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8-03-29薛庆超

湘潮(上半月) 2018年3期

★ 薛庆超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起点,全党全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民族面貌、民族精神、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了空前的提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进而发展到强起来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新观点、新智慧和新实践,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具体体现。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以贯之,坚定不移,一直到中共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个初心——这个初心来自对中国国情、中国农村和中国人民的深刻了解。从2015年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的即席讲话中,可以看到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初心所在。习近平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历程,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7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今年春节,我回到这个小村子。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当然吃肉已经不成问题。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我们用了30多年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文明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美国的七分之一,排在世界80位左右。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中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则还有两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中国城乡有7000多万低保人口,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这两年,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为此,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战略。要求“精准扶贫”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他多次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中共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十九大还提出,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第一,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再奋斗1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既是对中华民族发展也是对整个人类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

习近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执着,来自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和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他在北京长大,青年时代在西北黄土高原最艰苦的陕北农村下乡插队7年,深入了解了中国农村和中国基层;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接受了现代科技的洗礼;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熟悉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到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熟悉县域的各方面情况;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特区厦门担任常务副市长,具有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工作经验;担任中共福建宁德地区地委书记,具有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起来的经验;担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理念;担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长期间,奠定了谋划省域发展和沿海地区发展的实践经验;在经济发展最充分的浙江担任主要负责人期间,实实在在感受了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到亚洲乃至世界上一流的大城市上海担任市委书记工作,积累了发展经济、金融、交通、科技等全方位的工作经验。因此,他具有从底层到基层,从农村到城市、到县级到中央每一级主持全面工作的经验。有了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垫底”,他在中共十八大和中共十九大上,连续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上任伊始就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通过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全党全国都感受到,习近平最大的特点就是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说到做到、雷厉风行。因此,他受到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得到国际舆论高度评价。

★ 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落实改革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认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从中共十八大开始,全面深化改革被迅速提上重要日程。

习近平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离开北京到外地调研就来到经济特区。他在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表示:“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他还专门来到安徽凤阳小岗村,和当地农民一起促膝谈心,了解农村基层改革的实际情况。他说,这次到小岗村调研,就是要表示改革开放不停步,要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军队和国防建设改革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顶层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明确目标,建立机构,深入推进,抓住重点,破解难点,化解热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开,社会事业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中央对改革目标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中央成立了以习近平为组长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深化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同时,在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之下,设立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专项小组。习近平曾多次说过,现在的改革是“啃硬骨头”。从中共十八大到中共十九大,中央推出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来“啃硬骨头”,相继推出《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改革方案。通过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党内法规和文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从中共十八大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显著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庄严宣示。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宣布,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他再次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抓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关键环节,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中共十八大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提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接着,中共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中国共产党抓住反腐败这个关键,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对执政基础关系最大的突出问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反腐败压倒性态势,从中共十八大到中共十九大:一、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央管理干部440人。其中,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纪委委员9人;二、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三、处分县处级干部6.3万多人;四、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五、努力推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追回外逃人员3453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有48人落网。以上共计35.4万人。在5年时间内,清除这么多腐败分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同时,中国共产党大力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中央出台或修订党内法规50多部,《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相继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强度和深度,要坚决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

中国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占据了国际道义制高点。过去,美国等西方国家总想用反腐败问题来拿捏我们,不断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场合提出所谓反腐败问题。现在,中国在国际上一举转为战略主动。加强反腐败国际多边双边合作,启动“天网行动”,加大追逃追赃力度,将一批外逃多年的犯罪分子缉拿归案。中国主动提出一系列反腐败国际合作倡议,倡议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特别是加大了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反腐败合作方面的压力,要求他们不要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原来他们认为那些腐败分子是他们手中的“牌”,现在都成了手里的“烫山芋”。

中国共产党敢于向腐败亮剑,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民心。习近平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正所谓“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社情民意是观察政治问题的晴雨表。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共十九大强调,要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要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中国共产党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更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乏“忘战必危”“好战必亡”“有备无患”“备而不战”“弯弓盘马,引而不发”等有关军事与战争的启示。《孙子兵法》是著名军事著作,一开头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主权,捍卫世界和平,必须建立世界一流军队。

中共十八大以来,由习近平主导,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特别是抓住军队改革和反腐败的“牛鼻子”,一手抓军队改革,实现战略方针、战争理念、军队体制编制的革命性变革;一手抓政治建军,思想建党,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使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通过军队改革,重塑军魂,坚定不移反腐败,提拔德才兼备干部,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中央军委成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宣布裁军30万;军队提拔干部打破军兵种限制,一批具有实战经历、在完成重要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将领走上重要岗位;撤销四总部,由中央军委直接统帅全军,下设15个工作部门;撤销七大军区,设立五大战区,战区和军区不是名字的改变,编制、体制、职能、内涵、外延都有质的不同……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

根据现代战争理念,中央军委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建立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建立战略支援部队,构建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等构成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设立陆军部,改革“大陆军”体制,将18个集团军整编为13个集团军,统一授予71军至83军新番号。基本撤销师、团级,设立旅级。形成合成军、合成旅、合成营,改三三制为八八制;成立联勤保障部队和联勤保障机构;撤销大批师级单位,调整组建数十个军级单位;调整组建新的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调整改制全军军校系统。通过军队改革,实现强军目标。例如:某新型信息化合成旅,下辖4个合成营、1个炮兵营、1个防空营和1个作战支援营等,装备新型主战坦克、新型自行榴弹炮、新型模块化自行火箭炮等信息化武器装备,作战能力有了质的提升。人民解放军已经插上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高科技的翅膀,正在向实现全面信息化转型。

为了维护中国的海上石油能源和贸易通道、“一带一路”、南海国家权益,中国海军正在“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的转变”。中国海军加快装备航空母舰和其他新型舰艇,积极参加联合国打击海盗、亚丁湾护航。2017年10月,中国海军第26批护航编队包括两艘导弹护卫舰和一艘远洋综合补给舰,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访问了比利时、丹麦和英国伦敦。为了维护远海权益,中国宣布在吉布提建设第一个海外后勤保障设施。

中国空军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建立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实现从国土防卫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

火箭军是战略威慑核心力量,大国地位战略支撑。今后,将增强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增强战略制衡能力。

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强军目标是: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中共十九大后,习近平主持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强调军委要推动全军各项工作向 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他在中央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强调: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军委必须懂打仗、善谋略、会指挥,军委工作一开始就要把备战打仗的指挥棒立起来。今天到军委联指中心来,就是要亮明态度,从我做起,从军委做起,强化备战打仗导向,提高打赢本领,抓实备战工作,带领我军真正做到能打仗、打胜仗,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资料图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习近平指出: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21世纪以来的国际形势,呈现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特点,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因此,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一起,共商“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成果。这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型例证。例如,根据“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欧洲的联系更加紧密。从中国重庆发出的 “渝(重庆)新(新疆)欧(欧洲)班列”,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较海运节约时间20多天。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至欧洲的中欧班列数量迅猛增长,中国的电子产品、纺织品、轻工产品等各类产品,源源不断运往欧洲;西班牙红酒、波兰牛奶、保加利亚玫瑰精油、德国汽车和啤酒等欧洲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大批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已经形成西、中、东3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51条,开启运营的城市28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29个城市。2017年1月1日,“义乌—欧洲”班列从义乌始发,满载中国小商品,经哈萨克、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穿过英吉利海峡隧道,18天到达伦敦。英国著名媒体BBC赞赏“一带一路”:“中国用现代科技重新打通了古代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非常了不起。”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绸之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领导下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