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能力决定记者业务水准高度

2018-03-29郭斌山西晚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洞察力流量能力

郭斌 山西晚报社

做一个记者容易,做一个好记者不简单。真正拉开记者差距的,并非专业能力,而是综合能力,所谓“记者是杂家”。业务能力决定下限,综合能力决定上限。

一般认为,一个好记者应该具备全面的业务能力,即运用各种手段生产内容的能力。

从选题到采编,功底扎实,且能够适应时代潮流掌握新媒体技术,熟练使用直播、短视频等业务对内容进行传播,并且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无可替代。随着传播技术和市场发生变化,业务能力定义的范围扩大到生产内容的能力与运营能力兼具。时代对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做出好内容的同时,还要懂运营。这样对新闻题材和内容的选择才更有的放矢,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媒体创造收益。

从过去到现在,不论知名记者,还是其他在岗普通记者,对专业的要求大都局限在业务能力上。

其实,运营能力和内容能力俱佳的记者,并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好记者。

自媒体创业高潮、视频媒体风口时期,流量当道。流量的背后是市场,市场由人组成。记者知道市场喜欢听什么故事,也讲得出刻意迎合人的心理故事,但实质上,缺乏宏大视野,不了解自己所报道事件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最终呈现的报道对消费者的情绪产生了煽动的副作用,貌似并不违背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实则严重误导观众和读者。

即使不做流量的附庸,依然视野狭窄,触及不到问题的实质,不能洞察社会问题的因果,即使对新闻报道充满热诚,也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因此,目前媒体界普遍存在的两个误区:媒体要考虑收益,流量必须是通过刻意迎合市场得来;再加上现在不比传统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拥堵,消费者注意力分散,需要通过缩短报道篇幅或视频长度来抢夺用户注意力,无法完整的呈现事件的因果关联。

这两点误解均需要澄清:

1.获取流量是正当的,是媒体必要的生存方式。从营销的专业角度来讲,消费者“想听什么”和记者“让他听什么”是鸡和蛋的关系,互为因果。正确的道理不见得不引人关注,关键在于用何种方式输出能让消费者觉得记者讲得有道理。说教的,还是亲切沟通的;愤怒指责的,还是娓娓道来的;用诙谐图文,还是用悲戚的语调;用搞笑视频,还是严肃刻板的长篇大论。深入浅出,有深度的内容也可以采用轻松的,易于传播的形式呈现。

2.解释清楚事件因果,与报道篇幅、视频长短无关。事件的因果一定是站在宏大的角度得到的,但呈现的方式却可以以小见大。体现因果可以“以小见大”,不体现因果也可以“以小见大”,区别在于逻辑深度。莎士比亚通常用一句话概括一个深刻的道理:2秒钟看完的文字也可以让人深入思考,回味无穷。

体现上述现象,较为明显的例子是国际新闻中对人道主义的报道,以及国内新闻中对一些社会冲突新闻的报道,如中东难民报道、2017年北京大兴火灾后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新闻事件报道。部分报道虽然获得极高流量,但这些报道激发的网络空间对事件的讨论,充斥着对现象的纠缠,对私人恩怨的发泄,或者对盲目的理想主义的苦苦挣扎。

理性的、真正触及问题本质的报道是那些具有洞察力的记者发出的。例如,关于北京大兴火灾后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报道中,相较那些贴上所谓“清退低端人口”标签的报道,“央视新闻”发布的一则“北京安委会回应‘驱逐低端人口’传言:从来没有‘低端人口’一说”的报道回答了这次专项行动的目的绝非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针对的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和违法经营,针对的是一些经营者只顾私利无视安全法规、无视员工和租户安全的违法行为。

这种声音,就是一种社会洞察力。所以也可以说,记者不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做社会洞察,那么,洞察力何来?

要较好地输出“一滴水”,理应先得积累“一桶水”[1]。洞察力来源于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不仅是指兼顾采编业务和新媒体技术,更是跨学科视野。新闻学关联了很多学科的边缘,恰当的报道方法应该是,首先通过全面的跨学科的知识,高屋建瓴对所报道的社会问题进行逻辑分析,明晰问题的本质,使报道的事件本体与社会现象产生关联,引发社会的积极关注和思考。

比如,一起农村留守儿童溺水身亡事件。如果报道“就事论事”,那么这仅仅是一件引人恻隐的悲情故事,如果记者向问题源头追溯,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挖掘事件的背景,孩子意外死亡的背后,原因是没有人看护,结论是农村留不住年轻人,大家都去城里打工谋求更丰厚的物质生活,从而产生了有看护隐忧的留守儿童。一个孩子溺亡,引出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村空心化的话题,引读者沉思,让社会思考,这就是一则有分量的报道了。

一个只精通采编和媒体技术的记者只是信息的搬运工。新闻是“报道范围之外,用广角镜头透视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反映社会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新变化、心问题、新观念”[2]记者要做的工作是“要受众看见我的‘看见’”,受众的‘看见’准确与否,取决于记者的‘看见’”,取决于记者的视野,取决于记者对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能力,更取决于记者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归根结底,一个好记者必须保持对知识与信息的汲取数量、频率与效率。他的逻辑链条更长,对问题的答案就有更深的追溯,所呈现的新闻作品就会更有社会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洞察力流量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寻找书业新流量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智勇双全,秀出你的Freestyle
无与伦比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