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京华烟云》看林语堂的女性观

2018-04-02巩淑琪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000

丝路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林语堂婚姻

巩淑琪(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000)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在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创作的小说,主要讲述了曾、姚、牛三大家族30多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书中作者以独特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诸多立体而丰富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的表达,倾注了作者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同时也为社会了解女性这个群体打开了一扇新的心灵之窗。虽然是英文写的,但丝毫不影响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加之其中贯穿于诸多老道老庄思想,使人在品读之时还能感悟人生哲理,犹如一杯甘露让人意犹未尽。

一、对女性的赞美与关怀

(一)对女性品貌的赞美

在作者心中,一个美好的女性不仅要拥有美丽的外表,聪明的头脑,更得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独立的人格。于是他将自己这种审美观点倾注到了作品中的女性身上,书中的木兰拥有迷人的眼睛和窈窕的身段儿;曼娘身上所具有“古典之美”也同样被作者赞赏;而红玉身上的孱弱纤细,多愁善感,也给人一种柔弱之美。同样,作者对她们身上的美德也进行肯定和赞誉。一方面,她们是家里的贤妻良母,可谓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另一方面,她们又将祖国民族命运与自身紧密结合,具有爱国热情。

(二)对“母性”的赞美

小说中对众多母亲形象的描写便体现了作者对于母性光辉的赞扬,女子仿佛天生就具有作为母亲的天赋,无论是无私的母亲木兰、曼娘,或是自私的母亲曾母、姚母,在子女面前都是无私的,伟大的,让人震撼的。

(三)对女性平等的地位的呼吁

作者对妇女的喜爱和赞美不仅仅只停留在表层,而是更深入地呼吁社会要给予妇女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与地位。书中林语堂对众多女性都秉持着高度的赞美和肯定,而那些真正占有主导地位的男性却着墨甚少并且居于二线。在此,林语堂对女性的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林语堂的目的并非是把女性禁锢在家庭当中只扮演母亲与妻子这两个角色,当男人的附属;而是女子先获得生育的经验,然后再更好地投身于社会工作当中。

二、对女性的男权立场

(一)支持女子缠足和纳妾制度

书中女子缠足就被作者视为一种美,事实上,女子缠足是封建社会扭曲的审美变形造成的。如此行径对于宣扬女性解放的作者来说,更应该痛斥,可他的叙述中,笔者并未看到反对之意。同时,作者又把自己认为合情合理的纳妾制度强加到木兰身上,暴露了林语堂思想上对男性自私的占有欲的认同,完全忽略了女性的感受。看似作者是在写一位善解人意的人妻形象,其实所表现出来的恰恰是自己内心中自私的男权本位思想。

(二)、主张父母包办婚姻

从姚木兰和妹妹莫愁的婚姻里,我们不难发现林语堂主张父母包办,子女的婚嫁对象应该由父母来决定。小说中林语堂借曾老爷之口强调了子女的婚姻要由父母做主这一现象。与此同时,作者还用钱素丹婚姻的不幸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按常理来说,作为“脚踏中西文化”的他应该受到了西方自由思想以及女性独立意识的熏陶对自由恋爱抱有一种支持和肯定的态度,可通过小说他向大家展示的确是他落后而保守的婚恋观。

(三)女子应从一而终

在中国封建意识的统治下,妇女的地位始终受到歧视,作为一个女人的责任就是要求他们做一个好妻子和母亲。曼娘和珊瑚就是这种传统道德下的牺牲品。封建礼教对女子从一而终的要求,不是建立在对爱情的尊重和维护上,他们不仅在生前控制着女性的思想和行为,死后都把她们禁锢在婚姻的枷锁里。林语堂虽然受过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可他对于婚姻的观念却与当时社会呼吁寡妇冲破枷锁的主流思想相悖。

三、影响林语堂的女性观的原因

(一)生活中诸多女性的影响

对林语堂而言,在他一生中出现的几位女性都是其创作的源泉,也是形成他独特的女性观的重要因素。第一位便是他勤劳、善良的母亲杨顺命,她的言行举止对林语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塑造出了《京华烟云》中众多伟大而令人感动的母亲形象。在林语堂童年生活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他的美丽善良的二姐,二姐对于他来说既是亲人也是朋友,占据着他童年生活的大部分时光。可惜红颜薄命,因一场瘟疫而早早离世,这对林语堂来说永远难以忘怀,使他看到了妇女在社会中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从而对女性持以关怀和同情,对曼娘、银屏等女性的塑造就是以二姐的命运为创作根源的。另外一位重要的女性便是他的妻子廖翠凤,廖翠凤是一个很好的助手,她身上无数优良的品质一直感染着林语堂。他们的婚姻源于属于旧式的父母包办式婚姻,两人是在婚后才慢慢了解和熟知彼此,但林语堂对自己的妻子十分满意,这也是他为何如此支持包办婚姻的原因所在。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林语堂的求学生涯中几乎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相互隔绝的,结果中文仅仅是半通,那些对于大多数中国人都烂熟于耳的民间故事、传统习俗亦或是文章著作对他来说都是重大缺憾,因此他在北京教书期间便产生了一种羞愧感,促使他疯狂的“恶补”中国文化。他认为那些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故宫、圆明园、天坛等名胜古迹都仅仅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层,要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深入其中,博览群书方可有所提高。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多次提到辜鸿铭,并对他持以非常肯定和支持的态度。由于他本人十分推崇传统文化,所以他在大学教学时就常常以非常极端的方式来宣扬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三)西方文化的影响

美国生活期间,林语堂受到了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在看待中国文化时表现出的就是一种明显的美化与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认同感。因为他只有看到传统文化好的一面,才能融入其中被传统文化所接纳,同时找到与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因此,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他始终采用的是被西方认知系统所认可的中国模式来塑造人物形象,站在西方知识分子的角度去演绎人物,于是,纳妾、缠足、包办婚姻等已被中国唾弃的文化,到了林语堂的笔下,就变成了一种值得品味的经典文化,以此来满足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期待视野。林语堂的女性观有一定的局限性,作品中不自觉的有着根深蒂固的男权本位思想的影子,他描写的女性似乎有着独立的人格,个性的思维,看起来完美却不堪一击,因为其中并未准确地提到女性的需求和价值观。

结语

几千年来,有多少女性被牢牢地禁锢在“贤妻良母”的位置上,她们心甘情愿地处于被封建礼教,习俗所划定的角色中,失去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而甘愿回归家庭,在家庭琐事中实现小我的价值。而林语堂对女性的关怀、钦佩与欣赏,使社会渐渐关注到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并逐渐给予了关照和尊重,同时对那些有才华有抱负的女性,林语堂也要求她们去做出更有价值的事情,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这些杰出女性共同的努力,因为她们始终是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最重要的一员。在当今社会,林语堂的女性观并没有过时,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更应该具备独立的人格去思考当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为自己的梦想和幸福而努力奋斗,这便是林语堂女性观及其相关创作的现实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林语堂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论《京华烟云》人物的命名方式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