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护理研究

2018-03-30张翠云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

张翠云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开展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DM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者50例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开展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 结果 经过上述护理配合降糖、抗感染、护肝等治疗后,好转出院者共计49例,1例由于病情过重死亡,有效率为98.00%。 结论 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可取得满意成效,进一步提升治疗有效率,同时加强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不良心境,有助于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肝硬化;2型糖尿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102-02

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机体糖代谢紊乱。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引起2型糖尿病。罹患T2DM之后,患者的病情变得更为复杂。这种情况会导致临床护理难度明显上升,治疗效果也变。值得说明的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属于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情况为治疗带来了难度,死亡率较高,疾病预后不佳[1]。除却对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外,同时对其开展针对性临床护理,能取得满意效果,为了全面分析针对性护理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疾病的护理效果,结合实际情况,该文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DM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开展了针对性护理,得出心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DM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腹泻、腹部疼痛、黄疸、腹水等情况。经B超诊断,证实存在肝硬化改变。男患者31例,女患者19例。年龄区间为32.25~77.58岁,(52.14±2.14)岁。受试者的空腹血糖为(7.1±0.21)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11.2±0.2)mmol/L。

1.2 临床标准

(1)肝硬化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疾病分会》中,关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标准。(2)糖尿病诊断标准为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制定的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3)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标准包含以下几点:①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发热、腹部疼痛、腹泻以及寒战等现象。②腹水量显著增多。利尿治疗后效果不明显。③病患腹部压力持续上升,存在程度不一的反跳痛以及压迫性疼痛症状[2]。④经腹水检查后,白细胞总体数量为0.5×109/L。血常规检查证实,病患白细胞总数以及分类显著升高。⑤肝腹水培养结果为阳性。⑥排除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3 方法

(1)强化血糖监测。血糖控制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护士必须全面明确血糖监测的重点以及注意事项,全面明确监测方法。并且,也要对刚入院的病患开展强化性血糖监测。确保每日饭前、餐后2 h 以及睡前监测血糖值各1次。如果患者的血糖值控制在合理水平,监测血糖的次数和循序递减。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肝性脑病。如果发生此类疾病,就会严重影响其自身意识。而对于出现心慌饥饿以及冷汗的患者,应当怀疑为低血糖。护理人员应当第一时间做好处理工作。基于上述内容,护士应当强化对患者的看护力度,重点在夜间实施看护,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事件。

(2)饮食护理。对于女性患者来讲,应当将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200~250 g,而男性应控制在300~500 g。饮食类别主要为食物性蛋白。将病患的体重为基础,每天控制在1.2~1.5 g/kg。另外也要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补充量。戒烟戒酒,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肝硬化病患通常合并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四肢无力以及食欲减退等情况。所以说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依照患者的自身饮食喜好,开展科学化验室或者利用药物进行饮食调整工作[3]。

(3)运动护理。结合病患者自身情况可制定出合理运动方案。比如说每天进餐后1 h左右可做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运动。每天持续30 min,确保运动规律。在患者运动时,必须加强监督和指导力度,提升病患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全面发挥出运动的实效性。而对于运动不便者,可加強肢体按摩,防止出现肢体挛缩情况。

(4)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在一般情况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者通常会出现感染等不良症状。这种情况会对患者的疾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值得说明的是,加上病患同时存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进而导致病患发生感染的概率成倍上升,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抗感染治疗难度水平。所以说,在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必须明确预防感染的意义和作用。为了全面预防继发性感染,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①清洁。主要包含清洁患者、口腔、指甲、会阴、皮肤以及头发。定期帮助患者更换新的床单,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压疮及坠床等现象。而对于存在发热症状的患者,得到及时更换自身衣物;对于病情危急者,可开展进食后会阴以及口腔护理。如果会因已经发生感染,应当在第一时间和主治医生沟通,同时配合其做好护理工作[4]。②强化足部护理。每日对患者使用温水洗脚,修剪脚趾甲。防止出现重复感染以及甲沟炎。③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医护人员手部清洁,同时使用质量过关的医用器械。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在开展整个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中,应当全面强化细节性护理,有效避免与降低继发性感染发生概率[5]。

(5)强化性心理护理。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其内心通常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种情绪会对患者的睡眠以及饮食等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疾病治疗和预后。所以说,医护人员应当强化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力度,知晓发生情绪波动的具体原因,控制好血糖。帮助患者树立起良好的治疗心态,提升战胜疾病信心。并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加强家庭成员对于患者心理支持力度。使用此方式,提升病患治疗依从性,确保疾病转归。

2 结果

经过上述护理配合降糖、抗感染、护肝等治疗后,好转出院者共计49例,1例由于病情过重死亡,有效率为98.00%。

3 讨论

由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患通常会发生多类细菌性感染。病患的自我修复能力、免疫功能等会受到肝硬化病情之影响,进而出现疾病恢复时间延长等问题。除此之外,患者发生,各类感染的概率也比正常者较高,严重影响病患自身康复,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对于该类疾病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护理,具有相当重要现实意义。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会令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难度增加。由于既往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医生以及护士没有过分关注血糖控制,因此出现了疾病难以控制现象。而对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护理,可提升治疗有效率。作为院内医护人员,应当全面强化自身技术理论水平。在开展临床护理过程中,做好饮食护理、预防感染、血糖监测等环节的护理工作意义重大。 针对性护理可延缓患者疾病进展。在开展运动指导时,应当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运动方案,提升运动干预科学性,有效改善体质。

值得說明的是,在运动时,应当控制好运动时间,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另外,护理人员应当不断加强自身预防感染以及控制血糖的意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量,熟练运用各类护理技巧。同时也要配合患者实际治疗情况,定期修正护理方案,进一步提升病患总体质量效果,护士在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过程中,应当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从病患实际角度出发,进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该次实验结果证实:经过上述护理配合降糖、抗感染、护肝等治疗后,好转出院者共计49例,1例由于病情过重死亡,有效率为98.00%。由此能看出,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可取得满意成效,进一步提升治疗有效率,同时加强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不良心境,有助于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燕莉,张海,饶德利.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4):289-291.

[2] 王黎黎,杨淑君,赵瑞红,等.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3):158-161.

[3] 李春英,邹金海.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变化及其意义[J].重庆医学,2016, 45(15):2084-2086.

[4] 谭善娟,方海丽,邱蔓,等.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8):777-779.

[5] 林建辉,邢汉前,刘素霞,等.集成化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贵州医药,2016,40(12):1263-1265.

(收稿日期:2018-07-09)

猜你喜欢

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自发性肝内胆管破裂致胆汁性腹膜炎的急诊诊治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