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案例教学研究

2018-04-02广州市海珠区聚德东小学徐云南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案例小学生

文 广州市海珠区聚德东小学 徐云南

一、问题描述

(一)描述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中,我任教的四 (3)班一名学生的语文作文没写一个字,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作文,他说他不会写。在评改期末综合练习试卷时,我又听到评改五六年级试卷的语文老师抱怨部分学生写作水平低,作文言之无物,表达混乱,重点部分写得不具体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一到习作课,不少学生就表现出忧虑、厌烦情绪,甚至有学生公开说讨厌写作文。

(二)结合实际,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学生这么讨厌写作文?部分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什么还如此之低?究其原因大体有二:其一,缺少素材,他们不知写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平时不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或者不会如何观察,那么心中就无材料,写起作文来自然就头痛,当然就会讨厌写作。其二,缺少方法,他们不知如何写。即使心中有话,或亲身经历的事,有些学生也无法有条有理、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本课题运用案例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教会其语言表达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问题界定

(一)梳理有关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1.案例教学方面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案例教学的研究很多,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 (C.C.Langdell)正式提出 “案例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主要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如下: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刘艳杰在《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模式探析》中将小学语文案例教学分为兴趣主导模式、情景主导模式、文本主导模式三类,并分析每种模式设置的原则和方法,以此来推动小学语文案例教学的创新。山东省的林江彩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积累实践性知识、提升小学生的研究能力、促进小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具体应用策略是明确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精心选择、对案例的研读评析、对案例进行创新改革。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中文副教授石月兰在 《高职 “小学语文教学法”之案例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践》中就如何进行案例教学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一、扣准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案例,案例具有专业性,案例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案例具有可塑性,案例具有示范性。二、创设探究情境,研读评议案例,给学生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足够的汇报交流、相互评议的机会。三、着眼能力培养,改革创新案例,完善案例以很好地发挥案例引路作用,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有缺陷的案例,启发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再创造。四、引导探索实践,拓展延伸案例。广州市海珠区石溪劬劳小学的罗小平也对案例教学进行了研究,她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一文提出案例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方法及作用:精心选择案例,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创设案例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案例充实文本,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研究是很多的,大多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福建省福州市的陈燕平在 《小学中高年级 “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中提出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导学生如何熟练运用作者的表达手法来描述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注重对优秀语言与素材的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为后期作文写作积累素材,只有阅读与写作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她在此研究中提出了 “读写结合”的策略:媒体引入,展现教学动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延伸课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习兴趣;回归生活,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李娜在她的硕士论文 《小学高段语文 “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研究—以昆明市莲华小学为例》中分析了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阅读教学注重课文内容思想方面多,引导学生领会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少;学生写作自主性较低,缺乏写作兴趣,学生写作时缺乏素材积累,感到无话可说或句子表达不清楚,学生写作数量不足,教师缺乏教学方法,学生易读难写,读写相对脱离。并提出 “读写结合”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可行性。汪潮在 《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相关研究》中对阅读和写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阅读能力要素包含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连贯能力、语感能力和阅读迁移能力等;写作能力要素包括立意、选材、确定详略、语言表达能力等;对各个能力变量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后还发现写作变量中 “中心” “质料”与阅读变量 “结构理解” “知识运用”显著相关。天津的丁漩在《浅析小学语交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穷》中提出小学生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主要注重以下几点:丰富学生阅读范围,为写作积累素材;注重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引导学生将阅读内容进行仿写和续写;注重教学中培养读写结合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读和写的学习兴趣。江西景德镇的汪玉华在《浅谈小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几个方法》中就有 “加强诵读教学”“仿写精彩片段”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小黑龙江佳木斯的杜欣在 《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1.比例不明确,依旧以阅读教学为主;2.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开展模式过于乏味。

综上所述,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案例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不少研究,但是还没有具体到小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某个方面,案例教学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方面的研究还没有。针对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现状,想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上进行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典型案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就“读写结合”、概括等方面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二)对本课题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诠释

案例: 《现代汉语词典》 (第七版)中有一个法律性的 “案例”解释,案例是指某种案件的例子,比如经济案例,典型案例,案例分析。本研究中所指的案例,指的是典型的、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时突破某个知识点或重点、难点的实例。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 (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 (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本研究中语言表达能力仅指小学生就课本内容进行概括、 “读写结合”等书面语言表达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主要是运用案例教学促进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首先通过搜集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调查问卷 (研究前)》《学生写作情况调查问卷 (研究前)》等资料了解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情况、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等,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的具体内容。接着是开发案例,建立 《小学语文高年级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案例库》。接下来将案例运用到教学之中去,进行案例教学,以案例教学课堂教学录像、学生 “读写结合”小练笔作品集来展示研究成果。最后对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调查问卷 (研究后)》 《学生写作情况调查问卷 (研究后)》情况统计,学业质量测试中作文成绩统计分析,撰写 《案例教学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本研究完成了对我校高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教学案例的开发和研究:在读写结合、语言表达方法、语言表达评价中,探寻语言表达训练点,开发教学案例,建立教学案例库以及研究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推送有效案例,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等任务。通过研究达到了探索案例开发的有效策略和途径、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素材、探索案例教学的应用模式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案例小学生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我是小学生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