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三重逻辑

2018-03-31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和国家总书记机构

文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红河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深刻变革有着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理论逻辑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理论逻辑,就是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任何改革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正所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新时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理论根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观点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理论渊源。经典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是说,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时候,要么进行革命,要么实行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才能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恩格斯在坚持马克思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我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由此看来,在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所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之举。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理论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我国刚进入社会主义之时,毛泽东同志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毛泽东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也就是说,这种矛盾可以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加以解决。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基础上,在开创和推进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具有前瞻性的改革观点,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改革理论,这些就成为新时代我们党推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次全会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充分说明,新时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前人又与时俱进,形成了系统的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为推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就是要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新的活力和生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规律、讲求方法,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攻坚克难的信心,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因地制宜、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等全方位的改革。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检验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刻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了部署,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深刻阐述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以及推进改革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这就为进一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直接提供了理论指导。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历史逻辑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历史逻辑,就是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改革既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一方面,是顺应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党和国家机构,必须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不断调整优化,才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进而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步伐。正如《决定》所强调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党和国家机构建设和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没有间断对党和国家机构进行改革,历次改革都是时代的呼号,都是历史的选择,而每次改革也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快速前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举措。进入新时代,社会历史要大踏步前进,只有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释放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另一方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继承历史传统、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要求。如前所述,对党和国家机构适时地进行改革是我们党的历史传统,是我们党引领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法宝。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发现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找到历史前进动力。新时代,面对历史前进中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题,唯有继续传承党的历史传统,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优化结构、转变职能、提升能力、整合资源、提高效能,才能有效破解新时代的新难题,才能实现新时代的伟大战略目标。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现实逻辑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现实逻辑,是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直面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一切成功的改革都起始于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始终树立问题意识、强化问题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新时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为着眼点的。

一方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要有效破解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自身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步骤和关键举措,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首先就是着眼于党和国家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决定》明确指出:“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决定》把党和国家机构的“两个不完全适应”具体化为“十个方面”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另一方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有效解决其他各领域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党和国家机构犹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血脉,血脉不畅,百病丛生。当下我国各领域的突出问题,固然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是制度性的因素是最根本的。因此,完善制度就成为解决各领域突出问题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的“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就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抓住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就找到了解决各领域突出问题的“金钥匙”,抓住了解决各领域突出问题的“牛鼻子”。

猜你喜欢

党和国家总书记机构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习总书记“下团组”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