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02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班规办学理念

文 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辜 娟

切确地说,班级文化反映的应该是班级的精神内涵,是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制约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内涵

(一)物质文化---班级文化的外壳

物质形态的班级文化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具体包括班级的环境和设施,如教室墙壁布置、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确,良好的班级环境能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同时,还可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应该首先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赋予班级环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 “努力使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

(二)制度文化——班级文化的支柱

制度形态的班级文化是指围绕班级建设目标要求全体班级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组合而成的文化形态。它是支撑班集体发展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制度安排和道德规范。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境一经班级成员的高度认同,就能促进师生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班级规章制度直接影响到班级成员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

(三)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核心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包括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它是班集体成员追求的价值观念、作风和精神面貌的浓缩与反映,是班级建设的深层次要求。班级精神文化影响班级成员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同时它对外彰显班级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魅力。

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位一体的班级文化建设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班级文化建设应根植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一沃土

每一个学校都必须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只有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才会越办越强、越走越远。而班级理念的制定应根源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应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内化和升华。

我校 (高要区第二中学)明确提出了 “文明、守纪、勤奋、进取”的学校核心价值观、 “让每个学生都精彩”的办学理念、 “自信自强、至善至德”的校训。在办学实践中注重文化内涵的培植和发展,遵循 “以做人教育为基石、以人文教育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方略,要求各班根据本班特色制定班级理念、班级誓言、班训、班徽 (标)、班歌,宿舍要有宿舍名和宿舍目标。为班级文化建设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加上每学期的 “德育工作交流会”等一系列德育活动的扎实有效地开展,从理念支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好班级的班级理念、班级精神,在班级理念和班级精神的指导下完成班级誓言、班训、班徽 (标)、班歌、班级标志等方面的制作。

(二)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凸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 “学生观”和 “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凸显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

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面向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以学生为本,其次要把学生当作班级的主人。班级文化的建设应以学生为主,如班级理念、班级誓言、班训、班徽 (标)、班歌的制定都应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成长愿望。如班规的制定,班主任都知道班级都应有自己的班规,正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班规是为了给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导向。有了完善的班规,就能更好地把班级向正面方向引导。

制定班规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充裕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去反复讨论斟酌,真正反映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意愿,而不是班主任的硬性强加,应把制定班规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制定,自主管理。制定班规时,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提出。做到人人参与,全班通过。这样,班规就变得有魅力了,并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自己要遵守的约定。有魅力的班规,必将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班级文化建设要通过班集体活动内化和升华

班集体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学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这一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情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情感。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不论是开展班级课堂教学、德育活动还是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班主任均要善于寻找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有效点并进行强化。久而久之,班级成员就会对自己所在班级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学生意识到个人的言行代表着班级形象时,他们不仅会严格要求自己,且能够自觉主动地维护集体形象不受损害,从而无形辐射到班级的各个方面,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也就形成了。

总之,无论是教室的布置美化,还是班级制度建设和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丰富班级内涵,彰显集体精神,建设班级特色文化,构筑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文化化为有效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才能推动班级人文化管理,真正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班规办学理念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My New Year Wishes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