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石油加工助剂》课程现状和改革的方向

2018-03-29孙宾宾

山东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助剂教学资源石油

孙宾宾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1 《石油加工助剂》课程概述

《石油加工助剂》课程是化学工程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限选课。授课对象为高职三年制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三年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石油加工助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把石油加工助剂作用原理与应用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深造以及从事石油加工助剂生产、检验等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石油加工助剂》课程组教师努力探索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岗位任务要求、能够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石油加工助剂》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石油加工助剂》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

2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1 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满足课程教学需要

《石油加工助剂》课程目前选用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唐晓东主编的《石油加工助剂作用原理与应用》作为教材[1]。教材分为三部分,共七章。内容主要包括炼油助剂和石油产品添加剂两部分。炼油助剂部分包括常减压蒸馏助剂、催化裂化化助剂和其它炼油过程助剂等;石油产品添加剂包括汽油添加剂、柴油添加剂、润滑油添加剂和其他润滑剂添加剂等。内容相对较多,而课时相对较少,无法充分满足课程教学需要。

2.2 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室、电子资源)较少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已有石油产品分析实验室、石油加工仿真实验室、石油炼制仿真实验室和联系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2家。但是缺乏专用的石油加工助剂课程实验室,且课程教学电子资源(教学视频、实训仿真软件等)较少,导致《石油加工助剂》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无法保质保量进行。通过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石油加工助剂》课程已经拥有的电子资源包括课件、图片动画等,课程教学网站尚未完全建成。

2.3 授课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石油加工助剂》课程团队要求教师具备以下知识、技能、素质要求:①熟悉原油化学成分基础知识。②熟悉石油炼制加工基础知识。③熟悉石油化工工艺基础知识。④熟悉石油化工工艺安全常识。⑤在石油炼制企业实践的经验。⑥有实施理论教学和(或)实践教学的能力。⑦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但是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教师、能够承担教学任务的企业外聘教师欠缺,导致课程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不足,因此授课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3 改进措施

3.1 通过调研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通过走访相关石油化工企业、咨询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部门负责人、回访在石油化工企业工作的我院毕业生等形式,对企业人才结构与知识需求状况进行调研,并结合教学现状,收集学生对《石油加工助剂》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总体学习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职业资格必备的知识、技能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项目化教学环节。将在石油化工企业调研收集到的典型工作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创造工作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挖掘学生的潜力。同时,将学生完成的优秀案例予以展示,培养学生的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

3.2 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室、电子资源)建设

积极争取通过实验室建设立项,建设石油加工助剂课程实验室;对于目前条件无法达到的实验,通过仿真模拟等方式来实现。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加强与实训基地的互动交流,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已有课程电子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更好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继续推进电子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完成电子教案、电子习题库,建设课程网站、课程资源库及资源链接,开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通过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形成真实、立体、直观、趣味的教学氛围,提高《石油加工助剂》课程教学效果。

3.3 通过“内培外聘”,提升授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石油加工助剂》课程组扎实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其尽快适应高职教育需要。对于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研究生,必须先到化工企业或者学院实训基地参加实践锻炼;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大学生、研究生,指派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为教学导师,"一对一"指导培养,直到学院教务处、教学督导处认可后,方可独立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坚持课程组备课、听课活动,使新、老教师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结合学院建设需要,切合实际的派出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院校、相关机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专项技能,满足教学教改的需要。支持青年教师申报教研科研课题,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锻炼双师素质。

4 改进成效

4.1 教学计划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课程重点更加突出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课程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同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必备的知识、技能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在企业调研时得到的生产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手段,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虚拟"工作项目,并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课程难点得以化解,课程重点更加突出[2]。在平时授课中,根据石油加工助剂学科的发展,介绍一些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2 授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

三年来,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1名,吸引1名企业技术人员加盟。课程教学团队目前共有8人,其中专职教师5人,企业兼职教师3人。课程负责人作为青年教师指导老师,近三年来指导青年教师2名。课程组成员近三年来荣获陕西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理论研究奖、校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项,承担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陕西省职教学会课题3项,师资队组的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5 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5.1 继续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以理论贯穿为主线的学科型教学模式很难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克服弊端,课程组基于调研,将课程内容设计为训练技能的项目,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设置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继续大力推进“演示原理,推导应用;体验应用,证实原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5.2 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结合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推进石油加工助剂实验室建设,改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积极拓展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实训项目;结合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建成《石油加工助剂》课程网站的同时,通过链接石油化工行业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业务实施流程、典型案例、企业员工培训题库等形式,积极丰富课程电子教学资源。

5.3 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意识。通过营造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建立创新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方法,在《石油加工助剂》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 唐晓东.石油加工助剂作用原理与应用[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孙宾宾,杜 刚.基于工作过程的《石油加工助剂》课程开发[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6(9):92-94.

猜你喜欢

助剂教学资源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应用技术
奇妙的石油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塑料助剂的应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橡胶助剂绿色化势在必行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