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建南北地域特色因素

2018-04-02韦咏芳杨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丝路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楚文化土楼民居

韦咏芳 杨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一、中国南北建筑的两大起源

北方黄河流域起源于土,北方“土”的风格由洞穴发展到半穴居再到地面建筑。北方的建筑它起源于穴居野处,原先古人寻找山洞穴居,山洞有限,随即发展成人工挖洞,造就了后来的窑洞。南方长江流域的古建筑起源于木,南方“木”的风格,从树上的巢居到干栏式再到地面建筑可以看出,木的特点易于加工,七千年前原始时代河姆渡遗址就已有了榫卯,经过发展,木的结构日益精致无比,可以做得轻巧细腻。到后来也发展成了土木砖木,南方建筑主要以木为主,继续发展延续精细雕刻的木风格。北方延续较厚重敦实温柔敦厚的风格,体现在如宫殿的屋角起翘显得微微的平缓曲线,以及较为厚重的屋顶、墙面等。

二、地理气候条件

中国最典型的两个气候,北方气候特点寒冷干燥,南方则是潮湿炎热。因而北方建筑多是考虑吸收阳光、争取日照、以及保暖措施。如北方开敞的四合院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吸收阳光,厚重的屋顶、墙壁为的就是能够起到保暖的作用。西北的窑洞,有更加明显的保暖效果,建筑无需考虑防雨防潮的问题。靠山沿边挖洞为窑洞居住,而平地窑即是在平地上往下挖开深坑,在深坑里面内测再往旁边挖便形成了地坑窑。先挖的地坑便是庭院,这种建筑如若出现在南方,人无法住在地底下,南方潮湿多雨炎热高温,一下雨地坑就立刻变水塘,而且住里边容易得风湿病,因而南方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建筑。相反,南方的主要建筑不单不能在地下,而是尽可能离开地面,让房子架空起来,如干栏式吊脚楼。南方建筑的重要目的就是防潮、防虫蛇,特别是西南山地中间满地虫蛇,因而房屋底下架空不住人堆放杂物或畜养牲口,人住上层。位于南方比较平旷的民居有些事天井式庭院,四面建筑,天井较小,中间一个排水的地方,雨天时四面的水流到堂前,南方人称其为四水归堂、聚宝盆。其作用来解决南方这种炎热的多雨的气候,太阳不能够照射进房子内太多。相对于北方庭院就是尽可能让多的日照光线进来。

三、社会历史条件

由于历史上的某一种重大的变故,或者战争所导致的人口流动,导致地域特色的产生。比较有代表行的就是客家土楼。江西、福建、广东的客家土楼是社会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的特别的风格建筑类型。众所周知客家并不是一个少数民族,而是北方的汉族人往南边迁移,南方当地人称他们为客家。历史上,中国古代的战争大部分的时间都发生在北方,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进入中原与汉族争夺生存空间。在春秋战国秦前已是这样,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经常南下,所以北方的诸侯小国在北部边界建长城防御,秦始皇的长城并不是完全重建,而是把北方的那些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连接成整体来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从秦始皇到汉朝,我们所知道的著名的汉武帝打匈奴,霍去病、卫青等几位战将抵抗北方匈奴的南下,再到后来的东汉、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战争中间也带来了民族交融,战乱导致大量的北方中原地区汉族人往南边迁移。隋唐以后又是五代十国等,宋朝的辽、金、西夏,元朝,蒙古,清朝,满族,中国历史上一直不断有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压迫中原。南方各省的汉族人基本上都是北方汉人的后裔一直到鸦片战争,西方人从海上打过来,这时候中国的战争才大量的发生在东边。

客家由于几千年不断南下的过程,在早期,人少地多,在迁移中都是一家、甚至是一个村的迁移南下,都可以找到那家落脚之地。到了晚期明清时期再搬迁,此时南方平原地区已经人满为患了,在比较辽阔的平原地区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此时迁移只有到山区中去了,迁到当地又受到当地人的排挤,甚至山里还有土匪,所以此时此刻南迁山区的客家家族以及村庄的居民,需要建具有自我保护的土楼。如福建圆形围屋、江西的方形土楼。

客家土楼的居住方式,从剖面、立面图来分析,每一家每一户都是从地底层到最上层,一至顶楼都是一户。一二楼不开窗、不住人、潮湿、阴暗,多用于堆放柴草、杂物、养牲口。三四楼开窗住人。

围屋朝外是厚厚的土墙壁,具有很强的防御性,朝内就是全开敞木头栏杆走廊。中心部位的建筑是公共建筑,如祭祖宗的祠堂。

四、文化

中国南北两大艺术风格,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支流。过去北方中原地区的艺术文化风格是现实主义,而南方的艺术文化风格则是浪漫主义。两大文化的典型代表就是北方以中原文化,南方以楚文化为代表。两大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发生断裂,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征服楚国,消灭楚国,楚文化从此在中国的文化中间逐渐被淹没,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有些失传。

中原文化的代表是以《诗经》为典型,最早的的诗歌是《诗经》,《诗经》里面的内容则是现实主义,其中全部内容写社会生活中间现实的问题多为国家大事、朝廷仪式、军事战争、劳动生产、男女爱情等。而南方楚文化的代表是《楚辞》,《楚辞》的内容全是写神话传说、天上地下、人间鬼神、色彩斑然、想象丰富。几乎不会去描写社会上的事情。《楚辞》的最典型代表就是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屈原,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等内容,全篇都是楚文化中色彩斑斓的神话传说内容。《汉书》中曾经有一段写南方楚地巫风盛行,信鬼好祠,因而楚国人在祭司鬼神的时,会有很原始很神秘的巫歌巫舞。屈原在流放中看到了这些楚文化,决定回去把楚文化艺术化甚至发扬光大。于是乎写出了他色彩斑斓的烂漫主义《楚辞》。而相比北方中原的现实主义艺术中就没有这种特色。遗憾的是,秦朝统一时,消灭六国,包括楚国,中原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外加汉朝定儒家为一尊,儒家是孔子的文化,孔子是中原文化,现实主义文化,随后楚文化就逐渐被淹没了。只在很少地方得以保留,也都是一些民间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一些文化艺术。长沙马王堆汉墓遗址是楚文化艺术的一个结晶,这种文化有着非常浓厚浪漫的气息。

五、小结

南北古建筑的地域特色差异起因源于不单的地理气候条件、社会历史条件、民族文化等造成,中国建筑的地特色,地域辽阔,地方风格差异大,民族众多,各个地方文化都有几千年的延续,还有其他各方面因素等着我们去挖掘。如北京的四合院方正的庭院空间、山西的四合院又是狭长庭院空间、南方的较小的天井院、江南水乡建筑、浙江民居、徽州民居、闽南的燕尾脊民居、广东的建筑风格、西北的窑洞、西北边的甘肃回族民居、东北的囤顶、西南山区的干栏式吊脚楼、西藏高原上的的碉楼式民居、新疆维吾尔族的阿以旺式民居等。

猜你喜欢

楚文化土楼民居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土楼夜景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永定客家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