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 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2018-03-29

传播力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责任制思政政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原则、提供了遵循。

一、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

青年是国家宝贵的财富,高校是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汇集之地,他们思想上积极向上,思维上异常活跃,在他们之中有利于传播新的思想和观念。因此,高校也成为了各类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争夺之地,他们都希望通过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自己价值观的传播,在高校中对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显得有着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渗透”

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有些西方国家宣扬要淡化意识形态,以达到让我们放松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淡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企图对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造成一定的侵蚀。有些西方国家甚至极力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无用了,社会主义失败了,历史终结了,企图扰乱人们的视听;更有甚者,有些国家散布中国威胁论,妖魔化中国,极力抹黑中国的形象,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企图搞乱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削弱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青年正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这个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他们的“第一颗扣子”,如果出现第一颗扣子扣错了,以后就会都会出现错误。在现实中,西方国家主要利用与青年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信息网络等媒体为载体,积极开展有关政治理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渗透。青年学生对万事万物充满着好奇心,分辨能力相对较差,如果不能正确辨析这些有害言论,或者被这些有害言论所渗透,将会动摇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领导权,无论对青年个人还是对学校甚至对社会国家都具有巨大的危害性。

(二)多元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思想文化交流越来越“无国界”,这也使得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阵地扩大化、激烈化。高校作为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前沿,大学生是网络新媒体接受程度最高的群体,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和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思想上出现一些负能量。

在近五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中,95%以上的大学生都主要依赖网络获取所需信息,绝大多数人同时拥有手机、电脑、ipad等上网工具,他们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也比其他的休闲娱乐时间要多得多,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中,我们同样发现,大学生带有自身强烈的特点,例如爱国热情很高但理想信念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较重;他们往往人生目标不明确,精神境界内在追求动力不足;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往往无视中国发展历史,随意歪曲党的历史,对社会现实中出现的贫富差距、社会腐败等现象无限扩大化,引导青年学生将现实中的不满变成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不满;青年大学生追逐潮流,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扬西方新闻观,宣扬各种西方节日,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质疑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从而达到否定党的领导的目的。这些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三)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大潮中,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尤其是“一切向钱看”等的不良说法,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客观上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群体中会出现互相攀比等的风气,也对意识形态的把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国家注重加强思政课教育的投入,要求强化思政必修课、思政选修课和综合素养课的建设和培养,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思政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加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的“免疫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工作方法,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突出工作实效性

(一)以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推进意识形态落实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绘制了思政工作的蓝图,各高校也积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后,经过3个月的筹备,2017年4月10日至14日,学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处级干部、师生党支部书记、党外人士代表等参会。会议出台了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涵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教育教学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6个方面的22条具体措施、89项重点工作,同时推出涵盖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专职组织员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建设等内容的18个配套文件。全国各高校也是以思政会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以落实思政会任务为抓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向前迈进。

(二)层层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对各级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提出具体要求,之后各级各类政府、高校都制定相应的文件贯彻落实。天津外国语大学从学校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学校《二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责任主体、责任清单、责任落实、责任追究,面向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层层传导、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及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严格执行“四级联批”“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党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办公室、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人事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学生处等部门,每月召开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会商研判会,重点研判学校网络舆情事件,确保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三)加强调查研究,让意识形态工作更具针对性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在完成教育部大学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基础上,连续几年专门设计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问卷,重点了解4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为党委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学校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监控工作,购买专业系统,安排专人负责,组织专门队伍,定期开展网上巡防,定期编制《舆情月报》,让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更多“保险丝”,更具有针对性,落实更富成效性。

(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落细落小落实

根据学校《二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细化项目,列出清单,制定《二级党组织“意识形态责任制”量化任务落实情况汇总表》、《二级中心组学习情况统计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情况统计表》、《理论和形势政策宣讲统计表》等学习宣讲情况统计表格,不仅使工作更加规范,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实施周报送与月报送相结合,起到实时监控基层的作用。制定《领导干部与一线教师谈心谈话制度》,全校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与一线教师结成对子,倾听呼声,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谈话完成率达100%。

(五)加强完善责任链,做好责任追究落实

意识形态的考核机制有利于促进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落地生根,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对基层党建的督查,抓好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建立考核的机制和细则,明确考核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等,不断使意识形态考核制规范化。

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在工作中有实招,才能实现意识形态责任制的“安全网”,今后,高校需要进一步制定奖惩制度,做到有“奖”有“惩”,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注重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落实,确保学校意识形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房正宏.网络政治参与与意识形态安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6).

[2]陈先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知道地位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6).

猜你喜欢

责任制思政政治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