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运用彰显语言文字魅力

2018-04-02蕉岭县新铺中心小学黄利玲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词语核心

文 蕉岭县新铺中心小学 黄利玲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上不可缺少的品质、思想和才能。小学作为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整个成长过程中的积淀阶段,因此核心素养在小学学习时期是十分重要的,对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对文字的学习、积累,加强课外阅读以及写作等方面来提高。现阶段核心素养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不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

一、加强基础教学

小学语文的教学基础是对字词的学习。在小学初级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加强字词的学习和理解,因为字词的学习对于今后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个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对今后的阅读以及写作的学习才能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形成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心中形成字词学习很重要的意识。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鼓励学生探索独立学习的方法。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基础学习是重点之一。

例如在学习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先自己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学生读完以后通过提问老师就对自己陌生的字词有所了解,然后由老师引出这篇文中的陌生字词∶淅、篷、蹄、沥等。在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习生字的读音、组词、意思和造句。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将生字和生词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抢答字的读音或者词的造句,也可以反过来把拼音写在卡片上让学生写出读音对应的字词。在课下,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进行字词比赛,让学生一直将字词的学习作为重点学习之一,扎实语文字词教学,为今后语言文字的运用提供基础,为培养核心素养作铺垫。

二、加强重点语句朗读

通过朗读,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妙的语言文字世界,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人物丰富的情感、鲜明的个性,朗读,彰显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非常重视朗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这些还不够,必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品味语言文字。如我在教 《卢沟桥》一文时,特别是描写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这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再出示投影片,然后让学生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指导学生找出了 “姿态各异” “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词句,再让学生朗读描写石狮形态多的句子。学习这一段的过程,还知道了作者用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等排比句式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在此基础上,我设置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等句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朗读时一定要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发现其中的妙处,再慢慢欣赏和体会,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同时,养成品味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三、加强文字积累

要想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语言文字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只有你的语言文字积累了足够的量,你在使用语言文字的时候才不会发生没有文字可用的情况。语言文字的积累不仅仅是课文中学习到的那些,教师还应该在课本的基础上多给学生灌输课外知识,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对于学习到的四字词语和名言等都要有一定的积累。当一个人对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知识的运用上才会得心应手,小学生作为学习记忆的最佳时段,一定要多学多看多读,丰富自己的语言世界,提高核心素养,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从目录中可以看到除了每个单元的必学课文之外,每个单元后面都会有一个语文百花园。一般我们因为课程时间的紧张,对这方面的关注度不会太大,有的教师可能会带领学生读一读,但是我们想一想这不正是拓展学生知识的时候吗?既然在教材中列出了这些文章,那么必然有这些文章存在的意义,学生课后可能自我读书的意识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引领,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课文以外的东西。知识永远不会嫌多,多多积累对今后语言文字的运用才会有促进作用,提高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 《语文百花园一》的时候,有关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让学生读熟这些词语,不懂的词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弄懂,并选择喜欢的词语造句。学完这些四字词语后还可以给学生灌输课外知识,让他们想一想有关夏天、秋天、冬天的四字词语,把这些四字词语写在作业本,养成积累的习惯。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可以先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背诵,然后进行小组、个人背诵比赛,最后表扬哪个小组或个人是最棒的。一定要让学生多学多读多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世界,为今后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才会有提高。

四、加强语言文字的实践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课文情景再现的模式,通过让学生进行课文场景的模拟,加强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同时让学生得到口语的练习,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说敢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也是一种锻炼,因为学生不一定要按照课文的原话,只要意思表达正确,学生就可以自由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文字的运也是一种提高,也符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例如在学习 《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到人物特点,通过自己的设计把课文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演,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在下一次情景还原中及时改正。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更能理解主人公的思想,文中提到东郭先生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像他求助的狼,东郭先生出于善良救下了这只被猎人追杀的狼,但是得救的狼不但没有报答先生的救命之恩,还要吃掉先生,最后在农民的帮助下打死了狼,这篇寓言小故事告诉我们人确实应该像东郭先生一样怀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的善良也不应该怜悯那些像狼一样的不懂得感恩的人。所以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培养核心素养以及提高在语言反方面的运用都有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小学作为学习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是分不开的,对于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相互促进的。,在小学课堂中教师不应该仅仅看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虽然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是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找到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词语核心
容易混淆的词语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找词语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