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文评价策略 激发学生写作潜能

2018-04-02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楼山初级中学赵嵩轩区月娟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激励性评语习作

文/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楼山初级中学 赵嵩轩 区月娟

评价学生习作是语文老师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笔者一直习惯用自己的想法和参考标准评价学生的作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的习作被批改得 “面目全非”。而学生只是看一看分数与评语,对教师的批改不屑一顾。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我认为优化作文评价策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善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

教育部颁布的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标准》指出:语文评价应避免繁琐化,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我们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改变教师 “批评家”的面孔,以合作者、引导者的崭新面貌善待学生。在评改作文时,采用激励性评价,学生得到了肯定、赞扬,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就会增强自信。同时还可以圈出好词、好句、加分亮点等方法加以鼓励;在班级内采取口头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当然,不能认为激励就是一味表扬,对于学生习作中的不妥之处可以用适当的符号提醒,并为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改进建议。

二、创新多元性评价,激活学生写作的潜能

(一)教师示范评价

为了让学生对作品评价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教师事先将学生作品浏览一遍,了解大概情况,然后将存在的问题归纳记录下来,以便在评改时提出要求和有效指导。并选取不同层次学生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精批,供学生做示范。

评改前,先让学生熟知作文评价标准:①卷面整洁度 (1-3分);②错别字 (1-5分);③标点错误(1-3分);④病句 (1-8分);⑤字数是否合乎要求 (1-5分)。此外,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年龄段,再提出各自的特殊要求。按各年级段的不同要求或教师出示的写作目标,师生一起制订 《作文量规评价表》,并做好相应的解释,让学生有范可寻,有规可依,愉悦地进行作文评价。

(二)师生共同评价

对某篇多数同学均存在问题的习作进行评价时,师生共同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评改过程可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方式是教师将打印好的例文分发给学生,教师先提出具体的评改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书面评改;之后教师对评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对部分学生的修改方法进行指导。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代表性的习作投射到屏幕上,让学生根据训练要求,对习作展开讨论、交流,进行口头评价和修改。

(三)学生互批互评

将学生分组,每小组5人,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写作水平高低互相搭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每次评改的侧重点不同,修改完毕在作文本上写下小组的评语。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评改中去,便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组中写出个性化评语的学生要大加表扬。接着,异组同质成员评价交流,写好眉批和总批 (评语由写字好的学生执笔)。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的批改,如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并分别签名。

(四)学生自评自改

这是教会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最关键的一个步骤。作文回到自己手中,学生先读他人评语,再结合这次作文中自己获得的新知,这样学生便会在比较中鉴别了优劣,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在自评自改作文中应用了鉴赏知识,取得阅读和写作的双赢。

三、搭建评价舞台,培植写作自信

(一)佳作交流,品尝成功

邀请优秀作者上台宣读自己的作品,让其体验写作的成就感,激发写作的热情,提升写作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其他同学朗读佳作,大声读他人作品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感受别人佳作的同时,激发内心的竞争意识,促使互相学习。

(二)校园张贴,培植自信

利用教室板报,校园橱窗、宣传栏、走廊等,展览优秀作品,让全班师生或全校师生来欣赏,让作者感受被肯定的乐趣。教师应把橄榄枝抛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产生成就感,树立写作的信心。

(三)发表习作,实现 “梦想”

把学生优秀作品投到学校的文学社、杂志,或者是上传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里,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作文评价的能力不会与生俱来,需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训练和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习作,为学生搭建飞跃的平台。

猜你喜欢

激励性评语习作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习作展示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