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之我见

2018-04-02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中心小学林少敏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文章

文/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中心小学 林少敏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而不仅仅是科学性。这就注定语文阅读应当以人为本,应当具有情感关怀的使命,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阅读教学应当以文章的阅读感悟作为起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自主”的理念来引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引发学生更广泛地展开阅读、写作的活动,进而再在交流中碰撞和提升。

一、自主阅读 示范为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中,笔者认为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积极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深切的期望,顺其自然、顺理成章地投入到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中去。笔者曾经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一节公开课,她以娴熟的课堂技巧,充满感性的语言,举手投足中展示出的优雅体态,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师生。她讲述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一节课,她几乎没有运用现代媒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依然用的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可她却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开启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借助板书中的重点词和简单的弧线图,引导学生把鲁迅笔下的阿长勤劳、诚实和善良的人物形象感悟出来。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才能引导学生有效的阅读。现代的教育技术学习固然重要,传统的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更是必不可少。

二、创设情境 巧设入点

一节有效的语文阅读课,除了课堂环节设计要精巧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寻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设计出一些好的思考和活动,让学生能够兴致盎然地投入阅读、写作以及交流中去。

首先,在切入点的选择上,要根据文章体裁和内容,抓住文章里最根本、最精华、最能代表文章特色的某个方面,或是深刻的思想,或是优美的语言,或是动人的情感,或是有趣的话题,从这些方面简单地进入,设置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进行更多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一如 《校园交响诗》,我们可以选择散文精美的语言,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美景里感悟语言的美;再如 《刺猬汉斯》,我们可以侧重在故事的情节,让学生在引人入胜的细节里去感悟人性的美和丑;又如 《将相和》,我们立足于其中的情和理,让学生在唇枪舌剑的争论里感悟做人的真谛……总之,选择根本的,避免繁杂的,我们可以让语文学习更简单起来,更有效激发学生收集阅读、抒发感想、展开交流了。

三、自主阅读 课外延伸

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面是狭窄的、封闭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大量阅读,广采博取,才能出口成章。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跳出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积极拓宽课外阅读范围,做到课外与课内相结合,让更多的 “红杏出墙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笔者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 《不一样的卡梅拉》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经历》《父与子》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其次,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嘟嘟和巴豆》等系列童话故事,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具有永恒的价值,它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长存于天地之间。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诵读 《论语》 《三字经》和 《弟子规》以及 《唐诗三百首》等,一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二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通过诵读,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写起文章来,就能引经据典,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

阅读是阅读者为扩大自己生活视野,提升自我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精神底蕴,确认个人价值指向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在阅读教学中,让我们发挥示范作用,把阅读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文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