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资源整合视角下的德育合力机制创新

2018-04-02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小学邱志玲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育资源亲子

文/广州市天河区岑村小学 邱志玲

社区资源,是指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一切物质资源和社会文化制度,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知识与资料、历史传统、生活习俗、地理、人文社会环境等,这些资源是跟居民生活最贴近的社会资源,它们都可以合理地为教育所用。

一、理论

(一)课程整合

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提出: “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课程整合可以打破以往僵化的德育模式,促进德育方式的革新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就是要求教师把日常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立足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生活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凸显课程尤其是德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的生活化和经验化。

(三)社区教育资源整合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指将社区内外可用于社区教育的各种教育、文化资源加以挖掘、整合、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其旨在通过创建有效机制,实现区域范围内包括场地、教室、设备等硬件资源,师资、课程、培训、活动等软件资源,以及学习平台等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学校德育工作在课程整合论的指导下,需要把学生的校内德育学习同校外生活经验相结合,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生活教育理论则要求教师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融入家庭、融入社区。因此,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是实现德育课程整合与生活教育的现实途径。

二、实践

(一)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拓展育人场所,让学生有机会 “息焉,游焉”

社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位于火炉山脚下,周边有高校、科研院所、部队、戒毒所、森林公园、植物园等诸多单位。基于这样丰富的社区资源,我们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 “息焉、游焉”的机会,让学生在参观、游玩的课外活动中完成德育的升华,拓展了实践空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实现了1+1>2。

(二)利用社区实践基地,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时时 “修焉”

《学记》 里说到的 “修焉”,即学校德育教育要学生时常修习,才能真正落实。依托社区资源,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系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建红领巾护绿队、护洁队,开展火炉山护绿、学校周边环境保洁行动;比如组建禁毒宣传小队,通过前往劳教所开展探访活动,了解毒品的危害,投入禁毒宣传行动中来。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德育合力,让德育在孩子心中“藏焉”

《学记》 里说到的 “藏焉”,即要学生把德育教育深藏于心,念念不忘。 “深藏” 的前提是 “蕴养”,而 “蕴养”的过程,有赖于师者引领作用的发挥。这方面,家长、社工、高校师生以及各类职业工组者都可以成为助力者。

1.开设家长学校,促进家校共育。

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邀请社区专家开展讲座、交流、座谈,不仅进一步推进了家校同步和亲子的同步教育,更激发了家长参与教育的内驱力。

2.创建学习型家庭,增强参教意识。

学习型家庭强调亲子共学、互学,共享家庭学习乐趣。可以通过开展校园读书节亲子共读、 “智慧家长进课堂”、亲子游园等系列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孩子成长的轨迹,增强其参教意识。

3.善用社区人才,拓展课外指导。

丰富的人力资源潜藏于社区之中。家长中的专业人士,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顾问;高校师生,可以成为主题性学习的导师;社区家庭综合服务团队,可以成为课外活动的协助组织者……善用社区人才,可以有效解决师资问题,为教育注入源源活水。

三、效应

(一)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行动力

学校德育在推动学校发展建设、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更加突出,学校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家长团队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提高学生对德育的参与热情

社区教育资源成为学校德育的有效补充,不仅让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生活经验和体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其参加德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家校社协同共育,共建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全覆盖的德育网络,既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强化道德情感,还锤炼了学生的道德意志,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学生实现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教育资源亲子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