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增效 跨越发展
—— 铜仁市碧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18-03-31张仙凤

当代贵州 2018年5期
关键词:山地现代农业园区

文_张仙凤

铜仁市碧江区以发展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现代山地农业创新发展、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逐步提升。

过去五年,铜仁市碧江区以发展为要,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现代山地农业创新发展、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逐步提升。从经济强县到决胜同步小康,碧江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以大手笔、大气魄奏响跨越发展的乐章。

工业强区谱新篇

围绕“工业强区”发展战略,碧江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铜仁·苏州产业园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不断加强园区基础建设,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工业产业集群、企业集群,新型工业得到稳步快速发展。

“这些饮料产品都是发往各国各地的,平均每天要发150吨左右。”铜仁·苏州产业园内的贵州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仓库负责人介绍。在好彩头企业仓库门口,两辆加长货车前来装货,工人们在自动装载机的配合下将一件件饮料装车。仓库区不远处,公司扩建的二期工程正在快速推进。

贵州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自2015年投产以来,目前已发展有乳酸饮料、糖果、糕点等6条生产线,是碧江区新型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棉纺企业不见粉尘,则是碧江区传统工业走上新型工业路子的实例。走进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的一纺车间,立刻被“隆隆”的机器声吸引,生产车间内一台自动往复抓棉机来回缓缓地运行,做着开清棉工作的第一道工序。继续看下去,一台台棉纱机正高速运转,数十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与传统棉纺厂不一样的是,这里的生产车间几乎不见空气中飞舞的粉尘、棉絮。

据公司棉纺厂厂长徐华桥介绍,企业采用的是精亚式除尘系统中的蜂窝式陈尘机组,确保空气中的含尘量在每升0.3毫克以下,完全能够满足清洁空气的要求。

在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同时,碧江还立足自身生态优势,打好特色牌。大力发展以健康水产业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做活水文章、做大水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农夫山泉“众里寻他千百度”后,在碧江一个名叫“七股水”的地方找到水源点,并落户碧江,总投资10亿元,年产天然饮用水48万吨,年产值约7.5亿元,利税约2亿元,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成为当地做好“冷水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几年的发展,农夫山泉项目所在的贵州碧江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从19.6平方公里扩展到56.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由27家增加到165家,规模以上总产值增加到104亿元,税收收入由1.04亿元增加到10.5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3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现代农业走新路

碧江区紧扣主基调主战略,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山地农业园区为依托,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强化农业基础配套建设,促进山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具有碧江特色的山地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寒冬时节,位于锦江河畔的灯塔马岩农业园区异常热闹,不少村民忙着打理地里的蔬菜,而与之毗邻的百花渡景区游人络绎不绝,不时有游客来到大棚里体验采摘乐趣。

景田相望,农旅相依。这是碧江区走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新路的一大尝试。

立足山地特色资源,碧江区把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载体,积极推进“七进园区”和园区景区化“十个一”工程建设,先后投入30余亿元建成12个现代农业园区,其中4个省级农业园区,引进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业企业40余家,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园区全覆盖。

总投资超过8亿元的灯塔百花渡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位于碧江区灯塔街道马岩村,总占地面积近300亩,采取农旅融合的模式,融入地方民俗文化元素,集花卉产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现代观光农业等功能于一体,入选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成为碧江推进现代山地农业建设的一个缩影。

此外,碧江还借助园区打造农旅一体化新景点,成功举办瓦屋油菜花节、云场坪樱花节、坝黄镇幻彩森林音乐节等活动,吸引100万余人前往游玩,成为推动山地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

脱贫攻坚成效显

截至2016年底,碧江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25户13652人。作为铜仁市2017年拟退出区(县)之一,碧江以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势、“十大全覆盖工程”为抓手,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预计2017年全区3536户11108人脱贫、1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5%,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为实现整区脱贫摘帽目标,碧江制定了《碧江区贫困村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碧江区2017年度脱贫攻坚“四改一化一维”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决战脱贫攻坚。

筹措整合各类资金23亿元,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投资3.2亿元建成“组组通”公路710公里、联户路317公里。同步推进农村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实施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1处,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完成水利投资1.8亿元,受益群众2.3万人。投资2.8亿元建设1056个农村智能垃圾收集清理点和34个村寨污水处理工程。动力电实现村民组全覆盖,通讯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安装路灯9000套,实现34个贫困村亮化工程全覆盖。

同时,在全区所有区直单位2000余名干部开展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再从区直部门选派300名优秀干部组建67支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专抓脱贫攻坚工作。

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灯塔白岩溪、打角冲、滑石芭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快速推进,完成区内易地扶贫搬迁480户2085人;完成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402户1959人。

此外,通过抓产业扶贫、扶贫产业子基金、林业生态补偿、精扶贷等,凝聚多方合力,确保产业扶贫落地开花。

成立了由四大班子领导任中药材、水果、蔬菜及食用菌等产业项目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扶贫重点项目指挥部,并抽调专业人员具体负责产业扶贫工作。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长短结合”的原则,对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按2000元/户标准因户施策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精品水果、油茶种植及生态家禽养殖等扶贫产业。获批省扶贫产业子基金8.56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8个,覆盖贫困户4590户,基金完成率、使用率和投放率均居全省前列。累计向43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特惠贷”2.1亿元。投入资金637万元,对全区有劳动能力且未就业的贫困对象进行培训,培训人数2494人(次),实现就业脱贫1600人。

碧江区把农业园区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载体,先后投入30余亿元建成12个现代农业园区。图为百花渡农业产业园。(张金荣 / 摄)

猜你喜欢

山地现代农业园区
发展现代农业念好地里的“致富经”
深入考察调研 携手打造现代农业高地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山地光伏发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研究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徽省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举措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关于山地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