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行为修辞研究
——以CCTV2018“六一”晚会《花开新时代》为例

2018-04-02贺潇华

视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晚会主持人语境

□ 贺潇华

一、电视传播语境下的广义修辞

修辞学与语言学相关。传统修辞学认为,修辞是传情达意过程中提高表达效果的手段、技巧和过程,侧重于研究修辞格、语体和文本。

西方新修辞和后现代主义修辞学家认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象征环境,也就是一个修辞环境”。这自然是一向秉持狭义修辞学理论的人所完全不能理解与接受的。正如北京大学陈汝东教授在《修辞学教程》一书中谈及的,修辞是根据具体的语境,人们有目的地进行媒介符号传播以达到某种影响的社会行为。

诚然,修辞所使用的媒介符号已经不限于语言,而是包括各种媒介符号。随着对修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修辞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修辞已然不仅仅是指词句的斟酌、修饰,更不是华丽辞藻的一味叠加、堆砌,而是一种人类的行为。在电视传播的语境下,以语言为主作为媒介符号的修辞已拓展至图像、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其他领域,修辞已经不仅负载意义,起到美化语言的作用,还有进行人际沟通交流的作用。电视传播语境下,修辞还有通过符号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甚至是利用符号进行的说服行为。

少儿电视节目,是以少儿作为主要传播对象的电视节目。以少年儿童的理解认知,他们所想要的并不仅仅只是语言上的美化,更重要的是,少儿节目要通过整体的感觉,达到说服甚至是引导、吸引少年儿童,最终通过修辞行为达到某种目的作用。作为收视对象的少儿节目主持人的修辞也不再局限于传统上的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通过非语言以及行为上的修辞,以达到良好的视听传播效果。

因此,电视传播中针对少年儿童的修辞研究,在语言和行为上同等重要,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锦上添花——语言符号行为修辞

(一)符合儿童理解的表达方式

话语理解即理解话语,是修辞行为以及修辞交际过程的组成部分。理解主持人所传递的意思是对受众产生影响的前提,而如何讲述、用何种方式表达以让人接受则是话语理解的基础,倘若没能以合适的表达方式让人接受,又谈何做到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所说的“以言成事”呢?所以,首先要做到的是用受众易于接受、理解的表达方法。

此次“六一”晚会的受众是儿童及其家长,以及认同“儿童”心理的观众,那么少儿节目主持人自然不应以成年人的视角,而是以孩子熟悉的少儿语言和表达与他们进行对话,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发声,但不要走进随意使用叠音词、句尾滥用“啊、吧、呢、哦、呐”等语气助词以及嗲里嗲气的表达来增加亲切感的误区。在运用口语修辞时,少儿节目主持人首先要做到真情实感。“修辞立其诚”是中国修辞学的精髓,说的便是言语表达要向真、向善,少儿节目主持人首先要做到真情实感,一定是主持人有感而发,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唯有自己真感动了才可以感染别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播过程中,语言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可能会存在偏差,譬如主持人编码的是“非机动车”,孩子可能会理解成“飞机动车”,因为听觉不是写出来的,我们只能听音,可是孩子们的思维没有那么缜密,在停连重音甚至是断句上没反应过来,他们在解码的过程中就会理解成“飞机动车”,传播也就偏离了本来的意义,所以少儿节目主持人在进行语言传播时,势必要进行符合儿童理解的处理。

另一方面,儿童往往对比较形象化的事物感兴趣,此时就需要少儿节目主持人活泼生动、绘声绘色地进行符合语境的口语修辞。具体而言,就是播音主持语言表达中内部、外部表达技巧的相互配合。通过亲切大方、通俗易懂、生动传神的口语表达,让孩子感受到极具魅力的亲和力,才能与他们建立一定的平等关系,更好地向他们传递信息。

在本次晚会中,主持人大多来自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无论是伴随几代人成长的鞠萍,还是备受小朋友喜爱的月亮姐姐、小鹿姐姐、绿泡泡,从他们的语言状态中都能感受到一如既往的、适应少儿接受能力的亲切自然与积极向上。

(二)富有时代精神的台词文本

文本稿件是晚会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基础,而作为“锦上添花”的有稿主持,主持人的文本如同本次晚会的主题“花开新时代”一般,可以说尽显新时代精神。

修辞是一定语境下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言语交际行为,或者说语言传播行为、媒介符号传播行为。而人们的修辞行为总是围绕言语动机和目的而展开的,节目主持人的行为修辞也不例外。在广播电视的领域中,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势必要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宣传其正义性、真理性。少儿节目的受众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面向他们的节目自然应该结合中国梦、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化自信与传承等国家热点话题,对主持人串词进行童真童趣的艺术语言表达,正如金豆在本场晚会主持时所言:“今天的孩子们是幸运的,你们不仅赶上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好时候,你们也会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段话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阳光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三、无声胜有声——非语言符号行为修辞

(一)绚烂童趣的服饰语言

主持人服装的作用早已超越了遮盖身体以及调节体温的最初功能,上升至文化标志和经济地位的表现的层面。由于受众的原因,少儿节目主持人的服装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节目主持人,需要符合儿童的审美,以鲜艳多彩、活泼跳跃的颜色为主,例如亮黄色、红色、淡绿色、浅蓝色等。

该场晚会中,央视少儿频道的小鹿姐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安娜,分别穿着亮黄色和粉色的长裙,并分别搭配珍珠头饰和珍珠项链,金豆和绿泡泡身穿淡绿和玫红色的西服,虽然鞠萍、月亮姐姐和另外两位男主持人黄炜、陈旻并未穿卡通服饰,但是几位主持人在央视的“六一”晚会舞台上搭档时,显得既富有童趣,又端庄大气,并且符合主持人的年龄。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了“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的概念,少儿节目主持人通过服饰语言进行自我的形象管理,来塑造极具个性、让人印象深刻的“标签化”卡通形象。家喻户晓的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刘纯燕便是以齐刘海造型、七星瓢虫的装扮进行行为修辞,形成独具魅力的个人品牌形象。

(二)夸张表演化的肢体辅助语言

与其他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同是,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受众是语言分析理解能力较弱的儿童,单纯凭借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积极饱满的播讲状态以及生活化的口语表达,很难让孩子完全理解主持人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也很难完全吸引孩子的关注。少儿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运用适当的夸张表演化伴随性的副语言,不仅可以辅助孩子理解形象、直观的内容,还可以增强儿童的关注,营造良好的氛围。

当然,少儿节目主持人使用表情语时切忌“用力过猛”,肢体语言过分夸张容易引起孩子感官疲劳,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此次“六一”晚会中,金豆说到“只有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时用夸张的手掌拍拍自己的胸口,以及说到“点上大大的赞”较大幅度地竖起大拇指,月亮姐姐说到“让我们比比谁的样子最可爱”时,俏皮地用手指指着自己脸颊,这些夸张的肢体动作是在面向其他年龄层受众的晚会上很难出现的。

(三)亲切平等的表情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根据实验提出了一个公式,“信息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由该公式可以得知面部表情在传情达意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大于文字和音调的影响。

在对表情语进行行为修辞时,主要运用的是目光与微笑。儿童对主持人的好感甚至是喜爱通常是从少儿节目主持人嘴角的微笑以及亲切友善的目光开始的。正是因为孩子们从微笑和眼神中能感受到主持人的友好,才为以后建立亲密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当然,表情语言不仅有表达情感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传递信息。

有时,与体态语相配合,能够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月亮姐姐在介绍接下来登场的小丑节目时,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并且挥动手臂,这样的面部表情的使用让孩子们更加期待即将登场的节目了。

除了上述服饰语言、表情语、体态语,少儿节目主持人在进行行为修辞时,还会运用到非语言符号中的接触语言、空间语,在节目录制中少儿节目主持人与儿童进行互动交流时,因孩子年龄较小,缺乏安全感,此时主持人半蹲、与孩子拥抱拉手等接触方式,拉近的不仅是他们的身体距离,更是心理距离,并能与孩子建立平等对话的朋友关系。

四、力挽狂澜——符合语境的语智修辞

虽然晚会形式全程是主持人搭档上台串场,并不涉及与观众的直接对话、交流、接触,但是受众会从主持人的情态中获取到信息,来判断主持人与自己的关系与态度。

由于节目对象的特殊性,孩子们心智不成熟,其思维具有的跳跃性与不连贯性的特点,往往会在节目录制、节目直播中突然产生天马行空的言语行为或做出意想不到的举止动作,这些都会影响节目的顺利完成以及最终节目效果的呈现,此时少儿节目主持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少儿节目主持人势必要在节目录制时,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一方面可以防止孩子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甚至是“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局面,起到主持人驾驭节目进程的作用;另一方面,孩子们童言无忌,少儿主持人及时而富有智慧的弥补便至关重要,可以转危为安、力挽狂澜,有时还可以达到不俗的播出效果,这些自然都需要主持人符合语境的语言智慧。

五、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受众的特殊性,为了节目内涵的呈现,满足受众所需,少儿节目主持人仅仅凭借符合儿童理解的表达方式、富有时代精神文本的语言修辞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结合服饰语言、肢体辅助语言、表情语等非语言符号的修辞以及符合语境的语智修辞,从而提升少儿节目主持人行为修辞传播力的路径,塑造自身的个性形象,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晚会主持人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跟踪导练(三)2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