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广播工作室运营策略研究

2018-03-29

传播力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广播受众

一、广播工作室的相关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的广播行业实行的通常是制播合一的体制,行业外资本和技术无法进入,节目的自产自销导致了资源浪费,严重地阻碍了广播事业的发展。”而国外的广播电台早已根据现实媒体运营状况的发展,改革实行制播分离的运作体制,并建立了许多节目制作机构。因此,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的广播产品,其运作模式也应与当前市场规律相符合。对于电台而言,培养鼓励优秀的节目制作人员建立具有其工作特点的广播工作室,是制播分离的尝试,也是广播工作改革的初创阶段,其改革特点主要针对的是如何更高效的提高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如何提升主持人及团队的积极性、创造性等。

目前,我国很多电台都成立了广播节目工作室,比如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刘杰工作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阳工作室》等。这些节目工作室在生产制作节目的同时,也推动了广播产业链走向市场化。还有一部分广播工作室通过品牌推广,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实现了OTO的良好融合。但是目前广播运营商仍在为更新和更为完善的广播工作室运营理念继续探索着。

二、对广播工作室运营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提出的一种分析工具,主要针对处理公司战略管理。该分析工具通过解析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工作环境,了解组织自身的优劣势,执行把握机会,规避组织威胁,从而获得发展的战略。本文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播工作室的运营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个人看法。

(一)优势分析

第一,媒体优势。传统广播媒体通常拥有巨大的公信影响力,而广播工作室的建立主要依托传统广播已有的媒体资源。因此,在未来发展中,传统广播媒体可以以此来升华工作室品牌的公信影响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重要的无形资产。

第二,人才优势。传统广播媒体拥有优秀主持人以及专业的运作团队,另外,传统广播媒体比起其他新媒体经验充足,也为广播工作室提供了优质的内容资源。

第三,受众优势。传统广播媒体积聚了庞大的用户听众,本地听众的忠诚度尤为高。因此,广播工作室可以将这些受众资源进行转化,通过培养忠实用户群带来巨大效益。

(二)劣势分析

第一,缺乏品牌意识。许多广播节目工作室在具体执行品牌制定中,受到各方面阻碍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广播节目工作室工作主导仍以内容生产为主,缺乏品牌开发执行力度。

第二,多种因素影响盈利。大部分电台并未赋予工作室太多实质性的权利,未明确规定相关人员责任、权利及义务等,也没有制定符合的款项扶持制度和激励奖励机制。创办工作室仅仅盲目追逐形式,实质效果不佳。

(三)机遇分析

从经营的角度出发,通过资源整合追求最大盈利程度,广播工作室建立在已拥有的广泛听众基础之上,可着力培养提升粉丝经济,实现媒体运作的电商化特点。

(四)威胁分析

市场竞争激烈。新媒体时代,网络移动电台等相关行业与传统广播产品争夺市场占有率、收听率。

三、广播工作室的运营策略

(一)传播主体:主播的品牌之道

在媒体渴望得到受众注意力的今天,品牌才是节目团队正常运行的保障。因此,以主播为核心的粉丝社群的组建对工作室来说至关重要,打造多领域的节目,并深刻挖掘主持人的商业价值所在,并将其最大化地呈现出来。

(二)传播内容:深耕内容,以内容取胜

新媒体时代,内容为先,渠道制胜。不管节目形式和广播平台如何变化,其内容却一直都是核心关键。高品质的内容会广受青睐,平台的内容要适应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消费品好,才能赢得市场占有率。

(三)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渠道

互联网使得广播工作室可以实现广播节目的跨区域、跨时段传播,进而增强节目在受众那里的达到率,同时也增强节目与受众的粘性和互动性。

(四)传播对象:找准定位,察觉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

根据不同场景将工作室朝着“精细化、多群体、小众化”的方向发展。根据需要将场景“精细化”;从群体视角进行“多群体”划分;相对“大众传播”而言,“小众化”发展方向一边可以满足小部分人的需求,一边可以笼络更多的粉丝社群。

(五)盈利模式:社群经济与媒体电商化运营

参考网红经济盈利模式,运营粉丝经济,探索内容消费、电子商务、广告、增值服务盈利模式。在提供优质用户服务的同时,增加广播产品的附加值。

总之,在媒体市场暂未形成规范分配利益的格局前,广播工作室或可成为传统广播应对新媒体冲击的解决办法,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寻求的重要“锚点”,值得尝试和推进。后期,广播工作室的发展将逐渐蹚入“深水区”,坚持下去必将能带给传统媒体更多惊喜和期待。

参考文献:

[1]王丽,张斌.广播工作室激活广播[J].中国广播,2017(5).

[2]顾楠楠.广播节目工作室生存现状分析[J].中国广播,2014(1).

[3]周伟.新媒体时代广播经营创收的路径和效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12).

[4]孟伟,宋青.2016中国广播融合与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3).

[5]谭天,夏厦.场景重构与用户延伸—打造互联网时代新型广播[J].中国广播,2017(5).

[6]张琳.团队化释放的无限可能—北京电台节目团队运营模式分析[J].中国广播,2017(5).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广播受众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