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习作问题解决的学困生写作能力提高策略

2018-04-02广州市第一一七中学易晓蓉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写作文动作作文

文/广州市第一一七中学 易晓蓉

1.问题的提出

广州市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对作文考试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能写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 “写作困难”,是指在语文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写作困难。他们的写作基础差、语言表达能力低下,辞不达意,言不成文,语言的逻辑混乱,经常难以完成正常的写作任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

三6班大部分学生写作水平相对低下,细查作文可以发现作文审题能力不高、中心不明确、选材不当、思路不清、词汇贫、语词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问题较为突出。

学生畏惧作文,甚至抗拒写作文的存在不仅影响他们作文表达能力的提高,使他们难以有写作的愉悦收获,这会迁移影响到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帮助写作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是目前最需优先解决。

2.写作困难生的状况调查和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帮助写困生解决作文写作困难问题,通过数次写作观察、与学生谈话等方法了解作文写作困难的主客观因素。

2.1 写作心理写作态度不端正

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作文是很重要的,作文指导课上人非常兴奋,可一到写作文就倒了一大半,可以推断学生对作文本身未必不感兴趣,他们只是纯粹地怕写。

2.1.1缺乏自信

学生有作文 “畏惧症”,认为自己写不好、没法写、不知道写,整个作文过程,几乎是一种无限自我痛苦和焦虑状态。蒋X同学成绩中等,经常作文题目都还没看,就三个字 “我不会”,他的作文写作出现没有能够完篇的历史,语文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

2.1.2应付心理

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交差,教师批评,家长斥责,应付情绪逐渐加重,甚至产生逃避心理,常乱写,文字没法阅读。孟X同学,思维活跃,接受力强,语文考试的时候作文一般可以呈现45分以上的作文,然而平时的作文训练,根本不愿动笔,和他商谈的时候就说我会写啊,为什么要写呢?每次的练笔作文都是随意拼凑,应付了事。

2.2 写作习惯不好

2.2.1缺乏积累的习惯

作文是运用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见所闻所感可以来自于生活,也可以来自于阅读,社会的发展,智能手机普及,资讯传播迅猛,生活故事非常丰富,对于他们来说素材不缺,缺少的是对生活的感悟。然而,碎片化阅读,即使遇到有趣或惊奇的事,大部分人也不会记下来,以备作文材料来用。

广州的春天非常美丽,梅花、绯红樱、黄风铃、紫荆花、禾雀花、木棉、三角梅……次第开花,可惜问起同学们有无赏花,很多同学大为惊诧,花在哪?太无聊了,不如看看手机,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碎片化的阅读、手机游戏让学生对自然冷感,更不用提观察生活中的美好,将其写入作文中慢慢欣赏、品味、分享。

2.2.2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作文材料的积累:一是生活,二是读书。通过访谈和阅读课,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会看有趣的书,但没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来很多自于影视和综艺节目,全班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喜欢图像类阅读,厌恶文字类阅读。

3.解决学困生作文困难的策略

3.1 运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愿意写

心理学研究证明,在感兴趣的情形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增强,因此,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困生作文的兴趣和动机使他们愿意写作文。

3.1.1巧用语音输入作文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语音输入成为了现实,语音输入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省写作的时间,输入后再抄写,相当于进行二次作文修改,可以省时省力的帮助学生。据访谈调查,语音输入十来分钟可以完成一篇作文,写作文感觉没以前痛苦。

3.1.2巧用激励方法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希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现在流行微信朋友圈点赞,我们将作文直接发朋友圈,一可以防止套作,二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被赞的愉悦,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和信心。

3.1.3巧设活动,推动情境作文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很多学生抱怨,天天上学都不知道写什么,将有趣的活动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训练观察力,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比如动作描写,在课堂展示动作默剧,然后让学生模仿这个默剧,并想象这些动作会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发生了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想法等等,学生对这样的有任务驱动的活动写作很感兴趣。曾经上过一堂动作描写,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写作文反馈: “老师教我们如何进行生动形象的人物动作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拿了某个同学的人物动作描写作品展示,一点一点的分析,一个词,一个词抠出来进行演示模仿,让我们知道了动词的细微差别产生的效果有很大不同。她讲着讲着,觉得自己在那讲作用不大,于是就问我们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动作,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做,于是她就开始模仿动作给我们看,让我来说这是什么动作?那是什么动作,用什么样的词来进行形容,做了一个提的动作,我们都猜出来了,接着推、攥、捶,拿……夸张的动作,同学们都忍俊不禁,这一节精彩有趣的作文课,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3.2 利用范文策略,让学生学会如何写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一直在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念的,也模仿四周一切人说的和写的。” 不管是说话还是写作,模仿是学生作文开始的第一步,范文给学生提供最直接、最形象的写法指导。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完成作文,形成框架之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掌握 “如何写”。

3.3 将写作困难归类,让学生更好的写

学生作文中常常出现的用词不当、句子不通、条理不清等毛病,这需要我们进行引导和校正。

3.3.1错别字多,引入换词法

将作文中错别字挑出来进行校正听写,不过关抄写,过关就不用抄,减少常用字的错字、别字。写作过程中拿不准的字要力避,或换一种说法,比如 “感受”换 “心得” “想法”, “奇葩”换 “奇怪的人”等。

3.3.2卷面不整洁,学会衔接处理

平时要让学生养成规范写作意识,写作中书写能美观的要美观,不能美观的,要尽量做到工整,如果出现大段偏题写作,不用管,将错就错,千万别涂成墨猪,用衔接性词语转接过来即可。

3.3.3三段式,段落臃肿,要学会切割减肥

写作中要学习分段,段落数量控制在五段到七段为宜,段落应以思路为划分标准,段与段之间最好有过渡,实在不会分段的开头结尾段各一句话,其他段每七行左右断开,断四次,加起来也有六百字了,也不会太拥挤了。

3.3.4结构不完整,学会造句防止跑题

很多同学不会开头和结尾,那就把文章标题嵌入,即可提醒写作主题,又让文章结构显得 “完整”。

3.3.5内容不知所云,要进行主题说话训练。

写作文就是说话,把话有中心地说明白。平时微信朋友圈聊天很多同学聊得很顺畅,进行群体主题写作,作文配图发微信朋友圈,大家点赞或者找茬,帮助提升有中心有主题的说话。

3.4 借助家长、校园节日、社团活动等各方力量,营造写作长效机制

如果说有趣的方式和温馨评语对短期作文兴趣的激发效用很大,那么针对作文写作困难转化过程的反复性问题则需要建立作文写作长效机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够综合学校各项活动、家长、社团等的力量,那么帮扶完成写困生到不再为写作烦恼的角色转变可以完成。

3.4.1利用活动主题任务群写作驱动,增强写作的读者意识训练

学校每个季度都有很多的活动,同学们也非常有兴趣参与校园节日、社团活动等。如果能根据活动推动写作任务群,让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的文字工作,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以环保节为例。活动准备阶段要完成环保节活动计划方案、活动通知;活动过程阶段会按计划进行环保知识大赛(串场词)、插花比赛 (花艺说明)、植树活动 (活动致辞)、外出参观(污水处理厂、气象站等) (参观函)、环保手抄报 (环保小故事、诗歌等)、环保节黑板报评比活动等;活动总结阶段要完成各活动总结、推送微信稿、发教育信息网新闻稿。这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写作目的、要求明确单一。这个过程的写作看似复杂、困难,分项指导后,因学生深度参与活动,成就感强,写作兴趣浓郁,这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写作读者意识的训练都是很好的助力。

综上所述,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综合考察。它不仅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足够的素材,还需要学生能充分的调动储备,能根据题目说出所思所想,用积累的故事,所见所闻,阐述对主题的理解或观点表达。作文学习,比其他的学习更有难度,但在进行归因分析后,根据不同的写困生进行分类辅导后,发现写困生是可以进行转化的。初三 (6)班44个同学从最初的一半学生不写作文,到现在只有一个学生不写作文,其他的同学基本可以保持完篇,说明策略还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写作文动作作文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