的根系已经得到了恢复,并生出了新的根系,因此这一阶段做好水量灌溉控制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水稻浇灌频率与灌溉量,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一般需要进行浅灌,始终保证水稻水量在浅水层范围内,因为浅水层有利于阳光直接照射到水稻的茎部,阳光直射水底,也有利于增加水温,提升土壤含氧量,有助于水稻分蘖早发生。在水稻灌溉频率具体控制上,一般以稻田水层下降量为准,在标准状态下,稻田水层每下降3cm左右,才被允许进行一次浅灌,使得水稻灌溉水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水稻分蘖期。水稻分蘖期又被称为水稻物候期,是指从水稻基部叶腋内萌发出第一个分蘖芽,同时也是水稻根系发育的重要时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续水稻穗数,因此做好对其的节水灌溉显得尤为重要。在水稻的分蘖初期,应先采取浅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从而有效增强稻田土壤的温度,促使水稻更好的进行分蘖,提升分蘖有效性。这种灌溉方式一致持续到水稻10叶期,随后便可以改用间歇式灌溉方式,从而为根系发育提供有效的保障,提升叶片结构的合理性,减少无效分蘖现象发生。

水稻拔节孕穗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水分不足会造成水稻颖花退化,穗粒减少,有水才能壮苞,因此应采取轻灌的方式,需要将水稻水分控制在5至7cm范围内,有助于后续水稻产生大穗,提高水稻产量。但也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水稻虽然有着一定需水量,但水量也不能过深,否则致营养物质全作用于拔节,使水稻拔节过长容易引起水稻倒伏问题,对水稻种植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水稻结实期。在水稻抽穗前期,应保持稻田水层处于浅水状态,给予水稻充足的水分供应,避免出现叶片早衰,影响穗粒饱满度。但也不宜过深,否则会影响水稻根部活动,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灌浆,在灌溉方式选择上,应采取间歇式灌溉方式,前期适当多灌溉,后期少灌溉,注意做到灌水不积水,断水不缺水,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若气温过低,则适当多增加灌溉量,有效保护水稻生长,温度回升時再适当水层恢复浅水状态,有效提升水稻结实率,实现高产。

猜你喜欢

浅水水层分蘖
黄渤海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高压电缆大截面分割导体焊接后的机械性能及缓冲阻水层设计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带阻尼的随机浅水波方程的随机吸引子
(2+1)维广义浅水波方程的Backlund变换和新精确解的构建
找不同
灌溉水层对直播稻发芽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