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晓萍:情系特教不言悔

2018-03-29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教育局张贵付何亮

福利中国 2018年1期
关键词:郴州市培智朝阳

•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教育局 张贵付 何亮

走进湖南省郴州市桔井路的朝阳培智学校,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教育从心开始,展现无限希望”“同在蓝天下,让爱不孤独”“享受聆听快乐,架起沟通桥梁”等温馨的激励语。笔者来到一间教室,里面一位中年女教师正在给一名聋哑学生上言语康复课,学生嘴里发出时而清晰、时而含糊的音节。女老师一会儿拍拍学生的肩膀,一会儿冲着学生竖起大拇指,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就是湖南省郴州市政协委员、朝阳培智学校校长扶晓萍。

与特教结下不解之缘

扶晓萍原是桂东县普乐乡中心学校的一名教师。1993年参加工作时,她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5年的普教生涯,让她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及管理经验。

与特殊孩子的缘分,源于一次初中会考,由于她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只考了5分,导致班上整体成绩被拉了下来。经过医生确诊,这个孩子是智障,成绩可不计算在内。但是,孩子的病情触动了扶晓萍。“正常的孩子有那么多人关心,但那些特殊孩子因为不正常,影响了整个家庭正常的生产生活,确实让人揪心。作为一名教师,我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扶晓萍问自己。

在随后的教学中,扶晓萍又发现一些特殊的孩子因得不到适合他们的教育而延误终生。这让她萌生了办一个专门招收残疾儿童的学校,教育特殊孩子。

1998年,扶晓萍决定辞去公职,投身特殊教育。在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她自费到广州、武汉学习特殊教育及康复技能,并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功夫不负苦心人。2003年11月,扶晓萍经过四处筹集资金,创办了郴州市朝阳培智学校,成为郴州第一家专门为6-18岁的智障、自闭症、聋哑少年儿童提供多元化康复、教育及日常生活自理引导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民办康复教育机构。

2005年8月,一位4周岁的听障孩子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学校报名,因年龄不够,学校不便接收。家长叹息:“为什么没有适合我们孩子的幼儿园呢?”家长眼中的泪水刺痛了扶晓萍的心。学前康复对残障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抢救性的意义。家长的期盼坚定了扶晓萍申办学前康复教育的决心。办手续、跑审批,扶晓萍来回奔波,终于在湖南省率先成立了朝阳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这一做法比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要求提前了9年。

再难也要往前走

2008年初,正值郴州遭遇特大冰灾,扶晓萍与房东签订了10年租约,并投入近20万元完成新校址的改造装修,仅过了一年多时间,房东却毁约将场地卖给了房地产商。

为了逼迁学校,房东用停水断电、牙签塞住门锁等手段,让扶晓萍不得已发布停课公告。闻讯赶来的家长们愤怒地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读书就这么难?为什么就不能让残疾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呢?”

扶晓萍含着泪在网上发出《人心比冰更冷》的帖子。这份签署着“全体师生和家长叩首”的求助帖,感动了爱心人士。苏仙区政协和志愿者了解情况后,不仅主动帮学校找好房子,还出人出力帮助搬迁。

目前,创办14年的朝阳培智学校因资金、政策等条件限制,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的校区,4个教学分部散落在郴州城区。现有的300多名学生大多是贫困家庭。为了让这些贫困残疾孩子得到康复教育,扶晓萍带领老师到辍学学生家中,了解每个学生真正的辍学原因,帮助家长打消各种顾虑,让残障孩子重新回到校园,并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14年来共减免学费20多万元。

当笔者问她目前办学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扶晓萍说:“一是人们的理解、社会的支持问题,学校开办以来已五易校址,几个房东中途毁约的理由是为了怕学校把房子风水搞坏。二是‘一对一’特殊教育模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康复养护器材、教材需要量大且造价不菲;4栋教学楼的月租金近20万元;76个教职工平均每月2500元工资……经费紧张,让她十分头疼。”

在培智部的一间教室,笔者看到10多个学生,有的流着口水,有的满屋子乱跑,有的不一会儿就尿湿了裤子……“这些残疾孩子大多数因种种原因没能得到及时的康复教育,错过了康复的黄金时期,让人无比心疼!但我相信通过康复教育,他们仍然会有希望!”扶晓萍说。

“每次招聘老师时,我都会问对方一个问题,如果一个12岁的孩子整天口水鼻涕挂在脸上,在课堂上拉屎拉在裤子里,怎么办?很多人一听就立刻摇头退缩了。”招聘教师难,也是她的一道难题。

扶晓萍还时常带领老师定期为校外的200多名残障人士开展居家照料、康复、教育等服务。“这些残障人士无法同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避免地遭受到许多不该有的冷落和歧视。让他们从特殊变成‘普通’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扶晓萍说,看到孩子们有了变化,即使变化很小,她都认为比得到任何荣誉还高兴!

倾情当好特殊孩子代言人

作为教育战线的市、区政协委员,扶晓萍始终把履职的目光投向她熟悉的残疾孩子。她经常深入农村、社区,深入到残疾人家中,听民声、访民情,希望把残疾家庭的呼声转化为切实有用的提案,为残疾人事业呼吁,帮残疾家庭解忧。每次开市、区政协会,扶晓萍都要报送残疾教育方面的提案,不少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目前,朝阳培智学校被确定为全国25个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养护试点机构之一,并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朝阳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被中国残联确定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且承担着郴州市民生100个工程项目。2016年,学校选派6名学生参加湖南省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明星大赛,获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从一位青涩的老师到培智学校校长,扶晓萍不仅对每一位学生关爱有加,而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开辟出了许多新路。14年来,她先后开办了聋儿语训部、自闭症康复部、智力障碍康复部、孤独症儿童适应技能培训部、普特融合成长园、残疾人托养中心,目的是让这些类型的特殊孩子得到合适的康复教育,融入主流社会。

扶晓萍培养孩子们拼搏、自立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成功的奇迹。近几年,有100多名残疾人在托养中心学到知识,融入社会。25岁的罗成、23岁的王奥在培训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已学会了打扫卫生,并进入单位见习保洁工作,成为家庭的经济来源。

2018年“两会”即将召开,扶晓萍利用双休日走访了郴州市几十个残障孩子家庭,了解家庭情况,搜集他们的意见,准备在市、区政协会上提议,特殊孩子必须注重学前康复教育,走“融合教育”的道路。

目前,学校已在郴州城区花了4万元租了一个门面,专门销售托养中心残疾人的手工制作、书画作品等,并运用社区康复和社会工作的理念及方法,为年满16周岁的残障人士及其家庭提供就业培训和支持性就业服务,真正让这些特殊孩子能在中心学到一两项生存本领,将来能养活自己,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猜你喜欢

郴州市培智朝阳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美是童年朝阳
迎朝阳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阮春黎 迎着朝阳,一直跑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不许耍赖
郴州市:夯实基础,提升环境监察效能
“构”筑不一样的精彩——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同课异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