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雕刻艺术

2018-03-28郑放鸣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传神雕刻创新

郑放鸣

摘要:任何一件精美的雕刻艺术品都必须经过精雕细琢才能完成,只有不断发挥思维创造力,对雕刻作品的灵魂进行深层次分析,让每件作品都能体现出雕刻艺术家的审美能力和专业技术。笔者从小耳濡目染在工艺环境中,对于雕刻有着原始的喜爱之情。也正是懵懂时期的深刻情节,激励着我学好雕刻这门手艺,坚持雕刻创作。在长达四十余载的雕刻创作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感触便是学无止境、不进则退。温州作为百工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雕刻环境,身在其中,感到庆幸的同时,更多的是压力倍增。

关键词:雕刻;传神;传统;创新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手工艺中,雕刻艺术深受人们喜爱,悠悠几千年历史,日出日落,年复一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雕刻艺术创作提升为一种精神文明。中国雕刻的传统题材十分广泛,有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有山月,花木,飞禽走兽等等。传统雕刻题材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车轮在前进,中國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全新时代,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要求逐步提高,中国雕刻艺术正在创造富于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脉搏的优秀作品。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技艺,更应当表现出不同于以往艺术作品的特色,具有时代感。通过作品的创作形式,既要可以表现出雕刻艺术品的生机和活力,又要能够充满生命的气息,既要生动和传神,又要内蕴创作的灵魂。

我出生于百工之乡——浙江温州,爷爷郑子静毕业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蔡元培任校长的上海音乐院,1957年曾和中央歌舞团同台演出,他扬琴独奏《雨打芭蕉》让全场为之倾倒;父亲郑体衡是黄杨木雕的领军人物,他的黄杨组雕《槐荫结合》登上了1958年《美术》杂志,并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办了乐清黄杨木雕厂和乐清石雕厂,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培养了一大批雕刻艺术人才;笔者自幼就在一尊尊、一座座雕刻艺术品中蹒跚穿行,耳濡目染,14岁就拿起了雕刀凿子,开始了雕刻艺术生涯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迄今为止,已四十余载。我钟情于江南,也常常将这份情感融入到我的雕刻艺术创作中,我把我最熟悉的、最想表现的东西融入进去,我觉得生活中最朴素的东西,就是最能够打动人情感、勾起人回忆的地方,也是最能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地方,因为当观众看到这件作品时,会和其思想上的某一个画面有重叠,微妙之处尽在此。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温州雕刻具有“精、细、雅、巧”的特点与风格,追求精致与细腻,同时注重因材施艺,追求以形带神、形神兼备的视觉效果,在构思创意上追求品质和品位,力求清新雅致与轻盈飘逸,尽显古韵今风兼具的人文气息。温州拥有众多的雕刻大师,他们以自己精湛的技艺造诣和深刻的世事感悟为我打开了一扇学习之门、思考之门、灵感之门。过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能说明艺术创作的一般性规律,就好比一枚硬币的单面。其实应该放眼世界、敞开胸襟,才能创作出具有更广层面、更深层次的恒久的艺术精品。我认为,这种思维往往是我们雕刻工作者容易忽视的。流传了数千年的美学观念、造型设计等老祖宗的宝贝,经常会成为我们创作的瓶颈所在。破旧立新尽管是个痛苦的过程,但唯有“痛”过之后才能“痛快”。所以,我近年来“痛定思痛”,觉得唯有广泛涉猎、兼收并蓄其他现代艺术美学营养,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一件成功的雕刻艺术作品“传神”是作为体现艺术表现的形式。但是由于很多雕刻者还不能深入理解“传神”的意义,导致很多雕刻作品都丧失了生机,增加雕刻作品的“传神”,并不是要求制作工艺、方法、工具可以达到某种专业水平,而是通过雕刻家对原材料的感知,和原材料形成一种灵魂呼应,给人们雕刻出“传神”的作品。每一种原材料都具有独特的思想,雕琢时一定要正确把握材料的灵魂,不仅要在雕刻的精湛上下功夫,还需要在长期的创作中积累经验,进而创造出精美得作品。进行雕刻时,还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原材料自身特性,针对性进行新雕刻技术创新,让新工艺体现出雕刻作品独到之处,增加文化内涵,赋予它新的生命力。为了体现出雕刻作品的“灵魂”,凸显作品特色,雕刻艺术家必须将雕刻作品当作一种生命进行对待,感受雕刻隐藏的内在意蕴,带动雕刻技术向更长远的方向发展。只有将灵魂和雕刻相结合,才能展现出雕刻作品的价值。当雕刻家将灵魂赋予这门艺术时,就能理解雕刻蕴含的历史,体会雕刻的意义,进而实现雕刻作品别具一格的形态和意蕴。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功利性因素,才能静心以脱去浮躁,体会和创造自然之美。

时至今日,雕刻艺术应该大胆借鉴更多其他领域文化特质,有意识地接收创新和交融发展。我曾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进行深造学习,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有意在创作中在线条、块面上结合原材料的特性,适当运用夸张、强调、虚实相生等手法,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绘画、雕塑等现代美学的一些特点进行创作实践。无论是我的石雕作品《白蛇传》、还是黄杨木雕作品《探月》,抑或蜜蜡雕刻作品《十二生肖》,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的规避了过去的传统套路,追求作品的写实风格,体现浑然大气的体积和自然流畅的弧线,并结合了西方雕塑的面和中国石刻的线,在设计上融合了现代的艺术手段,在局部与整体的对比,写实与夸张的分寸上反复斟酌拿捏,力求符合了当代人对这一类形象体系的审美诉求,达到了满意的预期效果。

结束语

“精耕自有丰收日”,在雕刻艺术领域苦苦追寻四十余载,我深感其中战战兢兢。作品要等市场去检验,更要等待时间去浪里淘沙。我在当下的全部收获,也只冬去春来脱开厚重棉衣的轻松自由感。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历史长河中,我只是不断汲取营养的顽童,无论选择怎样的创作材料,无论创作方向怎么改变,无论创作风格怎么别出心裁,当下,我依然选择潜下心来,在数千年传统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熏陶自我,坚守文化内涵;同时,向其他可学的艺术门类学习,认真地深入现实生活,捕捉时代灵感,然后用雕刻作品表达出自己强烈的个性艺术语言。

参考文献:

[1]杨明彦.我国雕刻艺术的视觉艺术思维探析[J].文教资料,2011(23):97-98.

[2]安荣杰.论雕刻艺术不断创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2.

猜你喜欢

传神雕刻创新
On art
捕捉精彩,描写传神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