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沉默的螺旋效应下的网络暴力

2018-03-29

传播力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王菲暴力事件网民

一、网络暴力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到来使得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俨然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网络暴力现象也随之盛行起来。网络暴力,顾名思义,就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现代大信息背景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似乎成了一种主流趋势,即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每个人都可以对当前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来发表看法,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网络发展背景下,沉默的螺旋效应愈加显现。沉默的螺旋,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中国明确定义的“网络暴力第一案”是王菲诉张乐奕等名誉权纠纷案,2006年2月22日,原告王菲与姜岩结婚,婚后感情不和。2007年6月原告患病后双方感情进一步恶化,2007年10月闹起离婚,2007年12月29日姜岩跳楼自尽。事件发生之后,姜岩家人及朋友在网站上登载了数篇对王菲及家人侮辱、诽谤的文章,引来了众多网友对王家的谩骂、诅咒等。同时,姜岩家人将王菲及家人的姓名、照片、住址以及其身份证信息、户口本信息和工作单位等全部在网站上非法披露,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给原告王菲一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网民在网络平台中由于并不清楚事实真相而盲目从众对王家的恶意评论对其造成的影响最为深重。在“网络暴力第一案”之后又接连发生了多起网络暴力事件,“8.27儿童网络暴力事件”、“成都被打女司机被人肉搜索事件”、“虐猫女个人信息被公开事件”等层出不穷。为了避免相似网络暴力事件的再次发生、减少网络暴力对事件当事人的伤害,能够找到根治网络暴力的有效方法似乎成为了迫在眉睫的话题。

二、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

(一)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侵害

网络暴力中,参与者由于沉默的螺旋理念和从众心理的影响对事件当事人的群体攻击侵犯了被攻击对象的合法权益,对当事人造成了深重的身心伤害并直接侵扰了当事人的现实生活。网络暴力发展初期还只是局限于网民在网络上利用语言文字或图像视频等方式对事件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而随着人肉搜索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一部分网民逐渐开始通过人肉搜索手段直接从网络的虚拟社会渗透到现实社会,给事件当事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麻烦和侵扰。一般情况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当事人的姓名、电话、住址、工作单位、家庭成员等私人信息未经同意被网民大肆披露和传播,在此过程中事件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和人格尊严权往往受到程度不一的侵害。网络集体暴力事件中参与的网民抱着法不责众和匿名的心理,很少会顾及被施暴对象的心理。而被施暴的当事人在面对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之外,还要遭受各位网民们打着正义标签的网络暴力,显然对其是不公平的。

(二)对网络环境的破坏

网络暴力事件致使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加大,易造成网民在使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时心存芥蒂而至人心惶惶的局面,进而影响了网络环境的进程。每个网民在网络环境中都既有可能是网络暴力的施暴者亦有可能成为被他人攻击的网络暴力受害者。据2012年4月半月谈报道,70%以上的人遭遇过不同程度的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状况,个人信息是一个人的名片,关乎每个个体的切身利益,但个人信息遭到侵犯便会使得事件当事人安全感大打折扣,易引发其情绪不安,致使整个网络环境遭到破坏。

(三)对社会道德理念的冲击

除却网络暴力对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和对网络环境的破坏这些显而易见的危害外,接二连三的网络暴力事件会对整个社会道德理念进行强有力的冲击。社会道德理念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现实社会需要道德理念的制约,网络环境亦是如此。道德理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无形的巨大力量,是推进社会生活和谐的积极动力,也是使得人类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网络暴力事件中,多数网民喊着“正义”的口号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这种看似维护道德实则严重冲击正确社会道德理念的行为不过是以暴制暴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罢了。

参考文献:

[1]王彬彬.发达国家如何治理网络暴力言论[N].学习时报,2003.

[2]伊丽莎白·诺尔·纽曼.沉默的螺旋:一种大众的观点理论[M].美国.传播学刊,1974.

猜你喜欢

王菲暴力事件网民
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也那么动听?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王菲与那英的《岁月》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单身女人当许晴,离异女人当王菲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