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朝时期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以彝族、白族音乐为例

2018-04-02徐楠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丝路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弦白族彝族

徐楠(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自清朝建立以来,云南由原来的永历南明小朝廷经历了吴三桂驻守再到“改土归流”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云南各少数民族音乐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云南各少数民族原本都属于能歌善舞的民族,加上政治环境的变化,无疑会对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来说,受到清朝政策,尤其是“改土归流”政策影响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形式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以彝族和白族音乐为例,可以看到两个少数民族音乐方面的变迁。

一、彝族音乐

(一)彝族土司府礼仪乐

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年间,今云南禄劝彝族罗婴部阿刷的13代后裔阿英,因有军功,升任云南布政司,右参政兼土官知府,御赐凤姓,取名凤英。凤氏土司由此始。至嘉靖年间,是凤氏土司的鼎盛时期,也是罗婴部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凤氏土司大办学堂,教授彝汉文,提倡学习汉族文化,“四礼正家,一经教子”。今三台山凤家城遗址下的密达啦村,就是凤氏鼓手寨之一。每当土司需要,这些寨子就各司其职。鼓手寨则专事礼仪音乐的演奏。乐班乐器,据说有:长号、大筒号、大错、小错、琐呐、笛子各二支,大锣、小锣、鼓各一。土司府对礼仪极为重视,凡婚、丧、嫁、娶、祭祀设宴、迎宾送客都要奏音乐。由此可以看出,土司礼仪乐主要适用的对象是当官的达官贵人,而且受到不同时期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不同的音乐类型,虽然都统称为土司府礼仪乐,但是,不同场合下所运用的音乐是不一样的。

(二)彝族吹吹腔

从元末到清初,在音乐上“其节以鼓其调喧”的弋阳腔在内地兴起,流入云南白族、彝族地区者则发展为吹吹腔[1]。彝族吹吹腔的形成时间,可从云南鹤庆县打板管吹腔业余剧团的活动和戏师顾耀元的家世找到线索。打板管位于鹤庆西山,居住的是彝族。他们演出吹吹腔的历史比较悠久、在鹤庆地区流传的“西山罗罗来唱戏,胜过鹤庆州”的说法,指的就是他们在清光绪年间经常到鹤庆城演出的情景。憧榔人也是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今丽江县的憧榔坝。这里历史上曾建过三座戏台,其中最一早的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每年各村都要办本主庙会,一年一小会,三年一大会,大会便要唱吹吹腔。据憧榔坝甸心村71岁的老人和世安介绍,他们小时候听祖辈讲,憧榔坝从乾隆以来就有唱吹吹腔的习俗,可见吹吹腔的形成,当不晚于清朝中叶。吹吹腔属白族比较有名,但并不是白族的专利,清初吹吹腔在大理白族地区逐渐形成,在鹤庆、丽江、剑川交界额三角地带,彝族吹吹腔也在萌生,虽说彝族吹吹腔的剧目、音乐、表演等与白族吹吹腔大体相同,但是却有着自己的特色。

(三)彝族花灯

明朝大量汉族移入彝区居住,不仅带来了戏曲声腔弋阳腔,还带来了花灯。如清顺治年间陈鼎《滇黔游记》记载:“滇中民族杂甚……但夷汉两族都喜歌唱舞蹈,每届春节,必多就村场,聚集多人,相对而歌,相对而舞……如歌舞以夜,则耀以灯炬,名曰唱灯。”据考,今红河州建水、石屏、蒙自、开远等地彝区流行的花灯,在清道光年间就形成戏剧,在此基础上,“后又经历了一百年左右的地方化、彝化,到辛亥革命时已从艺术形式上变为彝汉两族的融合体。这种融合虽有大小深浅之区别,但它既不同汉灯,又不像彝歌,而是一种新形态—彝族花灯[2]。”彝族花灯表现了彝族女人的规矩、灵巧、男人的大方、豪放。每逢办喜事、做寿等主人家或亲戚都会请村里的花灯组到家里祝贺。

(四)彝剧萌生

据查约明末清初,双柏一带的毕摩(布摩)曾将戏曲《目莲救母》和彝族民间故事《阿巴刹治鬼》合二为一,成为新的毕摩经。老毕摩施学生、普天文回忆,乾隆年间,双柏底土寨毕摩李三多,为当地土司演出了《阿佐分家》。演出时,无布景、无伴奏。两人上台迈着民间舞步,分别以哥哥和弟弟的身份,用《阿里则调》(诵经调)唱述毕摩经中阿佐兄弟的故事。演出时将一头真牛做道具,让兄弟俩在台上争夺牛。这就是第一个彝剧的诞生[3]。

彝剧在舞蹈、服装、灯光、布景等方面,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表演者注意吸收别的戏剧艺术的长处,以丰富彝剧的艺术表现力;彝剧的剧本文学以散文体、七言体、十言体为其唱词格式,人物对白采用汉语彝腔,并采用彝族擅长的比兴手法润饰;在音乐上,以市内彝族各支系的民歌为素材进行配曲创作;在表演上,以彝族活动作为基础,并借鉴其他地方剧种的表演技巧,衍化出欢快步、迎客步、送客步、劳作登山步、俯身步、跌脚步等一系列动作。彝剧的剧目题材大多反映彝族现代生活,剧中的人物都给观众有强烈的亲切感;彝剧有单一的唱腔,结构比较简单,以一句式、二句式、四句式为主,也有六句、八句和多句式的;也有按段落可以分为两段、三段、四段一直到多段体的;有按速度变化,用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的结构组成的;也有曲调随着唱词跑,句式或段落不很规整的。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领唱伴唱(即当地彝族群众年说的“凑腔”、“帮腔”)、重唱、合唱等等;音乐作为彝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刻划地域特色、强调人物个性的重要语汇。作者总结了多年艺术实践的心得,在民族音调戏剧化、个性化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彝剧声腔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可操作的经验。彝剧音乐由民歌小调(如〔梅葛调〕、〔曼莫若调〕、〔过山调〕等)、舞曲、器乐曲(如“芦笙曲”、“月琴曲”、“唢呐曲”等)结合形成,称“山歌体”。

二、白族音乐

(一)音乐民俗和相关音乐

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村社农耕经济和山区矿业开采,均较前期繁荣,再加人口断增加,市镇日市和夜市商业贸易兴隆,民间岁时节日风俗聚会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促进了各类民俗音乐活动的兴旺。伴随稻作生产劳动的“栽丛秧”、“田家乐”等音乐活动流传更为普遍。光绪《浪育县志稿》载:各地村社每逢插秧季节,农家即成立互助合作性质的帮工组织。同时开展以音乐鼓动栽秧劳动竞赛的民俗活动,栽丛秧所请歌师、乐手,在田间一般都唱白族调、吹吹腔和奏琐呐。白族敬奉“本主”和多种神灵,崇尚佛教。清代以来,祭祀尤重,民间凡逢重要宗教性群众聚会,男女老少、趋之若鹜,歌舞作乐,尽兴忘形。赴会男女,或唱白族调、或唱大帛曲、或吹笛管、或弹三弦、或打霸王鞭、或击八弃鼓,多姿多态,热闹非凡。白族地区的音乐多体现民间性,与耕作农业分不开,又由于白族先民信奉“本主”,因此也体现出一定的本主信仰性。

(二)民间歌曲

元、明以来,由于白族居住环境的差异及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至清代和民国时期,平坝居住区与山地居住区的白族,洱海地区与播迁于外州县的白族,其传唱的民歌分别在各自特定文化生态环境中,逐渐形成地域性多种音乐风格。据调查,现今收集到的各类白族民歌,“白族调”(包括“洱海沿岸坝区白族调”、“罗平山地区白族调”、“剑川”、“洱源坝区白族调”、“保山白族调”、“南华白族调”、“鹤庆甸北白族调”、“马者龙白族山歌”等)、“克衣”、“巴达公哦”、“丝厄枯”、“汉调”、“小调”、“大调”、“儿歌”、“哄娃娃调”等;风俗歌类“青姑娘调”、“祭祀调”(包括“跳神调”、“祭鬼调”、“拜佛调”、“散花调”、“丧事调”)等;歌舞调类“扫一歌调”、“霸工鞭曲”等;叙事长歌类“本子曲”、“大帛曲”等,作为一种传统歌唱习惯来继承。在艺术方面,白族民歌唱词结构和格律在规范化的“山花体”基础上,同时出现了多种变异。句式上“七一七七五、七七七五”和“三七七五、七七七五”的八句段式结构,作为主体模式已为大多数歌种所采用。其中尤以白族调为最典型。

清代白族民间歌曲的题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指导老师,不论什么调子,都是白族广大人民在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尤其风俗类歌曲,讲述的要么是金花和阿朋哥的爱情故事,要么是耕作调及祭祀调,反映了白族先民的淳朴、智慧和善良。

(三)民间乐器

明代以来,统治者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连续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伴随“改土归流”所进行的移民垦荒、军民屯田、矿业开采,加速了民族之间音乐文化交流的进程。至清代,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汉文化水平较高的洱海白族地区,已基本上无土司势力存在,依附土司势力而作为权力和威信象征的古铜鼓乐舞,在白族地区已不可复见。葫芦笙,原白族传统乐器之一,明代大理白族聚居区仍有流传。口弦为清代白族妇女常用之乐器,有两种不同的形制和奏法。作为新兴乐器的哎呐、三弦、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等,却在洱海地区白族中蓬勃发展起来。据记载,上述乐器或原为明、清时期内地军中之乐,或原为清代北方新崛起的说唱乐种的伴奏乐器,后随军民屯田播迁各地。

发展至今日,白族民间器乐曲主要有三弦曲、唢呐吹打乐、洞经音乐等;此外尚有古曲和竹笛、口簧、木叶等演奏的曲调。三弦曲乐器有龙头三弦、小三弦以及常见的汉族三弦3种,通常演奏的三弦独奏曲有:剑川白族调、“洱源白族调”、“泥鳅调”、“蜜蜂过江”、“过山情”以及曲艺大本曲的前奏曲“大摆三台”、“小摆三台”等。唢呐吹打乐白族人凡婚丧、庙会、年节、舞狮、耍龙、赛龙船以及在演唱吹吹腔时,皆演奏唢呐吹打乐。乐器有白族大唢呐、小唢呐、过山号以及锣、鼓、钹等。曲很多,经常演奏的有“栽秧调”、“耍龙调”、“迎亲调”、“拜堂调”、“送客调”、“大开门”、“小开门”等。此外,洞经音乐也在白族人民中流传较广。

(四)大本曲音乐

元、明以来,大量内地移民进人洱海地区与当地白族融合,随此亦带来部分可供弹唱歌舞的伴奏乐器。其中三弦以其制作简易、弹奏方便、长于配唱等优点而成为最受白族群众喜爱的民间弹拨乐器之一。至清代,这种无品长柄三弦弹拨乐器,已在洱海地区村镇普及。白族地区民间文艺和佛教文化基础深厚,历来有许多神话传说和佛教故事长期在民间传诵,受到“山花体”民歌格律的影响,逐渐格律化而成为叙事性较强的可供三弦弹唱的长篇歌谣。另加上民间原有部分相同格式的小调、谣曲,亦经三弦弹唱者加工改造,与长篇歌谣相辅相成、联曲成套,遂构成一种长于表现故事情节的说唱性艺术。这种说唱艺术,以歌唱篇幅长大的故事为主,民间称为“大本曲”。其演唱形式是:一人手持折扇或方帕歌唱,另一人怀抱三弦坐于一侧伴奏。

演化至现在,白族大本曲有3腔、9板、18调。3腔一般指大理男腔、北腔、海东腔三个艺术流派;9板指的是平板、高腔、黑净、提水、阴阳、大哭、小哭、边板、路路板;18调是辅助唱腔,分别是螃蟹、老麻雀、花谱、家谱、放羊、上坟等等。

(五)吹吹腔戏音乐

清代,吹吹腔戏演出渐盛,其明显标志之一是各地白族村镇普建戏台。今考察已知,白族地区戏台,少部分建于乾隆年间,大部分建于光绪年间,还有少部分建于民国时期,此说明光绪年间是清代吹吹腔戏演出最旺盛的阶段。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清朝时期云南彝族和白族音乐发展变化多样,两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特色,在动荡中经历了不同的统治时期,这也对他们本民族的音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山歌、民歌、祭祀歌、婚丧嫁娶歌等,但是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它们的各个类型歌曲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注释:

[1]伍国栋.白族音乐志[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03(85).

[2]云南红河州文化局.红河州彝族花灯初探[M].云南:《云南戏剧》编辑部出版.1991—11.

[3]唐楚臣.漫谈楚雄彝族[J].民族艺术.1990—03(92—98)

猜你喜欢

三弦白族彝族
爷爷的三弦
彝族海菜腔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大理白族扎染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