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并高血压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及对血糖的影响观察

2018-03-30陈志芬陈吉端倪碧凤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血压血糖

陈志芬 陈吉端 倪碧凤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并高血压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定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120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8月—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研究组(60例,采纳综合性护理)、对照组(60例,采纳常规护理)。比较血压、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HbA1c、2 hPBG、FBG、SBP、DBP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可有效调节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 糖尿病;高血压;综合性护理;血糖;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154-02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该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患高血压的概率更高[1]。临床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将近50%的人患有高血压,且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2]。因此及早的控制、稳定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对于降低致死、致残率意义重大。在上述研究背景下,该文选定2015年8月—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120例研究,旨在于为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研究前,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选定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120例,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研究组(例数=60)、对照组(例数=60)。研究组女性29例,男性31例,年龄在42~82岁,平均年龄为(62.05±6.26)岁;病程在3~14年,平均病程为(8.52±3.06)年;BMI(身体指数)为18~24 kg/m2,平均BMI为(22.16±1.11)kg/m2。对照组女性28例,男性32例,年龄在44~80岁,平均年龄为(62.04±6.24)岁;病程在3~13年,平均病程为(8.49±3.04)年;BMI(身体指数)为19~24 kg/m2,平均BMI为(22.19±1.09)kg/m2。基线资料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1.1 诊断标准 均满足第8版《内科学》[3]中对糖尿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1.2 纳入标准 ①病情稳定者。②均满足上述诊断标准者。③均为自愿参加该研究。

1.1.3 排除标准 ①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②合并心衰以及恶性肿瘤者。③存在听语障碍、精神疾病者。④肾、肝功能不健全者。⑤合并其他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实施治疗,加强病情观察,告知患者饮食相关注意事项等。

1.2.2 研究组 ①环境护理:病房每日开窗通風,保持空气流通,每日更换床单、被套,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病房中多摆放一些颜色鲜艳的植物,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讲述糖尿病、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生原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预后等,同时细致、耐心为患者解答,增强其对糖尿病、高血压的认知度。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综合患者受教育程度、病情轻重、家庭经济情况等展开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辅助一定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看待疾病与治疗。④运动干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日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例如散步、打太极、五禽戏、健身操、打羽毛球、晨跑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如果患者出现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时,应立刻停止运动,每次运动30 min左右,每周至少4次。⑤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但应注重日常饮食中维生素、蛋白质、热量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多吃刺激、生硬、辛辣、冰冷食物,多吃粗粮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变化情况 包括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1.3.2 血糖变化情况 包括所有研究对象护理前后HbA1c(糖化血红蛋白)、2 hPBG(餐后2 h血糖)、FBG(空腹血糖)。

1.3.3 护理有效率 ①DBP降低30 mmHg以上,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为显效。②DBP降低20 mmHg以上,血糖水平基本正常为有效。③血压、血糖变化不明显,甚有加重。①②之和,除以总例数,即为总有效率[4]。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血压、血糖),数据以(x±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有效率),数据以[n(%)]表示,展开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SBP、DBP:研究组护理前分别为(146.25±12.25)mmHg、(98.26±6.17)mmHg,对照组分别为(147.33±12.05)mmHg、(98.33±6.21)mmHg,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6 8、0.061 9 P=0.627 3、0.950 7)。研究组护理后分别为(120.02±5.16)mmHg、(79.26±3.05)mmHg,对照组分别为(132.05±8.14)mmHg、(86.55±4.15)mmHg,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68 7、10.964 2,P=0.000 0、0.004 1)。

2.2 两组血糖变化情况对比

HbA1c、2 hPBG、FBG:两组护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显效25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00%(48/60)。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6 3,P=0.004 5)。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普遍伴有血管、脑、心等病变,脂肪代谢紊乱,舒张压、收缩压增高是高血压患者主要临床特征,过度劳动、情绪過激等均会导致患者血压迅速升高,高血压不仅会造成脑小动脉痉挛,还会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增加患者死亡率,现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与关注[5]。糖尿病患者持续性高血糖会导致阻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心功能受损、微血管病变,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6]。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情复杂,临床治疗难度大,因此在治疗的同时需要辅助科学、有效的护理,进一步巩固临床疗效。临床常规护理缺乏主动性,且过于单一,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护患纠纷,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综合性护理是一种全面、优质、科学的护理方法,更注重患者精神、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健康,进一步优化患者住院环境,增强其住院舒适度,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疾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提高积极性、配合度,合理饮食,注重饮食搭配,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每日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减少了机体脂肪堆积,避免过度肥胖而加重患者病情,明显提高了患者免疫功能与抵抗能力,可有效控制、调节患者血压、血糖,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后,临床价值较高。该文研究示:研究组护理后HbA1c、2 hPBG、FBG、SBP、DBP均显著较对照组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证实了综合性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应当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理想的护理方法。该文唯一不足之处在于样该研究容量较小、研究时段较短,影响了结果的普遍性、一般性,因此仍需临床进一步延长研究时段、扩大样本容量,展开大量随机性、回顾性、前瞻性研究。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纳综合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血糖,缓解临床症状,有效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雪莲,王浙霞.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2):91-93.

[2] 黄伟英,徐富真,韩贵艳.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内科,2014, 9(6):768-769.

[3]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4] 房芳.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621-622.

[5] 赵素敏.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5):442-444.

[6] 夏静洁.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1):2938-2941.

(收稿日期:2018-09-10)

猜你喜欢

综合性护理血压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猪的血糖与健康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