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中 “短剧”的开发与应用

2018-04-02梅州市梅江区普育小学赖艳红曹晓斐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短剧铺垫动作

文/梅州市梅江区普育小学 赖艳红 曹晓斐

短剧表演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口语活动,是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的良好平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短剧合理的开发和运用,可以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小学英语课堂,构建活跃、乐学、创新的课堂模式。教师课堂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短剧创作,并对短剧的表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使短剧表演成为提高小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短剧开发

1.“边学边演式”初级模式

一般用于新授课和复习课。适合起始年级、刚接触短剧表演的班级或英语基础较薄弱的班级教学。操作要领如下:

(1)激活旧知,引入情境。通过歌曲、chant、TPR活动等多种形式复习与本课相关的旧知,为学生在表演中能自如地选用语言做好铺垫,并引入短剧情境。

(2)分步导入,边学边演。根据剧情发展需要呈现相关图片和主要句型,一步步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建构主要剧情并分段试演,操练要充分,教师表演示范要到位。

(3)整体感知,研读剧本。组织学生听示范剧录音,整体感知剧情和人物情感,然后有感情朗读剧本,纠正语音语调,体验角色间的语气变化,思考个性化语言和动作的使用,以便后面的表演能生动、自然、流畅。

(4)排演充分,保证效果。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发挥或改变,使表演精彩纷呈; 合作排演时间要充足,保证各角色间达成默契配合,促进表演的流畅性,使学生感受表演的精彩、享受成功的喜悦。

(5)拓展提升,评价跟进。根据短剧内容和教材要求,适当安排形式多样的读写训练,或续编、创编短剧的尝试 (起始年级可不作要求)。建立恰当的评价激励机制,如评选 “最佳语音奖” “最佳表演奖” “最佳编剧奖” “最佳表演团队”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成就感。

2.“学后仿编式”中级模式

一般用于新授课和复习课。适合中高年级学生、或对短剧有一定认识和一定短剧表演基础的班级。操作要领如下:

(1)如果 “样剧”是一个完整的短剧,那么第三个环节中教师要另外创设一个跟样剧相似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仿编完整的短剧。

(2)如果 “样剧”是包含两个以上相似情节的短剧中的第一个情节,那么只需根据后面的情节进行仿编就可。

3.“自主创演式”高级模

一般用于复习拓展课。适合中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或有一定创演短剧能力的班级。操作要领如下:

(1) “梳理语言”时,教师既要为学生梳理必须复习的语言,亦要为学生滚动在短剧创编中可以用到的已学语言或简单的课外语言,为学生创编出语言自然的短剧做好铺垫。

(2) “角色引入” “场景分示”可以利用图片、板书、简笔画、实物道具或多媒体课件等。

(3) “难点引导”指教师要对整个短剧的生动与否起到关键作用,或关系到重点语言的有效运用、学生能否顺利完成短剧创编等的 “难点”环节做适当的引导或提示,必要时引导学生进行适当操练。

(4) “短剧创编” “短剧表演”是自主创演课的中心环节,“创编”和 “排练”过程一定要充分 (建议10分钟左右),使学生能将剧情编得充分操练。

(5) “书写剧本”环节教师可安排五六年级学生把创编表演过的短剧写成剧本,亦可继续 “续编”后再写,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二、短剧应用

1.基于年级和课型进行灵活应用

小学英语起始年级的英语内容简单,以简单的几句话为对话形式,因此,情景剧的创设和表演也极为简单。教师应将单词、短语和句子首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先梳理和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再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而强化这些知识,因为,起始年级的小学生的英语基础本身极少,如果不引领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铺垫,短剧也没法开展,就是开展,也是汉语,起不到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的作用,更起不到英语的综合运用之功效。

2.基于熟悉的人或事进行针对应用

目前网络资源的普遍、电视、电脑的普及,小学生观看的动画片日益倍增,知道的明星、歌星数不胜数,甚至天文、地理、历史、科学也涉猎颇多,使小学生兴趣广泛,接触的人或事也多,因此,孩子在一起共同的话题也比较多,利用孩子的年龄特点、喜好、兴趣等投其所好,编排情境,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合作表演、合作创编,小组学习兴趣高、活动热烈有序。

3.基于短剧趣味性进行知识融合

短剧的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因此,短剧应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的原则,使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合,达到 “一箭双雕”之效。短剧,不仅仅注重戏剧的表演、戏剧的再现、矛盾的冲突,也应注重在短剧中融入儿歌、chant、游戏等,使学生在趣中学、学中练、乐中学、学中玩。

4.注重语言和表演的铺垫

为了让短剧表演收到较好的效果,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铺垫:首先是语言的铺垫。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扎实掌握教学单词及功能句型,并帮助其在适时的语境中自如应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进行表演。其次是表演的铺垫。教师应该尽量多提供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走到台前去表演,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表演经验,使学生的表演能力得到锻炼。在学生表演剧本之前,可以先安排由教师与程度较好的学生一起参与的示范表演,以降低学生的表演难度,使表演的过程更流畅。

5.表演动作,要求明确

(1)动作明白易理解。即必须让学生通过人物动作明白动作的意思。如短剧 《猴子的智慧》有这样一个情节:大灰狼从树后悄悄地、张牙舞爪地一步一步向小白兔逼近,小白兔吓得双手捂住眼睛一边哭一边跑一边喊: “Help!Help!”使台下的小观众都十分紧张,得故事情节掀起了一个高潮。

(2)动作夸张幅度大。细微的表情动作不能激起观众的注意。如 《皇帝的新装》剧中,两个骗子假装帮助国王穿上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得见的衣服,其实骗子的手上根本没有任何衣服,需要学生用动作来展现穿衣服的过程。因此,每个动作都要夸张,越夸张越有舞台剧的特点。

(3)动作以及动作节奏也要有变化。单调的动作、缓慢的节奏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而连续的快节奏动作又会使学生过分兴奋而疲劳。因此,在表演过程中,短剧演员的动作要张弛有致、节奏适度,恰当地表现故事人物的心理和情绪。

在教学中有效进行短剧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可以补充课堂教学中较呆板的教学环境,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发展和完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短剧铺垫动作
广电总局: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 构建现代短剧传播格局和市场体系
我的年度汉字
——宅
出 气
下雪了
动作描写要具体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探析电视栏目短剧《吴忠故事》之魅力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的铺垫
看一出短剧 流两次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