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

2018-03-30王琳淋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手术室糖尿病

王琳淋

[摘要] 目的 该次实验将针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则为10.0%,即实验组的安全性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效果显著, 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護理干预;糖尿病;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144-02

糖年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疾病,是因为胰岛素功能失常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血糖过高引起的代谢障碍。对于需要手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术后切口的感染预防尤为关键。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是因为糖尿病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术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从细胞内渗出;而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形成渗透性利尿,通过尿液排出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从而细胞内、外都可能发生脱水,机体消灭细菌的能力降低,高血糖降低细胞运输氧到组织的能力,最后导致术后切口的感染。目前,对于糖尿病仍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平稳患者的血糖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而且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

胆石症属于多发性疾病之一,且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针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而言,手术的耐受力有所下降,且伤口愈合难度大,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差。为了防止患者出现相关症,提高治疗有效性,加强手术室护理具有重要意义[2]。在手术过程中的耐受程度更低,且术后患者伤口感染风险更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预防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该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就诊患者80例,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80例,其中女46例,男34例,年龄12~79岁,平均(48.26±15.75)岁。患者具有完善的病史资料,手术中有内固定物植入。

1.2 切口感染的标准

①体温≥38°,手术切口出现红、热、痛、肿,或切口出现脓性分泌物;②切口肿胀或自然裂开,切口打开、穿刺或深部引流有脓性分泌物;③对引流物或表面分泌物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结果阳性;④实验室血象检查血沉加快、白细胞计数升高。如果具备上述①、②、③中一条,即可诊断为切口感染。

1.3 方法

对照组按照正常的护理干预方法日常护理,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并对手术切口进行优化护理。实验组则优化手术室干预。①做好糖尿病患者术前访视,做好术前充分了解,手术室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安全、简单的治疗手段,保障糖尿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度过。手术前一日到病房访视,观察患者的切口周围皮肤营养状态,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情况,患者的自身免疫状态,特别要注意患者的皮肤,根据医生的指示来做准备工作[3],术前协助患者增强自身营养,做好皮肤保护注意事项的指导。控制好手术期间血糖的目标,术前: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术中:血糖5.0~11.0 mmol/L。术后:重症监护:血糖7.8~10.0 mmol/L,中小手术后: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

②做好患者手术敷料、器械的严格灭菌消毒,在器械护士术中操作完全严格无菌操作,术中所用的所有一次性物品,开启方法做到严格无菌,手术期间减少术间人员走动,术前做好术间菌落数的培养监测,做好每台手术的自净时间,严格要求术中学生参与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要对使用频率低的器械进行消毒,以免发生灰尘污染[4]。参与手术的台上人员在刷手过程中严格按照外科刷手顺序操作,刷手后入术间再次消毒液喷手,助手消毒范围足够大,消毒方法要准确。③手术巡回,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完美配合,最大限度减少手术时间,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减到最低。术后做好健康指导,健康教育:早期活动和正确有效的肺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消化道手术后低血糖反应的自我观察要点。消化道术后过渡时期的饮食控制。

1.4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效指患者X片检查无结石,且伤口愈合度较好;有效指患者伤口有所愈合,但腹部仍有疼痛感,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无效指伤口愈合缓慢,且受到并发症的严重影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此外,在并发症的统计上,主要针对伤口感染、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进行比较。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则为10.00%,即实验组的安全性更高,见表2。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实验组FB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胆石症多发于成年人,且发病原因较多,糖尿病则是引起该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胆石症合并糖尿病史常见的情况之一,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病情。一般情况下,胆石症患者在临床上无明显表现,在体检的过程中则被查明。该次实验,通过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护理有效性,为患者病情的好转提供了保障[5]。

从实践过程中看,患者处于手术环节中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为患者介绍手术情况、手术医师的经验等,有利于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与此同时,在手术后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监护,特别是在更换敷料的时候需要观察切口的恢复程度,防止伤口感染,并坚持无菌操作的流程[6]。

在护理期间,需要对T管引流液的性质及其情况进行关注,防止由于留置管引发的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从并发症角度看,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的情况,即心血管并发症、出血和肺部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以及血糖稳定程度。此外,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治疗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加强综合护理护理干预手段,对糖尿病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术后康复有较好的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 子沈丽.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05,3(8):86-87.

[2] 卢海芹.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169-170.

[3] 黄洁婷,李卫伶.循证护理在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1216-1217.

[4] 王玉红.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3,32(3):137,139

[5] 宋军君.手术室护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16):123-124.

[6] 王佳伟.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68-170.

(收稿日期:2018-07-12)

猜你喜欢

手术室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