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的多种创作手法与其真实性

2018-04-01贾亚曙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长镜头真实性主观

贾亚曙(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第一属性也集中体现在表现对象的非虚构型上,纪录片不允许“搬演”它所记录的必须是客观世界真实存在的事情,因此一旦影片中出现了“搬演”的假象,那么人们就会自觉的将此类影片踢出纪录片的行列。但是无论怎么完全遵守记录片的客观记录宗旨,用一种影视媒介来表达客观现实毕竟都不能达到完全的一致。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都会有意无意的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也会通过镜头来传达影片中人物的感觉与思想,”因此,在大多时候“真实”只是一个变量,是人介入现实存在的一种结果。”[1]现今的纪录片也在寻求一种方式来摆脱原有的刻板的记录编辑模式,让纪录片更加适应艺术的多样性。纪录片的创作者也不应被完全的纪实所束缚,创作者通过纪实的手法,来进行自己有目的的创作。主观镜头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真实的。

一.时空的还原保证纪录片的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属性,也是纪录片的生命。但是真实只是纪录片的最为深处的核心,我们想要到达真实的核心,也要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其中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就是保证时空的真实性,从时空的还原让人们相信这是客观世界真实发生的事情。真实的时间,真实的地点,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时空里发生着真实的事。这其中还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加以辅助。

例如,在表现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震撼》中,对与时间描述的镜头就多次出现,从解说词和不断的日历,钟表的出现,我们就可以看出创作者为了还原事件发生的真实性,这也无时无刻的提醒着观众地震的发生所带来的是真实存在的震撼。除了时间上的展现,空间上的展现也是及其重要的,一个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必须经过一定的空间载体才可以完全的展现出来。除了对时空和过程的还原之外,对于细节的捕捉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真实性。细节是构成影像的最小组成单位,在细节中表现真实,传达真实的情感。

二.声音的纪实感保证纪录片的真实

影视艺术也是一种声画艺术,声音主要分为音乐,音响和语言。”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声音与视觉纪录一样,是构成纪录片真实性不可缺少的元素”[2]。如果一部影片非常重视对于声音效果的选择和运用,通过安排多样化的音效增强了整部片子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也有力推动了情感的表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声音中同期声,同期声是指“在记录图像信号的同时记录下的声音信号,包括人物语言,动作音响和环境音响”,由于视听的同步,也让纪录片的真实性得到保证。

许多纪实风格的纪录片,都会出现大量的同期声。它不仅可以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现影片的真实人物,它所带来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也是其他声音所不能比拟的。例如,纪录片《三节草》中,就有大量的同期声出现,当主人公肖淑明的声音出现在画面上人们立马就对这个人物沧桑的声音吸引过去,同时这位老人的人生传奇也让人们更加期待,主人公真实生动的声音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当镜头画面逐渐展开,同期声的出现,纪录片的真实性也就不言而喻。对于纪实性的纪录片,对过程的还原和对同期声的编辑还是非常倚重的。

三.镜头的客观性保证纪录片的真实

3.1 长镜头和客观拍摄

长镜头是指在较长时间段内,通过推拉摇移跟升降等这种时空连续的场面调度,完整的记录一段事件的地全过程,这样的长镜头也有效的避免了蒙太奇穿插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事件的客观性。观众也可以在长镜头中自由的审美判断,如纪录片《第三极》中,虔诚的信徒在寺庙前朝拜,神圣的氛围在寺庙前萦绕,精神上的超脱,世间的一切苦难都显得淡然,这种画面上的升华,是其他的镜头所无法替代的,真实的的记录,也保证了影片的真实性。当镜头保持客观,人物和感情自然地流露,这也是影片的想要表达的思想,在这样一个高原生态的环境里,人们仍然保持善良纯净,这才是生活中该有的价值观,这才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形态意识,用长镜头来表现无疑是最好的。

3.2 主观镜头中的客观性

纪录片中镜头所记录的影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断的发生着改变的。我们的世界任何人或者事都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都存在着一种相对性,我们所认同的真实其实是经过我们所判断得出来的结论,一旦我们无法判断,那么真实就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记录片中所传递的真实也就其实是纪录片创作者的判断,其实是一个经过拍摄,选择,和后期编辑处理的结果,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影像还原。因此,我们知道了在纪录片中,“真实”其实是一种变量。是人介入现实存在的结果。

主观镜头是相对于客观镜头而言的。是镜头的一种应用,用来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当角色扫视一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

它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试点,拉近了观众与影片中人物的距离,让观众身临其境,对画面所传递的影像和情感感触更为深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有利于纪录片的传达,更好的让观众理解创作者的用意和思想。

例如在纪录片《潜伏行动》中主观镜头的大量运用,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创作手法还间接地帮助了影片的进程节奏。影片只有短短的15 分钟,在这15 分钟的影片中,讲述了武警海南总队击毙武装犯罪团伙头目刘进荣故事,除了故事本身的惊心动魄,设置悬念和紧张的快节奏之外,也因为拍片的客观条件,要求记者必须置生死于不顾,用跟拍、抓拍、偷拍、抢拍的办法记录下战斗的全过程。这其中跟随记者的主观镜头又不得不说是一个亮点,通过镜头的不断抖动,和记者奔跑的呼吸紧凑声,镜头始终记录着摄像师所看到的经历的一切,这种紧张刺激的感觉,也通过画面传递到了每一个观众身上,人们开始不自觉的跟着警察们紧张起来,这种气氛的营造,用主观镜头来表现也是在合适不过了。

因此,”纪录片的创作根本并不仅仅是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也是在于传达纪录片创作者对生活的具有主题意义的价值判断,这也是纪录片应有的品格”。[3]纪录片不应该知识记录,而更应该是观众与影像交流的依据。纪录片的主题与表现更应该带有一定的思想,传递一种观念,主观镜头在纪录片中的应用,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并不相违背,相反它反而更有利于纪录片的表达,通过镜头的不断变化和有意识的转换,让观众随着镜头不断的思考,有意识的带动观众的思想,达到诉说主题的目的。

真实是纪录片的必备属性,一旦脱离了真实的属性,随人们随意的搬演,那么纪录片的本质就会脱离。但是过于强调真实性,忽略了故事的叙事性,那么纪录片也是乏味的。因此运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法,在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又增加了纪录片的可看性,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又一个创新。

注释:

[1]张玲杰《中国名牌》2012

[2]孙一《关于现实的神话》2003

[3]李正南《电视纪录片概述》2014

猜你喜欢

长镜头真实性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广告的真实性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