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期刊编辑责任
——出版伦理道德视角

2018-03-29

传播与版权 2018年5期
关键词:审稿人伦理道德伦理

赵 佳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等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的总称。[1]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虚拟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具备的惊人能力。但同时,它的出现也使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日益突出。

因互联网自建立之初便自带“自由”的属性。一方面,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模式的变化,使内容信息的不断充实、更新与优化,促进大量优质内容的生成与共享,极大地降低全社会信息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投入大量物质、智力的信息生产者的权益保护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新媒体的发展与出版行业的伦理道德息息相关,各种便捷的传播方式与网络提供的信息导致网络知识产权问题的出现。

新媒体的语境下,我们要更加重视道德底线问题,建立一个科技与道德伦理并行不悖的数字化社会。本文拟从一个期刊编辑的视角,分析新媒体环境带给期刊编辑出版的新变化及对编辑自身责任的新要求。

一、新媒体环境给期刊带来的新变化

(一)新媒体环境带来期刊内容的跨媒介融合

数字期刊可以根据不同媒介需要,将同一学术内容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像网络文本版格式、语音版格式、PDF格式、多媒体格式等,运用在不同的期刊产品中。利用微信、微博、期刊网站、RRS聚合平台、Email Alert等实现期刊内容信息的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与宣传,满足读者方便快捷的阅读习惯及引用需求。随着“移动式阅读”的流行和手机5G时代的到来,必将引发数字期刊业更深刻的融合。

(二)新媒体环境带来期刊编辑素养的融合

在新的采编流程中,编辑拥有的媒介素养在发生变化,编辑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编辑的组织策划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新媒体也就是一种编辑思维的融合。编辑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相互结合、补充的产物,具有发散性与聚合性。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建立和完善法律意识,明确编辑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的准绳规范自身行为。

二、编辑角色的自我把控

出版伦理最重要的主体式出版从业者,因此,激励、规范出版从业者行为,提升其道德素质,健全其道德人格也就构成了出版的重要伦理功能。[2]期刊编辑每日的工作少不了和学术文章、版权打交道,在做好传统编辑出版工作任务的同时,提高自身出版伦理意识、应用新媒体手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维护应有的权益,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厘清自身的义务和权利,勇于承担责任,是从事编辑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也能最大限度地遏制期刊出版所面临的学术伦理道德风险。

在出版道德把控方面,笔者认为,编辑角色的自我认知应包括:(1)在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和编委会的指导下,编辑有权接受、拒绝或要求修改文稿。编辑应保持文章的学术完整性,不因商业利益而伤害学术伦理标准,并愿意在必要时发表更正、撤稿及道歉声明;(2)编辑应凭学术内容的优劣对文章进行评判,而非作者的种族、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民族、国籍等因素,更不应与他们拒绝或接受的文章有任何利益冲突;(3)编辑在收稿时利用知网查重系统对稿件进行原创性评估,并将根据期刊自身特点选择同行评议的方式,将符合要求的文稿发给多位审稿人同行评议,汇总文章评审意见;(4)编辑不得将来稿内容泄露给除通信作者、审稿人、出版机构之外的任何人,更不能将未发表的文章用于自己的研究等。具体实践层面,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制定并遵守伦理道德声明。出版道德声明是学术期刊为加强道德规范建设、严肃学术纪律、重视和维护学术期刊品牌声誉和信誉,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而设定的期刊伦理道德的一系列声明性文件。目前国际知名数据库(如EI、Scopus)在确定自己的收录条件时,都会把是否在期刊网站挂出伦理道德声明作为评判的标准之一,现在这种做法已被国内许多期刊广泛接受并实施。

秉持客观公正。编辑在决策文章是否录用时,不得加入编辑自己的主观意识,有明确的应对质疑的流程和做法。在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和编委会的指导下,并在遵守毁谤、侵权、剽窃等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编辑有权接受、拒绝或要求修改文稿,但这种权利是有限的。编辑应保持文章的学术完整性。对于科研论文中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和论文剽窃的行为,期刊编辑应一律作退稿处理。

勇于承担责任。编辑应勇于承担责任,如发现问题,尽快刊出更正或撤稿信息。且在目次页中标出,以尽量减少误导性信息的有害影响并保证收录机构和读者能及时发现这一错误。

杜绝人为把控影响因子及期刊指标的做法。为提高引用率,做高期刊数据,一些期刊采用人为干预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过多的自引或者几个期刊之间达成某种“互利协议”的相互引用,一时间提高了引用因子等数据,但长期看来,丧失的是同行的尊重和学术界的信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得以实现,这样短视的手段“做出来”的影响力也将很快无所遁形。

加强出版伦理知识学习。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国际伦理道德相关知识,也可选择性加入出版伦理道德组织。在与出版伦理道德失范的斗争中,应学会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工具,助益于日常的编辑工作。其中,最成规模的为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该组织成立于1997年,旨在应对全球范围内违反科学研究及出版规则的学术伦理问题,其目标是探讨和寻找处理这些问题的实用方法和良好对策,尝试界定科学出版伦理方面的规范指南,并由此将对作者、主编、编辑委员会成员、读者及所有出版者有所裨益[3]。

三、编辑加强把控期刊出版流程风险的能力

除把控好自身出版伦理责任外,编辑需要从出版各环节进行把握,事先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好规范性的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是把控出版过程中出现伦理道德失范的基础。

(一)编辑应提高同行评议风险的能力

选择适合期刊自身特点的审稿方式。为减少审稿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道德失范,国内外很多期刊采取双盲评审、单盲评审、公开评审等审稿措施。无论哪种审稿方式,都是出版领域向着更公平、客观的遴选和发表成果的一种尝试,但无论哪种方式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帮助评审专家实现自律。同行评议方式需要依靠期刊编辑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学术定位来确定,并在实践中不断评估,对之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发挥同行评议的作用。

精确锁定审稿人。选择合适的审稿人,是降低出版伦理风险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求编辑对期刊所涉领域内的小同行具体的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甚至要清楚行业内有几家科研机构在某些领域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或是否是合作伙伴等信息。因此,广泛的学术会议,走访重点实验室、学术机构,与行业专家近距离接触是非常必要的。在送审过程中,编辑如果发现有可能涉及学术不端等道德失范的问题或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时,应及时撤回审稿要求。

良好而充分地与审稿人沟通。编辑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审稿人:(1)审稿人有义务帮助编辑确定文章是否录用,并通过提供给编辑的审稿意见,帮助作者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2)审稿人必须充分尊重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对文章的评审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应通过确切清晰的论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3)审稿人如发现有抄袭行为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应立即告知编辑,并在审稿意见中指出尚未被引用的已发表的相关作品。(4)如对评议对象或有关研究方向不熟悉,应如实告知编辑部,对于存在利益冲突或共惠、有碍做出客观评价,可回避审稿。(5)审稿人未经编辑许可,不得将文章提供给其他专家,也不能将文章内容用于自己或相关关系人的研究。

(二)编辑给予作者正确的指引

除常见的剽窃、数据造假外,近年来,有少部分作者利用查重系统无法跨语言进行查询的弊端,将自己或他人的外文论文翻译整理或将已在国内期刊发表的文章翻译成外文重新投稿,造成冗余发表及重复发表。还有些作者希望自身学术成果得到更好的传播,但又不愿在稿件质量上投入过多精力,通过骗取他刊审稿意见而后恶意撤稿转投,这是对审稿专家和编辑工作的不尊重,也是对科研精神的背弃。上述行为也是出版伦理道德失范的常见表现形式,对国内期刊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因此,期刊编辑有责任对作者需遵守的伦理道德进行规范并保障作者的合法权益、合理要求。

四、结语

新媒体的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期刊编辑,我们既要把控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也要监督监控好其他期刊参与者的行为。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提高期刊编辑出版的专业化、知名度,通过创新出版手段来提高国际显示度,有实力的编辑部在选取稿件时,应秉持国际标准,选题原则、研究方法和创新程度,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双语出版,通过数字化出版手段发展部双语对照期刊,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看两用,一文两用。另外,要不断开拓新的、适应于新媒体时代的出版及传播手段,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发表,实现在线优先出版、移动数字端同步出版,实现与国际优秀论文检索平台、DOI检索系统的互联互通,尽力将优秀的学术成果在更高的平台上传播、被更多的专业受众看到并使用。让期刊自身变强变优秀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出版伦理道德失范的发生。

[1]李林容.新媒体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2]胡虹霞.出版的伦理与伦理的出版[J].编辑之友,2013(12):39-41.

[3]国际出版道德委员会.期刊编辑行为准则和最佳实践指南[EB/OL].https://publicationethics.org/.

猜你喜欢

审稿人伦理道德伦理
《军事护理》2021年度优秀编委、审稿人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电源技术》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特约审稿人遴选通知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本刊评出2018年度优秀作者和优秀审稿人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