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价值浅探

2018-04-02博罗县公庄中心小学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群文教材阅读教学

文 博罗县公庄中心小学 许 鹏

群文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阅读多篇相关文章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多篇文章为阅读形式,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思维更活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意义在于依托教材的单元主题,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课内完成,改变了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改变了语文教学 “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出现了以 “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定期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局面。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科学开展群文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大幅增加阅读量

新颁布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 (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12册教材中大约有360余篇阅读课文,每篇阅读文体大约500字,以此来计算,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文本总计15万字,这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鼓励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群文阅读,对于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储备能力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提升阅读速度,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传统阅读教学是一种形式教学,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冗杂,兴趣减退,而且教学模式狭隘,破坏了文章整体的美感,降低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群文阅读采用的是多篇文章的统一学习,是对传统阅读教学中一课一讲的突破。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本的编排都是一单元四篇文章,主题相似,便于学生群文阅读学习。其中,一篇精读,三篇简读,使学生触类旁通,进而对课外同题材或类题材的文章也能快速阅读和领会。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四篇文章的编排分别是: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第一单元主题是“走遍千山万水”。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将 《望洞庭》一课作为教学重点,分析讲解,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祖国的秀丽风景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后将群文阅读应用于教学中,另外三篇描写景色和诗人情感的文章在学生的理解和阅读上就会有很大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若此,则对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大有裨益。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水平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和谐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果说阅读是一种手段,那么写作就是目的。如前所述,群文阅读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多篇文章为阅读形式,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思维更活跃。倡导在完整的、有目的的、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克服阅读和语言学习的碎片化。由此实现全语言的学习和积累,而写作往往是在阅读积累和言语表达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 “多文本”,即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研究,选择的文章之间主题相同,写作手法相近,文章表达相似,在教师和学生的讨论下,最终对同一题材的文章形成共识,获得概括性的总结。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管写人状物还是抒情咏志或是描景绘色,都可以 “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在作文审题、立意、行文时能融会贯通,推陈出新。

四、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改深入开展

要突破传统阅读教学中一课一讲瓶颈,群文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怎样根据适合的议题萃取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具备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不断更新完善教学手段,千方百计寻找课堂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结点,有效搭建学生生活与文本沟通的平台,把群文阅读教学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群文阅读教学的线索和议题,积极而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达成教书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群文教材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