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复合水泥基动水注浆材料试验与工程应用

2018-03-29陈志军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2期
关键词:强剂减水剂纳米材料

陈志军

(辽宁水利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且具有十分广泛的岩溶分布,据测算,可溶岩的面积约占1/3。在岩溶地质环境下,地下动水地质灾害成为影响当地地下工程建设发展的瓶颈。显然,在地下动水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堵水能力较好的材料,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堵水工程。本文结合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纳米水泥基动水注浆材料,力求在地下工程动水治理中取得良好的封堵效果,以期对相关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 试验材料

1.1 水泥

水泥基—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所用的水泥采用的是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1。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是由于双液材料的凝胶时间极短,不会产生严重析水现象,同时这种水泥成本较低,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1]。

表1 试验用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1.2 高效减水剂

在当前工程领域,常用的减水剂有三聚氰胺减水剂、苯系高效减水剂等多种减水剂,但上述减水剂均有缺陷[2]。因此,本次研究拟选用JSS高效减水剂。该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减水效果,分散性好,同时掺量较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其性能指标见表2。

表2 自制减水剂性能指标

1.3 早强剂

试验中选用VT早强剂,是一种无机盐类早强剂,在常规条件下属于白色粉末,化学性质比较稳定[3]。

1.4 纳米材料

本次试验选用纳米二氧化硅,它是一种具有较高火山灰活性的无定形物质,具有十分强大的表面吸附力,在促进水泥水化和提升其耐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基本性能见表3[4]。

表3 纳米材料基本材料

1.5 抗分散剂

抗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不破坏水泥其他理化性能的前提下,对水泥浆液起到增粘和絮凝效果。本次研究选用QM纤维素类抗分散剂,其在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分子量约为30万。

2 试验方法

在注浆材料确定后,材料配合比就成为影响注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和实际施工经验,采用正交法进行材料配合比试验[5]。本次试验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水灰比、减水剂、早强剂、纳米材料和抗分散剂,在保证试验结果科学性与可靠性的基础上,选用正交法适当精简试验次数以缩短试验时间。

表5 正交试验结果

结合该领域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注浆材料主要考虑因素有水灰比(A),减水剂含量(B),早强剂含量(C),纳米材料含量(D),抗分散剂含量(E)。对上述五个因素分别设置四个不同的配比水平,共得到16组试验,详见表4。

表4 基于正交法的影响因素水平设计表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组合,对纳米水泥基动水注浆材料的初始流速、可泵期、凝结时间及结石体的强度分别进行测试,结果见表5。

由表5的数据可知,纳米水泥浆液的初始流动速度会随着水灰比的减小而减小,同时初凝时间也有所缩短,但抗压强度有所增大,对留存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当减水剂含量增加时,初始流动速度也会有较为明显的加大,同时初凝时间延长,但对浆液的抗压强度和留存率等其他属性影响并不明显;早强剂的加入可以缩短初凝和终凝时间,明显提高24h抗压强度,对其他属性没有明显影响;纳米材料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抗压强度,同时改善不易冲散性;QM纤维素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浆液的留存率,对浆液的其余属性影响不明显。

结合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优选出四种不同配比的纳米水泥注浆材料方案,具体结果见表6。为了表示方便,文中以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表示四种优化方案。

表6 注浆材料优选配合比方案

4 工程应用实践

4.1 工程背景

胜利水电站位于新宾县胜利村境内的苏子河上,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具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6]。电站的引水隧洞进水口布置在左岸坝前,为岸塔式进水口。在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底部有小部分涌水,开挖继续进行后,地面便产生大量涌水,严重影响施工。有项目工程资料可知,该段为泥灰岩、泥质白云岩地质,由于开挖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且围岩不稳定,急需处理涌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钻孔揭示的涌水情况,实施了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但效果不理想。因此,拟采用纳米水泥基动水注浆材料进行封堵施工。

4.2 施工方案

通过现场分析,注浆管长度过短,浆液不容易被注入,而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孔口连接处也容易脱落。此外,由于纳米水泥浆液凝结较快,孔口裂隙会很快被浆液封堵,不利于堵水效果的发挥。鉴于上述情况,本次注浆采用长度为2.5m的注浆管。

根据相关施工经验[7],注浆孔的孔径选择为50mm,采用气动凿岩机进行钻进。根据前期钻孔探查结果,在钻孔上从右边墙脚、掌子面以及左边墙脚实施斜向钻孔,间距设定为1m,孔深为3m,如果钻到4m仍未出水,则停止钻孔。

钻孔完成后,对有喷水的孔进行注浆管安装,在管口和注浆管的连接处设置球阀开关。根据注浆管与孔口之间间隙和孔内水压的大小,在注浆管外缠绕一定厚度的面纱,可以起到固定和止浆的双重作用[8]。

4.3 注浆施工工艺

在动水封堵中,注浆材料的确定应该考虑如下因素:一是岩体的特性;二是水流的大小,根据上述因素对注浆的扩散范围和加固强度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确定注浆材料。根据本次施工中强度要求高、制浆站距离较远等实际情况,确定采用方案2和方案3交替注浆。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和涌水量,在注浆施工中首先使用方案3进行注浆,并根据注浆的效果使用方案2进行补充注浆。当注浆压力达到3MPa且没有降低趋势,在持续10min后即可停止注浆。

4.4 注浆效果评价

利用纳米水泥基动水注浆材料进行注浆作业后,开始从排水泄压口喷出较稀的浆液,随着注浆的持续进行,喷出的浆液逐渐变浓,且数量持续减少,直到没有浆液冒出,同时注浆孔口周围也没有明显跑浆。在浆液凝固后,进行二次钻孔监测,在钻孔深度达到4.5m时仍未见明显水流涌出,说明纳米水泥注浆对岩体裂隙涌水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

5 结论

岩溶地质在我国具有广泛分布,在这种地质环境下的地下工程施工极容易遭遇大量涌水,给施工造成极大困难。本文基于当前注浆工艺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纳米水泥动水注浆材料,并得出了如下结论:

(1)研究中依据相关成果和实际施工经验,采用正交法进行材料配合比试验,对不同的水灰比、减水剂含量、早强剂含量、纳米材料含量、抗分散剂含量等五个因素对浆液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2)根据正交法试验结果,提出了四种纳米水泥注浆材料优选配合比方案。

(3)工程施工结果显示,纳米水泥注浆对岩体裂隙涌水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

[1] Assaad J, Issa C A. 2012. Bond strength of epoxy-coated bars in underwater concrete[J].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 30(05): 667- 674.

[2] Chen J, Kou S C, Poon C S. 2012. Hyd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ano-TiO2, blended cement composites[J]. 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 34(05): 642- 649.

[3] Land G, Stephan D. 2012. The influence of nano-silica on the hydration of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47(02): 1011- 1017.

[4] 姚金华. 纳米材料在岩土与地质工程中应用研究进展[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3(07): 138- 142.

[5] 王黎怡, 许利惟. 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正交法试验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4(04): 319- 324+335.

[6] 安娜. 胜利水电站进水塔抗震稳定性校核评价[J]. 水利技术监督, 2017(01): 52- 54+133.

[7] 石明生, 王复明, 刘恒, 等. 堤坝高聚物定向劈裂注浆试验与有限元模拟[J]. 水利学报, 2016(08): 1087- 1092.

[8] 蒋买勇, 梁经纬, 王飚, 等. 一种适合岩溶堤坝高效控制注浆的新工法-稀浆脉动劈裂、膏浆脉动压密注浆[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11): 147- 150.

猜你喜欢

强剂减水剂纳米材料
武器中的纳米材料
基于净浆扩展度的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分析
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羧酸系超缓凝减水剂性能研究及应用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早强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搅拌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高效环保型PAE湿强剂新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可研可用 纳米材料绽放光彩——纳米材料分论坛侧记
新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干强剂的开发和应用
减水剂对陶粒混凝土坍落度及扩展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