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18-04-01杨清红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双创个性化大学生

杨清红

(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济南 25001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指引下,2015年至今政府部门已出台近20份相关文件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1]随着“双创型”就业政策的推进,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提出了客观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树立多样化人才、注重因材施教的观念,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2]大学生是现代个性独特、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个性化教育是重在激发个体创造性发展的教育,是培养个体创造能力的基础。基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能发展大学生的个性,也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实现全面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这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一、文献回顾

目前,个性化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与心理学领域。美国学者奥苏贝尔(1952)指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认为个人才能的发挥才是德育的终极目标。[3]哈佛大学教育学部的学生巴思(Bath)(1968)首次提出开放式教育的观点,除探索开放的空间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外,也研究开放式学校教育的实质,即实施个性化、个别化教育。[4]日本在二战后的教育改革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个性教育原理等为基础,推行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实行个性的教育原则。1946年将“个性教育是发展教育、开放学生智力的重要原理”载入了《新教育指针》。英国教育界曾推崇个性是创新的基础,主张根据学生各自的需求实现个性化的德育,突显教育的多元化。在关注个性教育的同时,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也是成果涌现。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哈佛大学商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先后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在美国现已成为教育的核心环节,被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之中。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也已成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支撑,并确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立法。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个性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研究尚浅。国内的个性化教育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2005年以后才呈现出少量的研究性论文,如杨琳(2012)、张雪茹(2008)等在个性化教育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内涵、特征、重要性等层面,为我们形成个性化教育理念,推进个性化教育改革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5][6]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末,清华大学在1997年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标示了我国双创教育的启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九所高校在2002年被教育部选取为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基地,标志着双创教育开始迈向多元化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指引下,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如宋时飞(2014)[7]、侯东波[8]、王国华(2016)[9]等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政策支撑、评价体制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于个性化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文献暂不多见,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个性化教育理念被视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备条件,是基于人类的个性化创造,没有个性就难以创新。该理念与双创能力实践培养相互促进发展。

综上所述,国外的个性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早,成果丰,两种教育理念之间已相互渗透、逐渐融合,而国内的个性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经验层面,两种教育理念还需协调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从个性化教育视角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试图促进两种教育理念的融合,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个性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与原因剖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整体还很薄弱,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个人及家庭层面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薄弱,高校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缺失,政府层面创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措施不配套,以及社会层面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浓。

(一)创新思维缺乏,创业意识薄弱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禁锢了教师的教授方法。教师只传授给学生在考试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致使通过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缺乏创新思维的基础。同时,从个人及家庭方面来看,大学生受家庭环境、家长期盼、世俗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喜欢安于现状,拒绝变革和创新。[10]再加之创业本身具有风险大、不稳定、需要资金投入等特点,直接限制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意识很薄弱。

(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缺失

虽然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与中小学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保留了应试教育的色彩,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考试分数始终是评判奖学金、优秀学生及党员等各种荣誉的唯一标准。因此,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脱节,致使大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11]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教育观念落后。1999年至今,教育部已连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但绝大部分高校并未对该政策作出实质性的响应,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依然停留在原有的就业教育层面。第二,无专业的创新创业系统课程。少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但处于零散、不成体系的层面,仅开设几门创新创业选修课,或召开几场创新创业讲座,并未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实际相结合,致使创新实践不足等问题的产生。第三,创业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高校中双创课程主讲教师并无相关实践经验,仅限于理论讲解。第四,创新创业缺乏资金支撑。创新创业实践既要有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专项资金的支撑。[12]因创新创业实践是成功率很低的一种活动,高校、企业都不愿在该活动中投入过多,因此,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极少。

(三)创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措施不配套

近年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高校中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但实际运作中还存在很多执行困境。[13]首先,基础设施不完备,双创相关法律制度、融资渠道等不完善,创新创业的办公场地、文化氛围等创业环境使得大学生在创业中到处碰壁,严重挫伤他们的创业激情。其次,政策措施不配套。我国现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外,其余相关部门(如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配套政策都未制定。这也是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四)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很弱

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方面,高校内部所具有的创业精神、创新与冒险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文化氛围很弱,保守、稳健反而是高校一惯的管理方式。[14]因此,在组织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并不支持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这种方式正好限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不浓。原因如下:首先,封建文化抑制了公众革新图变的思维,使其易受“听天由命、墨守成规、顺其自然”等思想影响。其次,计划经济体制也制约了公众创新求变的思想,社会还未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社会氛围。[15]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很快被浇灭了。

三、个性化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后期的发展建设与个人和家庭、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密切相关。为努力提升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必须建立一个以个性化教育为中心,融合双创意识、个性服务、保险支撑、氛围空间为一体的、科学高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其中,个性化的大学教育是培育双创能力的基点。具体培养路径如下:

(一)转变意识观念,彰显自我个性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舆论是行动的向导。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必须从思想上接受创新创业,将创新创业视为新的就业渠道,如此才能真正重视和支持创业。

首先,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形成创新创业意识。从目前就业的紧迫形势来看,大学生必须要树立“创新多元”的就业观,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理念,抛弃传统的“专业对口”观念。大学期间,重在拓展知识面,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或领域,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也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道路。同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更新相关观念,如培养脚踏实地、心态平和、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兢兢业业等品格力量,积攒资本、理财能力、发展项目等社会力量。其次,大学生要努力自我培养,突显个性化的创新创业素质。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时刻把握住课堂内外各种暂露头脚的机会,锻炼自己,培养创新创业所必需的管理、协调、组织等综合能力。如课堂上勇于发言,积极与老师、同学探讨,就能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交流沟通能力,尤其是可以培养创新创业的勇气。在课堂外也可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组织学生活动、上传下达等日常工作中锻炼自身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等。在理论知识学习中,要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利用联想力、观察力等,为创新创业能力的产生奠定基础。在实践活动参与方面,要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积累创新创业的经验,为创新创业精神的发挥提供机会。观念转变、意识培养以及素质的提升与大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些转变的基础上,要结合个性特征彰显个人魅力,初步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完善双创体系,服务个性发展

双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建设、个性化团队是建立完善高校双创体系的五大组成部分。[16]

首先,高校在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下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加强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效融合,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双创教育体系。如将了解创新创业的《创业实务》《创新创业入门》《互联网创新》《创业准备》《创业与领导力》等基础课程,与《公司法与合同法》《财务基础》《社会调查》《企业战略》等专业课程相融合,再配套《团队训练》《创业融资》《创业计划》《拓展训练》等实践实训类课程。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取内容多样化、有特色、适用大学生特点的高质量教材。第三,可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比赛、创新创业论坛、模拟创业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知识和体验,拓展大学生视野。第四,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引导专职教师积极开展双创教育理论与案例研究,创造条件让他们体验创业的过程,提升其双创意识与能力。如挂职锻炼,参与行业创新创业实践,带领学生体验创业活动等。此外,也可通过聚集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组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创教育队伍。第五,发展个性化的创新创业团队。依据教师特长和学生个性特点,组建个性化的创新创业团队,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展现团队成员个性和团队整体特色。

(三)设置双创保险,增添平台特色

第一,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险制度,分散风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3%,远低于美国的20%”。其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准备不足、实践能力差、优惠政策无实施保障等。为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在创业失败时不至于背上一身债务,全国政协委员何友曾(2016)建议政府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险制度,为其失败提供保底机制。但这种保障制度涉及到与商业保险机构的合作,险种如何设置、最高债务限额是多少、还债期限是多长等具体的政策问题还有待探索。[17]第二,在创新创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公共创新创业服务特色平台。建立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帮助协调、解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如融资问题、场地问题、政策咨询等。此外,高校也应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与政府设立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对接,帮助提供创新创业相关项目培训、基地建设、导师辅导、政策咨询及心理辅导等全方位的服务。依据信息化、科学化的双创平台,以“私人定制”的方式,对不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规划定制差异化的双创保险,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四)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双创空间

创新创业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冒险行为,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去抵御冒险中的困境与风险。因此,社会文化氛围显得极其重要,它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行为层面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利用新闻媒体、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对创新创业的故事、人物加大宣传力度,渲染创新创业热潮。其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新人才、支持创新产品的氛围,设置创新创业奖励机制,对有创新创业行为的个人、企业给予奖励。第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承担部分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对人才价值、社会贡献的关注,通过企业的慈善行为,为大学生拓展双创空间。如2010年由广州市海珠区经济贸易局、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领导,100多名企业家代表共同建立了广东服装行业大学生创业基地。该基地在打造大型商业区和服饰展贸平台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灵感。

四、总结

教育的创新决定着未来的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对人才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是我国塑造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现代大学生个性独特,特性明显,个性教育也逐渐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高校应将个性化教育逐步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充分发挥个性化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注重实践应用研究,对个性化教育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影响力展开实证研究,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

因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个性化教育的突显等是长期动态、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问题分析主要以定性的理论研究为主,定量的实证研究涉猎较少,后续研究中会选取部分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近三年的创新创业能力变化展开纵向追踪调查,深入研究个性化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间的辩证关系。

猜你喜欢

双创个性化大学生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双新双创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