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媒介下的新闻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2018-04-01聂有兵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信源虚拟现实现实

□ 聂有兵

新闻的诞生源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新闻的经济价值确立后,新闻方可真正被称为“产业”。新闻所承载的内容超越了个人生活的空间,成为联系社会经济和生活的不可见的网络。人们在新闻所构筑的信息环境中互动,并对现实形成影响。新闻机构可以类比为新闻工厂,记者则是工人,投资新闻机构的资本家与投资实业的资本家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资本主义体制下,以经济为核心的运行机制保证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因为其有用性,而非其公益性。虽然新闻的公益性必须由宪法和法律保障,但新闻产业出现,并非是公益的需要,而是人的需求和资本逐利两相作用的结果。

一、新闻市场运行

新闻行业运作的基本路径是,以人为信源的收集者和发布者,在报业来说就是记者和编辑。记者而言最初受雇于报纸,只为特定报纸提供新闻。后来逐渐出现了专业的新闻机构即通讯社,这是一个自身不创设报刊,只以报道为己任的记者联合体。记者群体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后,新闻机构对新闻的报道、采用成为了新闻的最主要信息来源,再加上独立记者、个人信源(通讯员)等组成团队,这个团队又遍布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新闻机构之间也互通有无,构成一个庞大的信息交换网络。这个网络每日发布的新闻就是我们的新闻业的信息环境,这个环境每天都发生着变动,反映着客观世界。从理论上说,由于每天全球的新闻数量是固定的,每个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所获知的信息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编辑选择不同,每一条新闻无法到达每一个人,人的时间有限、记忆容量有限,导致了每个人选择获取的新闻环境不同,人们的信息和知识也无法全然统一在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下,而是“有所不知”。

新闻行业所制造的产品由报社选用,然后印刷于报纸,或由互联网站选用,刊登于网站上;或由电视台播送。受众也可视为消费者,大部分以免费,少部分以付费的方式来获取新闻内容。这里面新闻的生成和销售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

二、虚拟现实下的新闻传播和新闻组织

(一)虚拟现实新闻传播

虚拟现实中的受众在新闻获取能力上更依赖于个人信源,因为虚拟现实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都超越了现实世界,是基于虚拟生存系统瞬间传播到达的,因此,虚拟现实中专业的新闻机构在信息获取的效率方面与普通受众并无区别。试想,当一个新闻在虚拟现实中发生,其立刻通过虚拟个体传播到另一个虚拟个体,这个过程是完全数据化和电子化的,只相当于在虚拟现实的存储设备中进行了一次内部交换,传者和受众双方都是基于系统的结构化的个体,这种传播也是结构化的信息。这其中没有虚拟现实新闻机构的介入。在现实中,要令身处上海的白领知悉发生在美国的新闻,就要通过大众传媒或自媒体中的任何一个渠道,例如互联网站的头条刊登、晨报报道、微博转发等方式才能实现。虽然新闻本身发生了,但由于信息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本质差异,这种传播过程实质上是信息向现实进行编码、译码的转换过程。这一过程是:

现实事件发生—由新闻机构报道为信息—转换为现实媒介—受众阅读媒介。

而在虚拟现实中,上述过程则变为:

事件发生—个体传播—另一个体接收。

当前互联网中的“自媒体”虽然也是个体传播,但事件发生与个体传播之间仍然存在编码和媒体化的过程——个体在获取新闻信息后需要将其转换为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等其他媒体。在虚拟现实中,这个编码过程可以被忽略,只剩下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虚拟生存个体之间的数据化交换过程,这个过程是瞬时、即时、同步的。

虚拟现实的受众所具备的上述信息相互同步能力,导致虚拟现实新闻机构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专业的新闻生产机构不再作为新闻的第一供应者,这在传统的纸质新闻中是不可想象的(传统纸媒完全把控受众),但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新闻中已经有所体现(微博、微信、QQ等工具部分取代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递功能)。虚拟现实新闻则进一步将这种倾向放大。

(二)虚拟现实新闻机构

虽然虚拟现实新闻机构在新闻的时效性方面受到技术工具的削弱,但是,由于个人信源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式的,无法构成深入报道,故此虚拟现实的新闻生产机构仍然可以在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中有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具体来说,新闻机构生产的新闻,其唯一的优势在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例如,个人信源只能发布一条诸如“某某企业面临资金流动困难,即将宣布破产”的微博,而新闻组织却能通过其固有的资源(关系网、行业渠道、采访权力等),对该企业资金流动困难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挖掘式报道,对后续企业破产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进行预测,并对相关利益各方进行采访,充分进行全景式的展现,以及新闻编辑者固有立场下的价值判断和新闻导向报道。在此过程中,新闻背景挖掘、新闻影响分析、继发事件预测等都是新闻机构高度专业性的体现。尤其对于我国的新闻采访机构而言,其被政府部门审批赋予的特殊的采访权、与各行业的专业内部信源,都是个体信源无法比拟的。

在虚拟现实中,新闻机构的专业新闻与虚拟个体产生的信息,都可以在新闻或信息产生的同时大规模传达到虚拟生存个体当中,令虚拟生存个体获得对环境的统一认知。对于虚拟现实受众而言,机构和个体信源的新闻传播“速度”并无区别,因为在同一虚拟现实环境中,无论信源和受众中间存在多少个信息节点,其本质都是电子传输,电子传输的光速特性使得节点的数量多少不会对信息传播的快慢造成区别。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我们对于新闻信息只有“知”和“不知”的区别,而没有“先知”和“后知”的区别——除非个体选择性地排斥掉某种信息。具体而言,虚拟现实中有N个个体,一条新闻传递到了M个个体中,N〉M,则剩余的(N-M)个个体是事先选择过滤了这一“类”新闻,而不再得知这一条新闻。对于M个个体而言,没有主动排斥这条新闻,他们接收到这条新闻的时间是同时的。当前,即使新闻机构向个体推送新闻,也存在个体接收的先后差别,终端(如手机)的速度等因素影响。在虚拟现实中,信息受众的终端融合于虚拟生存的大数据本身,故不存在此种影响。

三、虚拟现实下的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

(一)虚拟现实新闻生产

新闻生产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素材转化为新闻、编辑采集过滤、印刷(或刊播)以及发行(销售)等步骤。虚拟现实的新闻报道的事件可能发生于真实世界,也可能发生于虚拟现实。真实世界的新闻要在虚拟现实中传播,必须在虚拟世界寻找到“入点”,即第一个获取这一新闻的虚拟个体。有了这个点,才能使新闻流转。一旦完成了入点的加载,后续新闻流转需要的过程是极短的,相对于现实世界的新闻流转过程,虚拟现实新闻传播几乎是瞬间完成。但此一“入点”的信源仍必不可少。不过,虚拟现实内部自身的新闻在虚拟现实中传播,则是由事实本身的发生和个体作为事实的一部分的自行传播来构成。虚拟现实中的新闻组织仍然可以挖掘素材和话题制作以及炒作新闻,但素材转化为新闻的过程缩短了,新闻编辑对新闻的采集和过滤过程也相对简化。

由于虚拟生存的个体依旧需要“思考”新闻语言的组织、对照新闻政策、进行新闻道德伦理审查、真实性复核等手续,这些相对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可能会占用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来说较短,但在虚拟现实世界中不可忽略的时间——可能是几分钟或几个小时。也就是说,计算机辅助下的智能化在面临以上事务时仍需客观个体的主观判断作为主要标准,人工智能无法精确完成此类价值观层面的工作。这将影响虚拟现实下新闻机构作为信息源头时的新闻生产效率。

(二)虚拟现实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是指记者在所属大众媒介的时空限制条件下,对可以刊发但尚未刊发的新闻进行取舍,以便在有限的版面和时段里使新闻的注意力价值最大。无论是信息世界或现实物质世界,其每天可供刊发的新闻总量是有限的,而传统的新闻媒体由于物质本体有限的原因,受到其物理属性的制约,在版面、时长诸方面总是有限的,必须有所优先、有所舍弃地选择报道、选择传播。

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受众所能接收的新闻在特定时间和个体记忆中也是有限的。因此,无论从传者还是受者方面来说,新闻选择都不可或缺。回到虚拟现实空间中,这种客观度量的局限性消弭了。一方面,虚拟现实新闻媒介脱离了物质属性的限制,仅以数据和字节来计算,其并不占用物理空间;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新闻的读者们也部分或全部脱离了物质肉体的限制,在接收和存储、阅读新闻的手段上也实现了纯数据化,并借助人工智能对新闻进行自主筛选。虚拟现实的传受双方都无须担心新闻的量的过载问题(何况每天新闻的总量是有限的)。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新闻世界来说,虚拟现实内新闻选择的重要性降低了;但虚拟现实下的新闻选择并不会消失。因为在一个信息高度冗余的空间内,即使不是出于政策管制或新闻价值观的目的,虚拟现实新闻机构对信息的过滤和精简仍然是有价值的。

(三)虚拟新闻的消费者特征

对于新闻消费者来说,虚拟个体作为新闻的受众,在接收新闻的过程中可对想要接收的新闻进行高度自定义,通过大数据的过滤,只显示自身最为关心的领域。而在现实生活中,新闻更多地表现为通用性的泛化新闻,是编辑的选择。虚拟现实的新闻受众,在现实中的社会经济特征弱化消失甚至反向呈现,如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在虚拟现实中不再客观表现出来,取代之的是其在虚拟现实中的身份表征。当这种身份表征与其在现实中的身份存在差异时,作为新闻受众的他们在新闻选择上必然呈现出与虚拟现实身份不同的对应关系。例如,在虚拟现实中一个10岁小女孩的角色,其关注的现实新闻可能是财经和军事,因为其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是一个30岁的职业男性。虚拟现实世界的角色要求他在扮演这个女孩的同时关注虚拟现实中与该角色相关联的内容。

只有当虚拟现实生活的比例大于现实生活时,虚拟角色的信息环境才会比真实环境更大,也更重要。虽然我们不能说受众的真实身份已经消失,但虚拟身份相关信息的重要性届时必然大于真实身份的信息重要性。在新闻选择上,真实身份的相关信息反而会降低到一个次要地位。作为虚拟现实消费者,其新闻的选择会呈现出无规律的多样化特征,这时,新闻机构应考虑其真实身份才能做出有效的推送,从而在新闻产品的供应上获得竞争力。

四、总结

虚拟现实带来的技术革命,在新媒体领域是空前的,其必将形成媒体的融合,最终成为所有媒介的终结形式。虚拟现实中的新闻信息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市场经济中,则形成了特殊的市场运行机制。我们在面临虚拟现实传媒革命时,应考虑新闻受众、新闻机构和新闻传播的新的特点,它将彻底改变我们选择新闻、编辑新闻和销售新闻的方式。

猜你喜欢

信源虚拟现实现实
基于极化码的分布式多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信源自动切换装置的设计及控制原理
灾难传播中的媒体人微博的信源结构分析
——以鲁甸地震相关新浪微博为例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