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疗效与安全性

2018-03-30刁良彪李艳君谢小洪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

刁良彪 李艳君 谢小洪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在临床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 方法 抽取在2016年9月—2018年8月时段到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且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兼水湿瘀阻型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作为分组依据,然后分为对照组同观察组,每组30例。予以对照组行西医方式治疗,予以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白蛋白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总量、血白蛋白、SCr、BUN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更加理想(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效果较单行西医方式佳,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改善肾功能指标情况,从而促进康复,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借鉴以及采纳价值。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继发肾病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192-03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日益增长,继发于糖尿病的肾病综合征并不少见,其治疗难度偏大,易发生终末期肾衰竭。对糖尿病肾病导致的的肾病综合征,目前无特效药物,在西医中,多采用控制血糖、选择大剂量ACEI/ARB药物、抗凝、调脂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中医中,其属于“水肿”“虚劳”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归于脾肾亏虚、阴精阳气不足后出现水湿、瘀血、痰浊等[1]。近年来,大量资料显示,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所致的肾病综合征的效果理想,鉴于此,该文选择该院收治的2016年9月—2018年8月60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且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兼水湿瘀阻型患者开展研究,为分析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时段到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且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兼水湿瘀阻型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作为分组依据,然后分为对照组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7±10.9)岁,平均病程(1.4±1.5)年,其中9例合并冠心病,15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其他;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0±11.5)岁,平均病程(1.4±1.5)年,其中11例合并冠心病,16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其他。统计学分析组间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定的标准[2-3]。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有确切糖尿病病史,病程常在6~10年以上;②大量蛋白尿:成人>3.5 g/24 h;血浆白蛋白<30 g/L。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①脾肾阳虚证 主症:神疲乏力,或有面浮肢肿,小便频数或清长,形寒肢冷;次症:面色苍白,腰膝酸软,或少尿;舌脉: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迟或沉细无力;②湿证 主症:脘腹胀满,纳呆恶心,便溏泄泻,面色无华; 舌脉:舌红或淡、苔黄或白腻、脉滑数或沉迟无力;③瘀证:主症: 肢体麻痛,胸痹心痛,唇紫暗;舌脉:舌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青筋显露,苔薄,脉涩不利。脾肾阳虚兼水湿瘀阻证的诊断:脾肾阳虚证2个主症或1个主症2个次症或舌脉+湿证1个主症+瘀证1个主症即可诊断。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对该次研究所使用药物不存在禁忌症者。排除标准: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其它继发性肾病综合征;②伴有心、肝等其他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者;③患有精神疾病者;④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4 治疗方法

所选择研究对象均常规予胰岛素注射或服用降糖类药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等,并对血糖以及饮食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在日常中适当锻炼,并将其作为基础。

1.4.1 对照组 予以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方式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使用方式:75 mg,口服,qd;血白蛋白低于20 g/L時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使用方式:5 000 IU/次,皮下注射,根据肾功能情况,qd或qod;厄贝沙坦,使用方式:300 mg, 口服,qd,血肌酐大于265 μmol/L时停用。

1.4.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性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治法:温补脾肾,利水渗湿,活血化瘀。处方选用自拟安肾汤:太子参20 g、黄芪30 g、山茱萸20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当归9 g、川芎12 g、陈皮12 g、姜半夏9 g、枳壳9 g、姜黄12 g,行水煎服,200 mL/剂,分为早晚两次服用。所选择研究对象均持续治疗4周。

1.5 评判指标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定的标准[2-3],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肾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

(1)中医症状评级标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按症状轻重分为四级:0~3分。证候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00%。

(2)治疗总有效率划分等级:①显效:临床症状、证候基本消失,证候积分降低范围在≥70%,24 h尿蛋白定量<1 g,肾功能恢复,血白蛋白基本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证候明显好转,证候积分降低范围在≥30%,24 h尿蛋白定量<2 g,肾功能、血白蛋白较前改善;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3)血白蛋白、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总量、血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

(4)并发症:出血、感染、血栓。

1.6 统计方法

数据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x±s)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n(%)]选择χ2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

治疗前观察组与治疗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积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较对照组73.40%高(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白蛋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总量、BUN、SCr、血白蛋白指标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更加理想(P<0.05)。见表3。

2.4 血糖达标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更段,且并发症发生率6.60%较对照组19.90%来说更优(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治疗难度偏大,由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特性,继发肾病综合征时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单效果差,且不良反应多。目前临床上多围绕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展开,以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为主[4],通过控制血糖血压、调脂、改善微循环、修复肾小球基底膜、改善蛋白尿等,来改善病情,但不能延缓病情进展[5]。对于继发于糖尿病肾病的肾病综合征,如果无法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6]。糖尿病肾病綜合征在中医学中多归于“水肿”“虚劳”等范畴,其发病在糖尿病患者内热、气阴不足,瘀血为标基础上,累及脾肾,脾失健运、肾不主水,出现水湿泛滥。此外,脾气下陷,肾失封藏,导致尿中精微物质蛋白漏出,正气日益耗损,脾肾亏虚严重,长时间持续下去最终出现阴损及阳,出现脾肾阳虚等情况。该研究针对脾肾阳虚兼水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所选择的中药,其中太子参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黄芪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功效,山茱萸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之效,《药性论》曰其能补肾气、兴阳道。以上诸药为君药。茯苓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薏苡仁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当归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川芎归肝胆经,活血行气,能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血中气药。以上诸药健脾利湿、活血化瘀为臣药。陈皮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姜半夏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对湿邪中阻,脾胃虚弱者有良效。枳壳归脾胃经,偏于行气开中,宽中除胀。姜黄归肝脾经,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以上佐药与君药、臣药合用,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挥出补益脾肾、利水渗湿、活血化瘀等保肾功效。其同西医方式进行联合治疗的时候,则能够共同发挥协同作用,达到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改善预后的作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总量、血白蛋白、SCr、BUN指标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变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糖达标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较对照组理想,差异显著,提示对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效果较单行西医方式佳,可降低蛋白尿,升高血白蛋白,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改善肾功能指标情况,从而促进康复,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借鉴以及采纳价值。

[参考文献]

[1] 华传金,仝小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病因证治初探[J].中医药学报,2001,16(4):46-48.

[2]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7):7-8.

[3]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试行方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0):51-52.

[4] 闫璞,刘晓峰,王世东,等.吕仁和教授诊治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病及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 12(1):30.

[5] 姜甫昇,南征.解毒通络益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J].陕西中医,2017,38(4):465.

[6] 汪晓芬,李雪锋,郭怀兰,等.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7, 36(4):341.

(收稿日期:2018-09-18)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