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北地区河道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29李迎春

水利技术监督 2018年2期
关键词:豫北河道水资源

李迎春

(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河南 新乡 453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难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具体到河道水利工程,由于之前的城市建设和水利工程发展,主要考虑工程本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少关注生态环境效益,致使我国的河道水利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2]。本次研究试图以豫北地区的河道水利工程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管理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这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的河道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的河道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1 研究区概况

豫北是指河南省内黄河以北的地区,由新乡、安阳、焦作、濮阳、鹤壁5个地级市及济源1个省管县级市组成。面积2.8万km2,人口近2000万,占河南全省人口总数的21%,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发达区域。该地区属暖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年平均气温14℃;7月平均气温平均27°C;1月平均气温0.1℃;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21.5℃。年均平均降水量650mm,其中夏秋降水较多,占全年降水的72%,且多暴雨。豫北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区内河道纵横,水库众多,河流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均较大,对河道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据统计,豫北地区的水资源量仅占河南全省的11%,形成了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低下的局面,因此必须加强对该地区河道水利工程的管理,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如图1所示。

图1 豫北地区人口/水资源占全省比例情况

2 加强豫北地区河道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本地区属于河南省的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聚集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且目前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合理规划、超采现象严重[3],据统计,河南全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积蓄已达30%以上,浅层地下水与可开发利用量的比例达到了60%,而豫北地区更是达到了9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河道水利工程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通过河道治理工程及污水、污染物集中处理等相关配套工程设施,可以使过去水污染严重的区域水资源得到净化,极大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4]。因此,强化豫北地区的河道水利工程管理,对本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图2 地下水开采量与可利用量的占比统计

2.2 有助于提升当地的防灾水平

豫北地区受到当地暖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的年内和年际分布极为不均,夏季多暴雨而春季多干旱,同时丰水年和枯水年的降水量差距也十分明显,上述气候和降水特征造成域内旱涝灾害频发,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加强河道工程建设与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还能显著提升域内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最大限度降低旱涝灾害造成的威胁与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5]。

2.3 有利于提升河道的生态价值

豫北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气候变迁的影响,域内河道的径流量呈逐年萎缩态势,河道生态功能日益退化,并对当地的河道生态环境乃至整个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强化豫北地区的河道整治,通过河道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生态水体环境的调节功能就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因此,加强豫北地区的河道工程建设和管理,通过河道整治和引进治污物种,可以有效改善河道水体环境,以充分发挥河道生态系统的价值,对不断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豫北地区河道工程管理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河道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从豫北地区的河道工程管理现状来看,仍旧存在一些影响河道工程建设、不利于生态化建设目标实现的现实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表象及背后原因的分析,是制定河道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提高河道工程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

3.1 管理理念陈旧

要提高豫北地区河道工程管理水平,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事实上,部分管理者仍然对河道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存在错误的管理观念,严重影响了河道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任何工程建设和管理都必须要积极性应国家的这一号召,将环保目标置于突出地位[6]。但是,在豫北这一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部分河道工程的管理者环保意识淡薄,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仅重视其经济功能,而忽视环境保护功能,进而造成河道生态功能下降。

3.2 管理制度体系缺位

豫北地区属于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有很多跨行政区域的河流水系。在当前河道工程管理中,许多工作的开展需要跨区域、多部门协同工作、共同负责方可顺利进行。但是相关的管理规程和管理制度中并没有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这不仅会造成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同时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处于本部门的利益考量,对相关制度做出有利于本部门的解释和理解,进而在河道工程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协同工作配合不够,甚至推诿、扯皮现象,导致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一些经过工程措施治理的城市河道,仍然存在排污超标、生活垃圾随意向河道中倾倒、丢弃的现象,不仅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和河道堵塞,还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导致河道整治工程难以发挥应有功能。对于上述现象,由于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管理责任不能细化到人,造成管理环节经常缺位,面对问题,部分管理部门相互推诿,导致上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甚至愈演愈烈。

3.3 河道水利工程设计不科学

在现阶段的河道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将城市建设和发展放在首位,一味追求发展利益,造成水利工程设计不科学,不仅会导致河道职能降低,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7]。例如,在部分河道整治工程中,河道两侧没有设置护栏,不同程度存在堤身单薄、防洪能力的不足的问题,部分堤岸缺乏护岸工程或绿化缺失,从而造成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此外,流失的泥沙在河道内长期淤积使河道变窄,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泄洪功能。再比如,部分河道治理工程片面强调防洪功能,投入巨资修建混凝土护岸,使城区河道日益人工化和渠道化,不仅使河道的天然断面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也减少了河网的调蓄容量,严重影响了河道综合功能的发挥。

4 豫北地区河道工程管理的改进策略

4.1 改变河道工程管理者的管理观念

工程建设,管理先行;管理工作,观念先行。要整体提升豫北地区河道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首先要改变管理者的陈旧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到河道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树立基于生态水利建设的河道工程管理理念。

河道治理和生态水利建设是并行不悖的两个概念,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对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豫北地区尤其如此。鉴于河道生态环境构建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北地区在进行河道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将基本的生态功能恢复和建构置于突出位置,要以资源资源修复和生态自我修复为主要功能,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设计建设,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也为豫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4.2 通过制度建设实现河道水利工程的标准化管理

河道工程管理,观念是指导,制度是保障。要提升豫北地区的河道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就需要基于制度建设,积极实施河道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具体而言,在指导思想上,河道水利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就是制度化、元素化和互联网的有机融合。

在制度化建设方面,豫北地区要以《河南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办法》为依据,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本地和本部门的组织管理手册,明确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形成管理事项、岗位和人员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所有的管理事项必须要有明确的管理依据。操作流程和记录,切实实现权责分明。

在元素化方面,要将河道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职责和对象以管理部门和属性为特征进行细化分解,最终形成不同的管理元素。这种管理元素具有独立功能和空间上的可分离性。在此基础上将每个管理元素与责任人对应。根据河道水利工程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指标,将上述元素分为待查、安全、亚安全和一般隐患以及重大隐患等五种情形,并对非安全元素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在互联网管理方面,要注意运用现代化通讯网络技术,将河道水利工程的管理元素和管理事项等相关信息同步传输到区域性标准化管理平台,为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强化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4.3 强化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设计和管理水平

在提升管理理念、构建管理制度体系之后,强化技术管理有助于提升河道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和管理质量,从而在技术层面提升豫北地区的河道工程管理水平。

首先,要对河道水利工程加强科学规划和设计审查。河道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必须要遵循河道平顺以及河势稳定的原则。在做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护好河道两侧原有的湖泊、洼地和沟渠,降低工程项目建设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注重河道的清淤和疏浚。河道水利工程在运行一点时间后,河道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淤积问题,由于豫北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这一现象更不容忽视。因此,河道水利工程管理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定期清淤和疏浚,以增强河道的过流和防洪能力。

最后,在河道水里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还要积极引入生态修复技术等现代防污、治污技术,通过对外来污染因素的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河道水利工程完工之后的各种污染源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结语

本文以豫北地区为例,对河道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河道水利工程管理对促进区域水资源的高效配置,保护河道生态环境,促进河道综合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在河道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现阶段豫北地区的河道水利工程管理,必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适合本区域的管理对策和方案,提升本地区河道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 吴强, 王晓娟, 汪贻飞, 等. 广东省河道管理立法现状、 问题及修订建议[J]. 水利发展研究, 2017, 17(09): 14- 17.

[2] 张长芝, 陆平, 闫继栋. 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东水利, 2017(06): 19- 20.

[3] 刘恩杰, 申文村, 耿晶晶. 从漳河管理谈河道管理理念的转变[J]. 海河水利, 2017(03): 42- 43+64.

[4] 胡志国. 长江安徽段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实践与思考[J]. 江淮水利科技, 2015(03): 22- 24.

[5] 安静利. 加强河道工程建设与管理分析[J]. 海河水利, 2015(03): 38- 39.

[6] 陈少泉. 淮河河道工程目标管理实践与思考[J]. 治淮, 2011(11): 40- 41.

[7] 李德仁. 浅谈河道工程管理[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9, 29(12): 76- 77+82.

[8] 陈瑜, 许其宽. 加强河道行业管理促进人水和谐相处——东台市河道工程维护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 2005(11): 50- 52.

猜你喜欢

豫北河道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奋力书写战“疫”的豫北答卷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豫北水利工程管理
河道里的垃圾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