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出版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研究

2018-04-01张昭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出版社物质

□张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重要财富,也是我国出版界的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很多出版社也有意识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传承地等进行了记录与整理,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匠私人空间走向了大众文化生活空间,但仅凭文字、图像等平面性印刷物的呈现,很难完整、系统性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与精神内涵。这就需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平面二维的公共印刷空间走向新兴媒介技术搭建下的数字出版环境,通过对“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读者”的再生产等多维度建构,达到推动其振兴与传承的目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数字出版的可行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极为丰富,在不同社会时期、语境与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意义。

数字出版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理应呈现出“数字”的特色,而不能仅仅是平面的、纸质的形式。笔者认为,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传统的编辑模式尽心编辑和处理,即使最终图文并茂,而后通过线下线上的营销模式出售到读者群体的手中,其发挥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据笔者在出版社多年的工作经验,一本书或者一套丛书,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图书,一般印量少则2000册,多则也就10000册,真正在市场叫好又叫座的十分有限,而且销售途径多数也是依托于馆配,可以说,普通大众群众能够看到的图书量是极为有限的。当下是视听多媒体的时代,人们早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图像、文字平面性的阅读模式,更加追求的是“碎片化”“个性化”“互动性”的阅读模式,而这些阅读模式基本都是依托于“数字出版”之上的。

对于数字出版的概念,虽然国内外很早就有所涉及,如对数字出版媒介、数字出版内容、电子出版物等的论述与实践,但笔者认为,真正的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则依托于“互联网+”的诞生及普及。“互联网+”的概念始于2014年腾讯总裁马化腾的理念。他认为“互联网+”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的是传统的各个行业。①从出版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数字出版时代:数字出版时代是依托互联网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在出版各个环节的扩散、应用过程,也是出版机构升级,并在社会文化领域中积极发挥作用,推动自身创作力和创新要素的新形态。事实上,虽然出版界对“数字出版”的内涵认同各有不同,但其均认为“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创新发展的下一个蓝海。

相较于一些精神性的文化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出版领域更加强调了一种“传承”。这是因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态的保持,多是依靠师徒关系、家庭关系等亲缘和师缘关系,对人际关系的依托更大,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进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人际、地缘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从“人”的接替上而言,已经面临着严重的断层。

基于以上两大因素,即数字出版时代的崛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数字出版则有了一定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在当下的数字出版中,我们很容易通过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言传身教”进行提取与加工编辑,突破空间、时间、地点等传统阅读的限制性,实现原生态的“阅读体验”。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的是,数字出版能够突破上文所说的纸质图书的困境,承载的内容量更大,价值更高,反而售价却可以越低,阅读的群体可以随时随地、不限次数地使用。而这些优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义又是显而易见的。

二、3R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出版的交织点

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出版结合后最大的特色,主要在于原汁原味、言传身教与互动交流三个方面。其中,前两个特点应是数字出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后一个“互动交流”则是数字出版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独特优势”,它可以让读者与读者交流,读者与传承人交流,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继承进行展示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具有活性。美国互联网研究大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MIT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人类社会已进入“0”和“1”组成的数字时代,作为“信息的DNA”的比特,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并由此带来后信息出版时代的数字阅读方式。②其中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3R技术的出现以及普及。

时下热点的三“R”技术(指AR、VR与MR三项技术)是当下“互联网+出版”业态下新生的阅读与传播技术,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出版的地位及功能性。

首先,VR(Virtual Reality)是虚拟现实之意,也即人通过“观看”,却产生置身其中的真实感。“真实感”是该技术的卖点与追求点,也是出版业走向三维动态景象,让读者“触碰”内容,“手把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所在。它主要是通过VR眼镜、头盔等硬件设备实现的,这种“浸入”的体验感依托的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记录。

其次,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的技术。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现实性很强的技术性活动,传统的出版在有限的“二维纸面”空间,很难生动而有机地展现其面貌。而AR技术的出现,尤其是AR技术在互联网方面的充分利用,为出版业极大地开拓了版图。近年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也已启动了AR技术在新闻出版业应用的预研究课题。在产品层面,中信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等一大批出版社分别出版发行了自己的AR图书,掀起了一股AR图书热潮。

再次,MR(Mix Reality)是混合现实技术,这是2016年刚刚提出的技术,目前依旧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是对AR/V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正如有关学者对它的评价:在VR技术下,“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在AR技术下,“你能分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而在“MR”技术下,“你已经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③。MR技术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数字对象与可视物理对象的完美融合,让人们在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有充分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基于以上三种技术发展的现实和未来构想,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出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毕竟出版的每次变革,都是从技术开始的。而从出版在我国承担的社会角色来看,其变革理应是从服务于大众的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展开的。这也是笔者从数字出版角度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原因所在。

三、结语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提供了契机,也为出版的变革提供了动力。2016年,随着“数字出版”正式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数字出版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承担“国家责任”,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振兴方面。笔者认为,AR、VR、MR将使未来数字出版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毕竟,读者对出版所提供的内容,从来都追求的是一种“体验”,这也是3R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目的所在。同时,3R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也必然会引起阅读市场和出版销售市场的重大变革,促进数字出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发展。

注释:

①乔杉.20年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才刚开始[N].新华每日电讯,2014-04-22(003).

②陈丹.数字出版产业创新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42.

③搜狐科技.MR是什么概念?[EB/OL].

http://www.sohu.com/a/158158088_801911.2017-07-18.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出版社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我等待……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