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扮演式教学在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18-03-30张召弟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

张召弟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护理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式教学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在该院实习的84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的实习生为42名,对照组选择常规教学法,实验组选择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对两组实习生教学前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教学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较教学前明显提高,并且组间相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康复理念、学习兴趣、加深记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患沟通、学习兴趣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护理教学中选择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成绩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167-02

糖尿病作为需要终身用药治疗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表现出逐年升高趋势,为促使实习生可以对现代护理模式更好的适应,同时也为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需要探寻科学有效的新型糖尿病护理教学模式和手段[1]。该文选取在该院2016年8月—2018年5月实习的84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实习的84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的实习生为42名。对照组男2名,女40名,年龄在20~23岁之间,平均年龄(21.52±0.64)岁;实验组男3名,女39名,年龄在21~24岁之间,平均年龄(21.58±0.65)岁。两组实习生的自然资料相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给予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教学法:根据实习医院的具体情况,由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负责对糖尿病基础性理论知识等进行集中讲解,使实习生可以全面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测量血糖方法和心理干预方法,完成理论教学后,再进行实践性教学,确定典型病案后于患者旁边对实习生进行示范性教育,并与其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询问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并予以相应的解答和正确性指导。实验组选择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将该组实习生划分成7个小组,每组中6名,其中扮演护理人员者选择2~3名即可,扮演糖尿病患者选择2名即可,小组成员自行商量决定由谁担任以上角色。为保证表演的真实性和教学效果,负责扮演糖尿病患者的实习生在扮演角色之前需要和临床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交流沟通,以便对其基本情况、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护理需求进行真正的明确和掌握。实施过程中安排两名实习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其它成员在旁进行观看,并在结束后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组内成员轮流进行角色扮演,确保其可以真正的参与其中;扮演糖尿病患者的实习生需要告诉扮演护理人员的护士自己的病情、症状表现等,以便这部分实习生可通过病史采集、指导体检等方式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确定,以此为依据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完成角色扮演后,不同角色者需要进行感受交流,组内其它成员负责补充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带教老师需要对实习生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就扮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对实习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指导实习生正确进行病例流程的分析工作。完成教学后,实习生需要对自身感受进行总结,并对糖尿病护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性分析,通过形成书面总结的方式加深其记忆。

1.3 观察指标

教学前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并通过该院自制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实习生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康复理念、学习兴趣、护患沟通、加深记忆等教学满意度进行评定,各项评分的满分为5分,得分越高说明对教学成果越满意[2]。

1.4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中作统计处理,教学满意度评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x±s)行表示,组间比较给予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教学前后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的差异作比较

与教学前相比,教学后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提高,其实验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作比较

实验组实习生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加深记忆、康复理念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高低,与临床护理服务的整体效果存在直接性关系,在当前高度紧张的护患关系、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升高的背景下,加强护生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对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角色扮演式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可激发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浓厚兴趣。护生在扮演角色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临床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等,可使其糖尿病知识储备得以增加,同时可对其手、眼、口、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护生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临床真正的护理人员,并对患者的行为表现进行构思,从而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这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其学习兴趣,还能显著提升其自主研究和评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应该如何对理论知识进行正确运用[4]。护生通过对会理人员制定的患者饮食、药物治疗、运动等方面的计划进行整合的方式,可促使其更好的掌握糖尿病临床护理知识。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角色扮演式教学,由带教老师负责示范和指导,可帮助护生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并且可以接觸和学习到单一教学中不具有的各项操作技能,同时切实提高其对沟通技巧的掌握能力。角色扮演过程中护生通过对患者角色进行体验,可真正的从患者立场去看待、考虑问题,增强其对患者的同情心、尊重和关怀[5]。

角色扮演式教学方式不仅仅有利于护生,其还将素质教育、平等教育作为理论基础,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以学生为主动的形式可确保所有护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去。并且角色扮演式教学在现阶段已逐渐应用到多种学科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性的临床带教教学成功。此种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衔接良好,可综合锻炼护生各方面的能力。且此种教学新方式可对以往单项传输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角色扮演,可帮助护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实际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经验分享和交流,可对护生理解、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

该组研究中,实验组实习生教学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糖尿病护理教学中选择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成绩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解红娟,任瑞鲜.角色扮演在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S1):262-265.

[2] 姬莉.角色扮演式教学在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2):65-66.

[3] 刘细寒.角色扮演法在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3(20):246-247.

[4] 李琳,李蓉,邓世红.角色扮演对提高糖尿病专科护士同理心的效果[J].当代护士,2016(4下旬刊):138-139.

[5] 彭家华,李琳.情景模拟法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2016(3中旬刊):92-94.

(收稿日期:2018-07-03)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巧用电教优势,促进语文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如何提高中职Flash动画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