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8-03-30段辉军

青年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微课

段辉军

摘 要:微课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工具,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方式,在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试图以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例,分析微课的应用思路,充分发掘微课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以期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一、引言

信息时代给高职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尤以信息化教学表现最为突出。“微课”指的是基于网络、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传播媒介,能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可持续不断地提供由学生主导的自主学习资源。目前,高职学校传统的教学是以一堂课45分钟为一课时进行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在45分钟内都能认真听讲,而采用微课教学方法,以5~10分钟为单位组织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

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必开的一门计算机公共课程,这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Windows 7操作系统、Internet应用、Word 2010文字处理、Excel 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的操作,为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操作,同时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为他们今后学习其他计算机学科课程建立良好的基础。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太大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刚刚步入校园的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接受信息教育程度也不同,他们中有的在大学之前就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常用操作,甚至对计算机中的深层次知识都有所涉及,当然他们当中也有不少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或者接触电脑很少,这方面的操作技能基本为零。在这种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带来两难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起点过低,教学太容易,长期下去会打击这些基础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基础好的学生学习新知识;二是教学起点过高,内容太难,会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感觉“吃不消”,打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厌烦心态,从而使整体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二)课时太少无法满足快速增多的授课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除了要传授给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常用办公软件使用外,还要让学生学会网络系统等其他知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已经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也在逐年增多,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时间有限,一般高职院校为每周4课时,在有限的授课时间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是教师面临的又一个大难题。

(三)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都还是采用项目化案例教学方法教授相关知识。这种教学缺乏针对性、创新性,甚至有的老师只是单纯将项目分解成若干知识点进行讲授并让学生模仿,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严重滞后,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从而导致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不高。

四、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是基于网络、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以博客(或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传播媒介,能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可持续不断地提供由学生主导的自主学习资源。微视频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接触相关教学内容,同时微视频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复杂的知识点得以简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渐次进行,既能满足各类知识的传播,也有助于学习者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一)课程目标体系的确定

“微课”本来就以“微”为特点,较之传统课堂,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老师在制作之前时要认真思考该微课要实现什么样的目的,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优秀的“微课”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清晰明了,或针对操作关键部分的实践技能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展示智慧,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收获。因此,在确定微课程目标体系前,要进行前期分析,包括课程现状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如图1)。以此为依托,从而对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定。

(二)学习内容的组织

“微课”的授课者应用吸引人的教学手段对教材上重要知识点进行直观阐述,让学习者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理解知识点的目的。一个微课时间一般为5~10分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才能完成,如Word 2010文字处理里面的表格制作、图文混排、Excel 2010电子表格函数的使用、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按钮的添加、音频插入、动画设置等,要让学生全部掌握这些内容。任课老师在选择微课内容时至关重要,只有安排合理的教學内容,才能将知识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透彻相关知识(如图2)。

(三)学习资源的设计

信息化教学要体现以学为本,具体来说,就是指“微课”要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经合理的传播手段及媒介传播,并提供教学课件及习题测验等多种资源构成的配套资源及相关平台。“微课”能否给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除内容完整新颖、时间安排合理、设计推陈出新之外,还要辅以实践指导、解答、知识相关横纵向联系等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启发思维,达到教学相长、增加教学互动等目的,使学习变得更人性化。反之,如果“微课”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资源,“微课”的内容就是一座“孤岛”,相关知识仍呈碎片化,教师和学生指向目的不一致,“微课”成为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利用率及取得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微课的长远发展。

(四)重视制作微课视频

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简单的视频录播不但割裂了知识的连贯性,而且过程生硬,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因此微课视频制作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过程。首先在视频录制前,计算机教师先要熟知教学过程,如果教学内容比较难,要尽量换成通俗易懂的例子,讲清、讲透,形象地讲解,使微课更生动形象。在录制微视频中,任课老师要尽量将脚本文字转化为可视化的PPT、图像、动画等活动影像,使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在视频录制后,要对视频媒体进行编辑,提高视频的美观性。

五、结语

微课应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泛在学习”,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突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相信未来微课教学一定会不断地发展完善,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云霞,江慧.以微课为契机的高校教学模式变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6).

[2]张强,刘月兰.大数据时代微课发展误区及发展理念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7(12).

[3]孙宇.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制作实践探索[J].知识经济,2017(3).

[4]罗佳令.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广东教育,2014(7).

[5]田明松.关于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若干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