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工作的 『金钥匙』

2018-04-02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蔡培清

师道(教研)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信任师生关系心灵

文 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 蔡培清

我于2003年毕业于嘉应学院,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历时十五年,时间虽然不算很久,但在工作中我一直认真探索小学教育工作的方法,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营造 “尊师、守纪、团结、奋进”的良好班风。我做班主任的体会是:坚持教书育人,德、爱、信、导和谐统一。

一、师德——以身作则,塑造灵魂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灵魂的工作,是一项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道德素养及人生观的工作。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 “言传”,向学生做大量的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到 “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因此,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身正为范,这是教育工作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小学生年纪小、模范性强、可塑性大,他们把班主任看作是最崇高、最可信赖的人物。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在与学生德接触中,说话得体,举止大方,严格纪律,在学生中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二、爱心——洒向留守儿童心灵的春雨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山区的教育工作者,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山区学校,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往往占据全班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乃至一半左右。他们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往往表现出内向、自卑、叛逆、不爱学习、自暴自弃等特点及行为。面对这一群体,作为班主任,这个时候我们如果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或是过多地批评指责,那么将适得其反,令学生产生畏惧、厌恶甚至排斥的心理。丁有宽老师说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因此,我对留守儿童倾注了很多的关爱,用母爱般的温暖去教育和感化他们。

学生小珊,从满月起被留在奶奶身边,父母外出务工,几年后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从此,父亲便很少回家。由于长期缺乏父爱、母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小便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于是我便多次找她促膝谈心,找机会接近她、关心她,时不时地从家里带些我孩子的课外读物给她看,并经常送她一些作业本、圆珠笔之类的学习用品。渐渐地,她越来越喜欢跟我聊天了,经常到办公室来找我谈心以及请教问题,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了。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很多……这些孩子的遭遇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更加体会到教师对待学生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孩子来说,老师的爱是润物的细雨,是暖暖的春风。

三、信任——树立信心,激发“正能量”

对学生不但要以 “爱”为本,还要以 “信”为源,师生互相信任,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首先教师要信任学生,不要动不动就怀疑学生,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开口就是严厉的批评,尤其是对待那些所谓的 “学困生” “惹祸精”等 “问题学生”,这样做容易使他们破罐子破摔,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我们应该用信任的语言和真诚关爱感染他们,让他们知道老师相信他们能改正过来,从而树立信心,打开心灵之窗,释放出蕴藏的正能量。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不仅无心向学、成绩差,还经常违反纪律、惹是生非。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他的行为处处体现出青春期的叛逆。我经常对他进行教育,道理讲了一大堆,却无济于事。于是我决定从他身上找到 “闪光点”来激励他。通过多方了解,我得知他喜欢踢足球,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去球场踢到天黑才回家,连下雨天都不例外。于是在班会上鼓励他把这份热情与坚持用在学习上。一学期后,他的成绩排到了班级中间位置,并且还改掉了以前的种种 “劣行”。

四、疏导——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茁壮健康地成长;师生关系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进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努力地在师生之间架设情感之桥,使彼此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教学相长。疏导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因此,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我坚持 “疏导”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疏导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自觉地接受教育。师生的心灵是否相通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因此,我把 “疏导”看作是一把开启通向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猜你喜欢

信任师生关系心灵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信任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