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出口纺织服装主要技术pH 检测

2018-03-31施钦元

纺织报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缓冲溶液纺织品电位

施钦元,王 刚,江 帆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广东深圳 518000)

纺织服装中的pH 检测主要针对面料中残留的酸碱含量,一般严格要求控制在中性范围之内。结合实际来看,纺织品pH 过高,呈碱性的时候,往往会对人们的皮肤产生较大刺激,甚至腐蚀,易引发皮肤炎症。与此同时,细菌以及病菌繁殖几率大大增加,会进一步加剧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而纺织品pH 过低,呈酸性的时候,往往会对服装的存储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1 pH 检测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夯实纺织服装的质量安全,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对纺织品中的安全检测提出严格要求。其中,pH 检测工作被列为纺织品服装必须予以重点开展的安全检测内容之一,同时也被列为纺织品服装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我国于2012 年8 月1 日正式实施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针对婴幼儿用品(A 类)以及直接接触皮肤用品(B类)等纺织品的pH 必须严加控制,具体为4.0~7.5。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用品(C 类)可以规范到4.0~9.0。倘若超出上述规定范围,即可视为不合格[1]。

虽然该政策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基本上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部分生产企业对于纺织品pH 的控制仍旧未达到规定要求。部分小型的印染厂为了降低造价成本,往往会在漂洗工序选择采用降低洗涤质量的方法谋求利润。一般来说,洗好的纺织品多呈现碱性特征。为达到人体适应的pH,必须实行酸碱中和工序。而酸碱中和这道工序多需要经过反复漂洗实现。针对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必须及时整治,打击不法行为,从根本上确保我国成出口纺织服装质量达标。

2 纺织服装pH 检测的技术条件分析

2.1 pH 酸度计

pH 酸度计主要是以精密的电位计为主,具体测定过程中需要将复合电极放置在被测溶液当中。由于被测溶液酸度,即氢离子浓度存在差异,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电动势。酸度计通过直流放大器进行放大处理,基本上可以由读数指示器直接读取出被测溶液的pH 大小。可以说,运用酸度计实行电位测量是当前测量纺织服装pH 科学的方法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测定纺织品pH 的时候,必须严加注意酸度计的操作规范性,倘若操作环节出现不合理问题,势必会对后续测定结果产生影响[2]。

2.2 温度

利用电位法测定pH,主要结合电位分析法将电极产生的化学反应能量转化成为电能能量。在此过程中,温度对于pH 的影响程度较高。不管是温度过高还是过低,均会对玻璃电极内阻造成一定影响,如下降或者上升,会进一步影响pH 结果的准确程度。

2.3 pH 缓冲溶液

pH 缓冲溶液主要功能在于确保溶液pH 稳定,不轻易发生变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pH 缓冲溶液出现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时,势必会对pH 酸度计的使用情况产生直接影响,所获得的pH 检测数据往往不精确[3]。

3 pH 的主要测试技术及改善方法

3.1 pH 测试技术

纺织品的pH 测定往往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的,多利用带有玻璃电极的pH 酸度计进行测定,如测定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H。其中,pH 酸度计属于电位法测量方式,属于测量pH 的核心技术[4]。在实际测定过程中,多用恒定电位的参比电极与测量电极形成原电池结构,且原电池的电动势大小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当酸度计中的玻璃探头与测定溶液中的氢离子直接接触时,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电位。检测人员可以根据电位差情况,确定当前溶液中的pH 大小。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测试样的质量、体积、萃取温度、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衡量与评定,以确保最终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3.2 改善方法

针对纺织服装pH 不达标的情况,建议相关企业在染色印花以及后整理、水洗等过程加强控制,确保纺织服装的pH 符合预期标准。举例而言,对于前期处理中的棉的精炼,可适当加入碱剂。在染色时,注意毛、丝类必须置于酸性溶液中进行染色,棉类必须置于碱性溶液中进行染色。与此同时,必须在印染的各个工序当中,确保pH 的准确性。在水洗过程中,可适当加大水洗过程对织物的处理力度,通过增加水洗浴比的方式进行合理处理。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酸碱中和效果,确保pH 符合规定标准。

4 结语

做好出口纺织服装pH 检测工作是为了确保我国纺织服装的质量安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检测人员应该针对选取的样品进行科学检测,必须明确各个处理流程,尽量确保各个检验程序统一、合理。

猜你喜欢

缓冲溶液纺织品电位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几种缓冲溶液简介及应用*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基础化学缓冲溶液教学难点总结
电镀废水处理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控制
缓冲容量精确计算
浅谈等电位联结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