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功能的影响评价

2018-03-30王柏茹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胰岛空腹胰岛素

王柏茹

[摘要] 目的 分析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例。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实施诺和灵R和诺和灵N联合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胰岛素等各项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FPG)、血浆葡萄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lns)、餐后2 h C肽(2 hC-P)等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改变胰岛素α细胞的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 胰岛素;2型糖尿病;胰岛α细胞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06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sulin therapy on the islet α cel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hypoglycemic drugs orally,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volin R and novolin N, and the various indicators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PG, 2 hPG and HbA1c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c-P, Flns, 2 hC-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and also change the islet α cell function, and it is of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Insulin; Type 2 diabetes; Islet α cell function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原因分以下几类:家族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1]。通常糖尿病可分为4种类型:Ⅰ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及其他较为少见的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发病人群大多为30~45岁的中青年人,其临床表现为口渴、饥饿、尿频尿急、体重减轻等症状,且血糖有明显增高;2型糖尿病通常老年人居多,一般肥胖者发病率最高,可引起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其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会感到口渴、无力、血糖轻微增高[2]。2型糖尿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其发病率最高,若患者不及时就医,也并未做任何控制,血糖持续升高可能会导致血管病变,甚至死亡。而且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能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必须随时保持合理的饮食、长期监测血糖、持续用药以控制血糖,极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4例,女性6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3.4±6.7)岁,实验组男性患者6例,女性4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4.1±7.2)岁。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且均有正常认知功能,对该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药物(格列波脲、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格列波脲服用1次/d,剛开始12.5 mg/次,待身体适应后可增加至12.5~25 mg/d,但最大剂量不可超过100 mg,当超过25 mg时每天分为2次服用,二甲双胍同样1次/d,但需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且告知患者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实验组患者给予诺和灵R和诺和灵N进行治疗,其中诺和灵R于每次用餐前0.5 h注射8 U于皮下,诺和灵N于22:00点在进行注射,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保持清淡、低糖、低脂肪饮食,且不能熬夜,并于治疗期间配合适当的运动,同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血浆葡萄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而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lns)、餐后2 h C肽(2hC-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达,数据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并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血浆葡萄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lns)、餐后2 hC肽(2 hC-P)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照组患者中,2例低血糖,1例过敏,体重增高2例,胃部不适1例,实验组低血糖1例,胃部不适2例,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1 8,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十分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长期且过程缓慢的疾病,其存在的高血糖,可能使各种组织,例如眼部、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损害或功能障碍[3]。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或并无控制,患者3~7年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时刻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4]。

据相关报告显示,持续高血糖会产生高糖毒性,会加速α细胞的凋零,而在糖尿病早期时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能有效保护胰岛α细胞,使其受益[5]。该次实验显示,虽然对照组服用的格列波脲和二甲双胍也能控制血糖,同时也消除了α细胞的糖毒性,治疗后胰岛素功能有所恢复,但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但和使用诺和灵的实验组患者相对比,对照组的胰岛素水平和其他指标均显著更低,空腹血糖及其他指标更高[6]。故此,在糖尿病早期使用胰島素进行治疗能有效帮助胰岛α细胞功能的恢复。该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血浆葡萄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lns)、餐后2 h C肽(2 hC-P)等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改变胰岛素α细胞的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常小霞,袁丽,杨小玲.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6,23(21):26-30.

[2] 姚璐,田国祥,武云涛,等.二甲双胍分别联合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1):100-102.

[3] 周丽丽,马骏捷,马爱霞.预混赖脯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12):1467-1475.

[4] 裴蕾蕾,孙中华,李哲,等.西格列汀联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3(2):39-42.

[5] 辛月,祝练.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24):2063-2066.

(收稿日期:2018-07-01)

猜你喜欢

胰岛空腹胰岛素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空腹喝水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