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剧表演艺术的互动性浅探

2018-04-02李熙河北省承德市话剧团演艺有限公司河北承德067000

丝路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话剧表演话剧交流

李熙(河北省承德市话剧团演艺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引言:话剧表演并非演员主观意义上的表演形式,需要在舞台现场与观众之间建立直接的情感互动,也能够及时收获到观众对于表演效果的反馈,是一种具有双向沟通互动性质的表演艺术形式。

一、互动表演艺术浅析

互动能够表现出所有戏剧艺术、表演艺术的内涵,演员借助行动与语言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表现给观众,以此来实现观众和演员间的互动和沟通。对话剧表演来说节奏感的良好控制是完成话剧表演优秀互动的关键,只有在表演中融入思考才能够真正展现出话剧的真实感与逻辑性,进而引导观众一同参与到表演的过程中,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与精神上的交流[1]。

二、话剧表演艺术互动性的具体体现

(一)演员与自我交流

在话剧表演艺术中,话剧演员既要承担着将角色由平面化描述转变为立体化形象的职责,也应当负责传递出角色存在的意义与话剧蕴含的人文艺术价值,因此话剧演员在开展表演艺术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与自身的交流。一方面,应当与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交流,全面把控对于剧本故事的了解,用心去揣摩、设身处地去感知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个性要素、心理活动以及话剧的矛盾冲突、情感纠葛,从而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出角色的本来面目,赋予其鲜活的人物质感,这样才能够塑造出成功的话剧角色。另一方面,应当站在演员自身角度出发,去审视、设计“我”为什么要表演这个角色、“我”希望借助角色传递出什么样的意义,站在角色之外的演员本身视角去评判这样的角色与表演方式能够传递给受众何种情感震撼与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彰显出话剧表演所蕴含的深层次精神追求,引起更多人情感上的共鸣。

在话剧表演中,话剧演员时常遇到扮演不同于自己年龄阶段的人物角色,例如让一个二十岁演员饰演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面对这样一个在年龄特点、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与人生经验之间存在极大差距的高难度挑战,话剧演员不能够仅仅凭借着剧本台词与内容进行直接演绎,这样只会站在旁观者角度演绎一个片面的老人形象。演员务必要与角色建立深度的情感交流,与跨时空的自己——即老人建立心灵对话与独白,将自己置身于老人的视角中,用心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角色的性格特点与真实心境,进而赋予角色生动、立体化的特色,抓住角色的核心特质,实现灵魂意义上的交流与融合。

(二)演员与演员互动

由于话剧表演艺术强调以对话作为表演形式,并非孤立的表演形式,因此务必要与其他演员、编剧、导演等进行言语与情感上的互动交流,真正领会对方的意图与表达意愿,确保各个环节得以紧密衔接,进而更好的提升话剧表演的流畅度与演职人员之间的默契感。在话剧中包含大量的言语对话,演员在进行台词表达的同时应当专注、密切的关注合作演员的眼神、神态、举止、动作、表情等,突破机械表演模式,确保能够在舞台上呈现出真实的、带有一定生活化印记的情感模式、表达模式,以此来进行彼此表演状态的调整,提升表演的衔接度。通过演员彼此间的有效互动,不仅可以在反复排练、表演中增进搭档彼此间的配合度,建立彼此间的默契,更有助于提升表演效果。要求话剧演员不仅仅要将台词流利的表演出来,还应当通过饱含浓度的情感态度影响、感染到对手演员,使演员再现真实的人物表演与对话,进一步丰富话剧表演的艺术效果。此外,话剧演员还应当加强与编剧、导演等演职人员的互动交流,通过与编剧的深度交流深入了解角色的创作出发点,理解创作目的与人物表达重点,获取更加全面、直接、准确的信息;通过与导演的交流了解到塑造人物的方式、场景调度、表演安排等,进一步为整台戏剧演出服务。

(三)演员与想象交流

话剧演员要想真正塑造出角色、传达出剧本所蕴含的情感,对于演员的想象力、情感洞察力与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是话语演员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体现。受话剧表演舞台、场景、道具等客观因素的局限,演员自身能够借助环境受到的感染与带动有限,加之话剧表演的题材、范围等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与广泛性,因此需要演员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联想、想象与创造力,进而更加精准的塑造人物、传递情感,提升话剧表演的演出实效。在演员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应当站在人物角色自身的视角上去猜测、揣度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与人物心态,还应当站在多种视角针对人物形象进行客观评判与具体分析,针对情节发展、人物情感动向、语气神态等进行精准的判定,在整体上把握剧本人物的生命脉络。在此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人物精神外貌、衣着服饰、行为习惯、神态特征等元素的想象,在外在表现方面进行精细化设计,确保人物能够具备立体化形象特点与鲜活个性特质。最后,演员还应当在角色中充分投入自身的情感,设身处地的依照人物的思维方式去表达演绎,从而更加全面、细致的将人物进行生动再现,提升表演的真实性、可信度与说服力。

(四)演员与观众互动

鉴于话剧的表演目的是为观众呈现生动、形象的画面,因此增强观众对本话剧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是提高话剧舞台效果的关键[2]。一方面,要求编剧确保剧本设定符合客观现实、遵循一定的情感逻辑,能够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认同感,进而加深观众在欣赏话剧过程中获取到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演员应当确保自身扮演的角色带有较强的说服力,借助深刻的行为、饱含情感的言语动作以及真挚细微的神态表情等,确保观众能够真正体会到角色的内心情感,对于角色的行为、选择等能够感同身受,进而与观众建立思想、情感与精神上的交流,为观众传递出话剧表演艺术的独有魅力,从而全面提升话剧的表演效果与质量。

结论:总而言之,话剧表演艺术并非孤立、片面的舞台演出形式,话剧演员要想真正塑造出好的角色、提高演出效果,务必要与自身、与其他演员、与想象、与观众建立互动,从而确保话剧表演传递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话剧表演话剧交流
话剧《坦先生》
如此交流,太暖!
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与研究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话剧《二月》海报
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技巧
浅谈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