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30袁乔英普丽丝岳智勇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空腹病程

袁乔英 普丽丝 岳智勇

[摘要] 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预防和后期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2型糖尿病的患者72例,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A组)35例与非骨质疏松组(B组)37例。通过比较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病程、血磷、血钙等指标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年龄、BMI、空腹胰岛素、糖尿病病程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钙、血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年龄、低体质指数、病程长短、空腹胰岛素低下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03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bined with osteoporosis thus providing basis for the early prevention and latter treatment. Methods 7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35 cases in the osteoporosis group (A group) and 37 cases in the non-osteoporosis group (B group), and the age, gender, BMI, Fins, disease course, blood phosphorus and blood calcium were compa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ge, BMI, fasting insulin, diabetes cour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vious(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lood phosphorus and blood calciu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obvious(P>0.05). Conclusion The old age, low BMI, disease course, and low fasting insulin are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bined with osteoporosi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Osteoporosis; Influencing factor

近年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快速升高,严重威胁人民健康[1]。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慢性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2],同时还伴有骨代谢异常,发生不同程度的骨量减少,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相关因素的研究的因素,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患者其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选取在该院糖尿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根据骨密度检查,35例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列入骨质疏松症组中即A组,37例无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被诊断为非骨质疏松症组即B组。2组均排除了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定类型的糖尿病,其他一般情况等具有可比性[3]。A、B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和空腹胰岛素,病程,血磷,血钙等指标均进行了测定和计数算。

1.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B组相比,A组的年龄,体质指数、空腹胰岛素和糖尿病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以上因素呈正相关;两组间性别,血钙和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代谢紊乱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但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4]。2型糖尿病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因素之一[5]。统计数据显示高龄、低体指数、病程长、血糖控制差、高血ALP,都是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6]。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骼的老化加快,骨质量将进行性减少。糖尿病患病时间越久,则体内内分泌紊乱越严重,骨转换率急极下降,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凡患有长期糖尿病,骨转换率降低,因此数据显示性别差异很小。钙不足是骨质疏松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引起的内分泌紊乱会影响钙的吸收。该研究结果表明,高年龄,低体质指数,病程长和低空腹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相关因素。可能原因为:当患者处于肥胖状态时,就意味着患者体内脂肪明显细胞增加,从而使体内骨形成减弱和骨吸收增强,导致出现骨质疏松症;糖化血红蛋白异常意味着患者近期代谢控制欠佳,糖基化终末产物能够使体内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使得破骨细胞在代谢的各方面均得到显著的增强,同时,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在体内的骨胶原蛋白上也影响了体内成骨细胞的功能及其分化和增殖,导致患者骨形成减弱和骨吸收增强出现骨质疏松症;当患有糖尿病肾病时,骨钙沉积和骨的形成受影响,再加上患者持续大量蛋白尿会明显增加钙和磷的排出,从而提高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水平,显著增强溶骨作用,导致骨形成下降和骨吸收增强,最终出现骨质疏松症,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6):283-285.

[2] 朱艳萍.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5):109-110.

[3] 李平平.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用药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22-24.

[4] 薛延.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概[J].新医学,2017(1):7-8.

[5] 章振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及疗效随访原则[J].上海医药,2013(9):1-5.

[6] 李小凤,施秉银,庞雅玲,等.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197-199.

(收稿日期:2018-07-02)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空腹病程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采血为何要空腹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空腹喝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