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细社会下创新企业资源管理制度的思考

2018-03-29顾鹏程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精细化资源管理

顾鹏程

摘要:经济体制改革,大大加快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步伐。然而,传统社会中粗放的社会意识和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社会精细化发展要求。本研究中精细社会是资源分配的一种制度补充。

关键词:精细化;资源管理;信用经济;大数据

一、引言

随着信用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过时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支撑现有公司体系,过时的管理理论会造成管理生态失衡。这时,人们就需要一种能够满足该阶段企业发展的企业资源管理制度。精细社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改良剂,而这里提倡的精细社会是不用伤筋动骨却能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的良策。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的遍布全球,信息交流愈发便捷迅速。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向,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国内外环境突变,给我国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自然离不开对资源管理制度的利用和调控,过去粗犷的资源分配制度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精细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

二、畅想精细社会的原因

(一)精细社会的定义

何为精细社会?精细社会是指人们能够准确利用资源从事他们最擅长的工作,并从而使整个企业运作机制达到最佳状态的一种表现。各就其位,各行其事,避免人才和资源的浪费,使人与物都能得到最精细化的处理。社会治理精细化是一种增量式改革,通过制度、标准、体系、技术、人员及文化等各方面的锻造,使精细化治理融入到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企业资源管理真正“无缝隙化”。

(二)精细社会形成的先决条件

1. 经济条件——从货币交易到信用交易

人类因为分工而产生了不同的职业,他们都能创造不同的社会所需物,人人都有生产的剩余物,但可能缺少其他的生活所需物,为了继续生存,他们就需要用自己的生产剩余物来交换别人的生产剩余物。分工產生后不久,交换却不能立刻展开,譬如甲持有某种物品,自己消耗不完,乙持有同种物品,却不能满足自己消耗。这时甲肯定乐于出售自己的物品,而乙也乐于购入这种物品,但他们不能立刻进行交换,因为缺少某种交易的替代品,为了避免这种对双方都不利的局面,他们就需要一种特殊物品,在他们和别人交换的时候都不会被拒绝的物品。因此人类发明了货币。一张纸,很普通的一张纸,却被人们赋予了它价值,这张纸的数值是100元,但它的成本却微乎其微,可是人类用集体的想象赋予了它100元的价值,并且人人都愿意使用它。于是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便成了一切文明国度商业的一般媒介。依靠这种媒介,一切货物都能进行买卖,能够互相交换。信用经济则是一种创新的商品和金融交易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交易者通过债权债务的建立来实现商品交换或货币转移。人类社会交易方式经历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和靠信用完成交换的发展阶段,因此,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2. 科技条件——大数据时代

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大数据是信息化时代典型象征,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我们现在应当以何种形式完成对市场的调研是个难题,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让我们有能力去发现市场的规律。

以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据统计,我国存在近7亿的网民数量,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网络化的信息社会之中。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各类社会综合治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精准化程度,既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内在要求,更为其提供了时代优势和技术条件。其中,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交通、精准扶贫、精准救助、精准医疗、精准教育、精准养老等,是社会精准化服务、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体现。

(三)变革中的制度

说到这里,不禁要问我们自己一个最根本的历史问题,制度这种东西到底是发明来干什么用的?人类能够胜任自然之主,不仅是凭借我们无与伦比的动手能力和团体意识,更是因为我们浩瀚的想象力。国家、公司、法律、这些东西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完全不能离开这些人类想象出来的事物,社会学研究指出,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情况下,自然团体能够最大载量是150人,超过这个数字,团队成员就不能依靠自律来协调生产生活。一旦突破了这个150 人的门槛,事情就大不一样,而且有许多成功的家族企业,也是因为规模越来越大,开始雇佣更多人员的时候,就碰上危机,必须通过制度调整团队成员的关系,才能继续成长下去。

(四)精细的好处

无论是早期的帝国,还是后来的财团,他们都离不开一个资源运行准则,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多的收益,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社会才会不断寻求变革,不断追求进步,从而使资源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早期人类使用粗犷的生产方式,以封建王朝为例,绝大多数人会以地域或户籍的区分来从事不同的工作,例如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将战争中反抗他的六国将士发配边疆,修筑长城。但是在整个宏伟计划中,他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每个人的特长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力气大,但运算能力差,只能从事修筑的工作,而有的人体型小,却能灵活进行土木设计运算。在当时,秦始皇可不会这样想,也不存在可以发现选拔人才的机构。等到了明朝,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技能大幅提升,但很多情况下,一门好的技术是通过血缘关系传承,并不能发扬光大各种卓越的技术。到了近现代,情况得到更大的改观,教育开始大规模普及,并在大学及其后的深造中更加精细化的区分,行业开始更加精细化、专门化。比如说如果家里的电脑装不了软件,出现了故障,我们肯定是需要一个电脑维修人员而不是一位电脑设计人员,但更可以选择我们是需要一位软件工程师或者硬件工程师。这就是精细社会带给我们的好处。一旦遇到任何问题,可以立刻对症下药,而不是病急乱投医,这种体制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更加便利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做到未雨绸缪。

为了建立良好的资源管理机制,不少有识之士已经率先做出改变,例如国家建立各种医学院、邮电学院、水利学院、石油学院等,为何不再进行大规模学科整合,反而要细分了。因为时代进步后,知识量迅速增加,过去的通才已经很少了,但这并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而能够集中资源,用最少的成果带动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再推动后续产业的进步。或许有人会有异议,根据木桶原理,社会发展程度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诚然这并没有任何错误,但是我们如果将木桶斜放,让最高的那几块在下面,那么我们就可以装入更多的水了。

提起医生,人们普遍认为越老越好,因为他经验丰富,但是才从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未必就不好,他们因为年轻,动手能力强,且尚未老眼昏发。这时就体现出精细社会的好处了,你生病了,需要诊断病因,需要找年轻医生运用现代科技设备检查身体,但是将检查报告汇总后,可能无法直接判断病因,这时就需要老一辈的医生根据多年经验诊断病因,再由年轻医生主刀,完成手术。

三、创造精细社会的举措

到了这里,可以谈一谈如何创造精细社会。历史上变革有三种形式,一是新司机走老路;二是老司机走新路;三是新司机走新路。首先,要想使一个企业蓬勃发展,唯一不变的就是坚持改变,改变必须立刻发生,但不能一蹴而就。

(一)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举措

第一,找到现行体制的弊端,综合看来,我国发展的弊端是行业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有的行业人才饱和,却因高薪优待受到更多人钦慕,导致从事该行业的人过多,导致不少人在整个行业领域中默默无闻;而有的行业人才急缺,却因人们普遍存在的不合理观念而无人问津。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利用大数据的作用,从海量信息中寻求问题的答案,推演出下一步我國人才发展现状,报出具体所缺人才的数量,并公示于众。在借助大数据的同时,更可以反思发现过去在人才和资源利用上的不足,深入发现信用经济的优缺点,用经济优势带动科技发展,使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更加方便快捷。

第二,从宏观层面上调整国家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发展现状,从教育系统入手,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我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们应该学什么。并对一些急需发展的行业进行更大程度的支持,做到让孩子从学习到工作无缝链接,而不是让毕业变成失业,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确是需要成绩优异的人才,但绝不能只用单一的评价机制来评判个人的能力。我们更要运用现行的信用经济制度,完善各种人才福利制度,才能留住人才。

(二)以经济发展为主——投资的重要性

国家需要发展,社会福利要完善,这背后的推动力就是经济的支撑, 而能使整个社会获得源源不断收入的方案就是对未来进行投资。在这里,顺便给大家引入一些可以补充的理论,因为投资学向来就是出了名的复杂,投资未来有什么好处更使人难以理解。

例:一位金融家A 先生开了一家银行。另外有一个建筑承包商B 先生,刚赚到100万的现金。他把这笔现金存进了A 先生的银行。于是,这家银行拥有了100万现金的资金。这时,有一位经验丰富但资金不足的面包师傅C小姐,她看到了一个大好的商机。这个城市还没有一个真正好的面包店。只不过,她还不足以买到全套设备。于是,她到银行向A先生提出商业计划,说服他投资她,于是A 先生就用转账的方式,将100 万的贷款转到了C小姐的银行账户,账面上她就有100万。接着,C 小姐请承包商B 先生来盖她的面包店,价格刚好又是100万。等到她写了支票给B 先生,B先生又拿去存在A 先生的银行里了。所以,现在B 先生户头里有多少钱?没错,200万。

然而,银行的保险库里实际上到底有多少钱?也没错,100万。

但银行实际上呢?其实一直就只有100万。而且事实上。这100万现金从来就没有出过银行。根据法律,这种操作还可以进行多次,换句话说,我们银行账户上的那些钱,其实就是数字,举例来说,如果某家大型银行所有的储户忽然要求结清账户,提取现金,这家银行会立刻倒闭。这听起来是个庞大的骗局,不是吗?但如果你觉得这是骗局,那么可以说现代经济就只是一场骗局。但这其实并不是团伙诈骗,而是人类集体想象的惊人发挥。真正让银行得以存活的,其实是我们对未来的信任与投资,信任是世界上绝大多数贸易往来的后盾,投资则是使后盾不断加强的良剂。同时,在这场金融活动中,所有参与方都有受利,即使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的普通人都有所收获,毕竟,好吃的面包可是难以阻挡的诱惑,感谢人类对未来的信任与投资,即使没有参与其中,人人都能有所收益。

四、明天就是精细社会

大型企业往往员工数量巨大,如果只凭过去简单粗暴而又无法固定的经济原则所限制,而制度又缺乏创造性,则其企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优良,也不能弥补技术之不及。要谋求发展,不能刻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主动性。简而言之,不能让企业过去的成功损害了企业,一个高度程式化的企业快速定型,个人角色被束缚,那我们会因过度膨胀而运作不灵,因此为了适应发展,必须立刻推广精细社会的理念,明天就是精细社会,企业资源管理更加精细化,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会使我们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更大提升,会使企业收益得到更大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精细化资源管理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3S技术在重庆市荣昌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农药精细化生产管理相关思考与分析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