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属参与中重度癌痛患者健康教育

2018-03-30黄美红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癌痛规范化家属

黄美红,杨 琼,葛 君

(解放军第113医院护理部,宁波 315040)

世界上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遭受着疼痛的折磨[1],疼痛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是一种折磨,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家庭是促进患者健康生活的重要环境,有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越高、适应性越好,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癌痛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加强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提高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肿瘤内科住院的癌痛治疗患者,患者病程在1~10年,无用药时的疼痛评分均大于3分的患者,共100例。

1.1.1患者入选标准有止痛需求,且接受规范化癌痛治疗的肿瘤患者。

1.1.2家属入选标准①年龄18~7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② 意识清楚,无视力、听力及认知行为障碍,能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③ 患者的直系亲属或与患者长期生活在一起且关系密切的亲属;④愿意配合本研究。

1.1.3观察组与对照组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69.67±17.05)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8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2例。观察组中家属与患者的关系:父母10名、子女12名、配偶25名、其他(叔侄、婆媳等)3名;根据调查,父母、配偶的依从性较高,子女依从性其次,其他人员依从性相对较差;共16名男性,34名女性,平均年龄(53.40±16.81)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7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3例。对照组中家属与患者的关系:父母12名、子女10名、配偶23名、其他(姨侄、婆媳等)5名;共13名男性,37名女性,平均年龄(51.00±17.45)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2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8例。两组间患者及家属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属构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方 法

2.1宣教护士标准由3名癌痛专职教育护士负责教育与管理,具有护师及以上资格,2年以上肿瘤内科专科临床护理经验。熟练掌握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知识与技能,1年以上癌痛规范化治疗管理与教育经验,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2.2教育方法

2.2.1宣教内容两组患者教育内容相同。具体为: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基本知识,包括疼痛正确评分、癌痛治疗方法、三阶梯止痛原则、癌痛规范化治疗目标、癌痛治疗常见误区;家庭支持性沟通的知识,内容涉及学会倾听、话题与时间的选择、鼓励的重要性、沟通中的注意事项。癌痛患者各期的心理疏导,主要针对体验期、怀疑期、恐惧期、幻想期、绝望期、平静期的知识点;生活支持照顾技能方法,教会正确的口腔清洁、有效咳嗽、压疮预防、安全喂食技巧、辅助翻身等;癌痛突发应急处置,主要了解暴发性疼痛处理、药物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讲解胃肠道反应、便秘腹胀、神经性反应、皮肤反应、停药指标的有关情况。

两组均采取个别宣教、集中指导、多媒体教学、操作演示、座谈会、发放宣教手册、微信平台推送等方法。

2.2.2宣教实施观察组在对患者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家属参与教育模式。①为家属与患者分别建立宣教教育清单,内容包括家属与患者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癌痛宣教者、癌痛宣教的评价者等;②对患者及其家属作同步宣教,让家属参与整个癌痛规范化治疗的过程。任务清单实施安排:教育者检查患者及家属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实施动态干预,每天下午对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相关知识,并评价前一天宣教内容的知晓情况;每周二下午利用病区座谈会时间,对所有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教育,每周由科室护士长抽查宣教的情况,次日对宣教内容掌握不理想的予以再次宣教直至掌握。每月对宣教内容做满意度测评,掌握宣教的知晓率,对满意度测评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单独宣教。每次宣教后分别将教育内容及掌握情况记录在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档案上。

2.3评定工具

2.3.1一般资料的调查问卷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疾病需求、疼痛影响、不良反应、医疗付费方式、满意度等项目。

2.3.2疼痛评分表采用自行设计的符合癌痛临床面部表情并结合数字分级法进行疼痛评分,将疼痛程度用0~10的数字依次表示,0表示无痛,1~3为轻度疼痛(睡眠不受影响),4~6为中度疼痛(睡眠受影响),7~10为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部分老年患者还可以结合面部表情进行评分。

2.3.3不良反应评价[2]参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的通用术语标准分为Ⅰ~Ⅴ度。Ⅰ度为轻度反应,Ⅱ度为中度反应,Ⅲ度为严重反应,Ⅳ度为可以致命的严重不良反应,Ⅴ度为导致死亡。主要是对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嗜睡、排尿困难、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方面进行评价。

2.3.4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在入院日和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量表内容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5个方面,得分高低与生活质量正相关。

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 结 果

3.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实行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干预后不良反应低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①与干预前比较,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P<0.01

4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效果

4.1有利于提高癌痛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癌症患者由于其疾病性质特殊,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往往对治疗采取不配合态度。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及监督后,成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更加顺利,更易得到患者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接受护理宣教并积极地配合相关护理及治疗,达到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

4.2有利于提高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通过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可以掌握癌痛的影响及治疗配合的要点,减少因患者在健康教育时由于疾病因素影响,而降低治疗的配合度和依从度。家属能潜移默化地从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中,激励患者,通过改变患者的意念、感觉及行为,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得到疼痛被控制的感觉[5]。表1可见,观察组实施干预后,疼痛的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家属参与健康教育能为癌痛患者提供规范化辅助治疗,确保疼痛控制的效果。表2可见,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干预后不良反应低于干预前(P<0.01),说明家属参与在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疼痛之外,还能降低相关不良反应,使患者整体舒适感明显增高,提升生活质量。

4.3有利于增强癌痛患者社会支持力度将家属放在与患者同等受教育的重要位置上,不仅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树立信心,有效预防或减轻并发症,促进患者健康,还缩短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家属参与除了可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状外,还能恢复患者自我控制感、恢复自我功能,并主动参与到疼痛治疗中。表3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对自身各方面功能的认知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说明健康教育中家属的参与可有效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而全面的心理认识,从而过渡到对身体及症状的良好控制,增强患者遵医治疗的决心和信心,最大限度地依从规范化治疗要求,得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4.4有利于提高家属规范化照顾技能本科室对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定期举办系列健康教育讲座,并着重在癌痛患者的护理技巧、用药规范、常见问题及误区等方面进行指导,以授课和技能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家属对癌痛患者的生活、躯体、心理有更多的认知[6]。同时,根据需求在床旁宣教中着重针对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饮食、生活及康复护理及宣教,在癌症疼痛控制中起到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作用[7]。

4.5有利于提升护士的专业价值家属参与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8]。护士通过对癌痛患者及其家属的系列健康教育,取得患者的信任,并能及时得到患方对于护理、治疗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疑虑与反馈,激发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在健康教育、咨询、随访等多方面接触中体现出护理的专业价值,有效地完善止痛措施和护理工作,真正解除患者的痛苦[5]。护理人员在“护士-家属-患者”模式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及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4.6对中重度疼痛的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家属参与癌痛规范化治疗过程,在健康教育中督促患者的癌痛治疗,能有效减少癌痛的不良刺激和提高规范用药的依从性。但这与病例的选择及疼痛阳性指标的随机性有一定关联,并与入选病例所处的心理期息息相关,本文尚未进行阐述,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海燕,朱京慈,彭娜.疼痛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8):1987.

[2]宜慧娟,彭光群,李平.大剂量吗啡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癌症疼痛的护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509-511.

[3]黄湛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0.

[4]Jiannan Li, Shihou Sheng, Kai Zhang et al., Pain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rcinoma: 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versus Cryoablation[J]. Biomed Res Int, 2016(11):1-6.

[5]Lara-Solares A, Ahumada O M, Basantes P A, et al. Latin-American guidelines for cancer pain management[J]. Pain Manag, 2017,7(4):287-298.

[6]王亦素,李霞,林海玉.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食谱库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5,22(4):69-71.

[7]明星,赵继军.癌症患者及家属对癌性疼痛药物治疗认知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8):565-566.

[8]Liu W C, Zheng Z X, Tan K H, et al. Multidimensional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J]. Curr Oncol Rep, 2017, 19(2):10.

猜你喜欢

癌痛规范化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