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和网络谣言赛跑的人

2018-03-28

新传奇 2018年5期
关键词:公安部门辟谣谣言

一起谣言从诞生到破灭都经历了什么?

“过去是我们追着谣言跑,谣言出现并且扩散后再追踪查处,结果‘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如今越来越多的谣言刚冒头,就能被及时辟谣,不仅依靠日益完善的技术,更得益于公安人员的眼疾手快……”

前几天,一则“50岁老头暴打8岁儿童”的谣言在网络上热传:“孩子被打断7根肋骨”“老人眼睛被戳瞎”……惊悚细节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就在不少网友对这一惊人消息将信将疑之时,近日,海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辟谣信息,宣告造谣传谣者已被依法处理。

消息一公布,网友拍手称快。然而大家并不知道,这样一起谣言背后,竟有许多人彻夜未眠,这些人是一群时刻与网络谣言赛跑的人。

一起谣言背后,公安部门要做很多事

2018年1月16日17时50分,上海市公安局在日常监测中发现一组聊天截图在网络上热传:有人声称一名8岁孩子在乘坐104路公交车时因不愿让坐被一名50多岁男子殴打致重伤。打人者被扭送至派出所后,又遭孩子母亲用尖锐物戳瞎眼睛。

18时许,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即电令徐汇、黄浦、静安分局及轨道公交总队等104路公交车途经沿线的所有单位,从该帖文能够提供的有限线索入手,细致核查该警情是否属实。

19时许,黄浦公安分局打浦桥派出所和瑞金二路派出所组织民警查阅海量报警记录,未发现有类似报警。

静安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指挥辖区上海站地区治安派出所、天目西路派出所、石门二路派出所和江宁路派出所全面排查近期110接警单,但没有查到相关报警记录。

徐汇公安分局龙华派出所、枫林路派出所和斜土路派出所民警核查了近期110警情,未发现相关报案。

与此同时,分局指挥中心指挥民警前往第六人民医院上门了解情况,院方表示近期没有被殴打的儿童前来就诊。

20时33分,轨交总队防范指导支队民警连夜上门走访104路公交车队,但得到的反馈是未发生过此类案件。经查阅2017年全年涉及104路公交车的报警记录,也未发现有过打架斗殴类报警。

23时12分,经过缜密侦查,涉嫌编造谣言的江某和散布谣言的梅某相继落网。

查证、辟谣一起网络谣言,公安部门在现实里要做很多事情

23时12分至17日清晨,办案民警连夜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直至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处理。

17日上午8时45分,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了首条辟谣消息《上海市公安局查处一起网络造谣案》……

从追着谣言跑到冒头就“杀”

今年37岁的刘俊,加入上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总队5年,虚拟世界种种光怪陆离的事让他“大开眼界”。

2016年6月15日晚上20时,当天值班的刘俊照例以网警身份巡查微博平台时,发现多名网民发图称地铁世纪大道站站厅内一男子倒在血泊中。

经验告诉他,这一突发消息存在谣言滋生的空间。“网民发布的图片里,倒地男子头部周围有血迹,边上拉着警戒线。”刘俊站在普通网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些图片:“单看照片无法判断男子受伤的具体部位,容易让人添加情节,再加上图片示意,很可能变成‘有图有真相’的谣言。”

刘俊立即将网络消息上报上级部门,同时对现场情况进行核实。20时10分,轨交警方反馈:站点监控录像显示,19时58分一名男乘客在未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在站内摔倒,2颗门牙磕伤。随后神智恢复,已及时送医。

“先了解真相,心里就有底。一旦出现谣言,就能力争追上谣言传播的速度。”20时50分许,刘俊发现网上出现“世纪大道旅客被割喉”的评论,该网民甚至称“我这里还有视频”。这一耸人听闻的消息配上图片开始在网络上快速流传。

刘俊立即联系网络平台,要求对这些不实消息采取处置措施,查找虚假信息源头,轨交警方则通过官方微博进行辟谣。

当晚21时,刘俊就通过大数据筛查锁定虚假信息源并明确造谣者的身份。经调查,声称自己有“世纪大道割喉案视频”的宇某某只有22岁,网上这样说只为“博眼球”,他被浦东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从谣言出现到被“查杀”,只用了短短10分钟。

速度背后是上海公安部门“主动出击”和眼疾手快——“过去是我们追着谣言跑,谣言出现并且扩散后再追踪查处,结果‘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刘俊说,如今越来越多的谣言刚冒头,就能被及时辟谣,不仅依靠日益完善的技术,更得益于公安部门的日常积累和意识转变:“某种程度上辟谣者要跟造谣者思维保持同步,尤其出现社会类、涉警类事件时,我们会琢磨哪些环节可以编纂不实消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谣言在不断“进化”

不过,这场辟谣者与谣言之间的赛跑,并未因公安部门的主动出击而变得轻松。

当了8年网警的苗婕刚工作时还没有微博。贴吧、论坛是当时网民信息交流的主阵地,那时散播谣言者多是“原创”。近几年,网民在转发中“添油加醋”“看图说话”,在视频中加入不实信息,成了谣言产生的新趋势。

从一目了然的文字谣言,到视频夹带虚假信息,需要公安部门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不同的谣言,我们有不同的发现方式。”苗婕说,全国网警形成的大数据库可供快速查询,民警也探索通过视频标题、简介、网友评论快速发现谣言的蛛丝马迹:“比如七浦路火灾谣言,起火的环境看起来确实跟七浦路很相似,但我们有个同事瞄了一眼就说‘假的’——他曾在全国多起火灾谣言里反复看过这批视频,非常熟悉。”

通过海量数据的还原筛查,苗婕和同事找到了谣言源头——一名32岁的企业职工刘某。当他看到高架附近冒烟的视频后,为了让别人认为他“知道很多人不知道的事”,于是编造了这样的“爆炸性信息”。

从“单纯”博眼球到理性拒谣

46岁的程某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因为一句“吹牛皮”的话被拘留了5天。2017年8月7日,“中国开始从印度撤侨”的消息从一个名为“尤格萨狼”的新浪微博账号中发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公安部门查证后发现该消息系谣言,炮制者正是出租车驾驶员程某某。8月6日上午,关注实事的程某某“闲着无聊”编了这一谣言,发到了亲戚微信群和一个出租车司机微信群,随后被转发至公共网络引发轩然大波。

“我原本以为就跟在家里邻居之间讲讲‘闲话’那样,听过算数。”程某某没有想到,原以为和过去邻里之间“吹牛皮”一样的“闲话”,会在网络上掀起这样的“蝴蝶效应”。

在上海公安部门查处的大量谣言案事件中,造谣者的动机都特别“单纯”——他们希望在网上“炫耀”自己能知道“不为人知的内幕”,希望“吸引眼球”、评论不断。

“很多人以前并没有意识到,虚拟的网络其实也是公共空间,我们在这里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法律规定。”刘俊拿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举例:“过去我的不少朋友也会转发这样的消息,哪里小孩走丢了,哪里又发生严重事故了。我们查实之后会告诉他们这些是虚假信息让他们删掉,有些亲戚朋友还不理解,说‘我们又没有坏心’、‘这样的事情宁可信其有’。”正是这样的心态,不仅让不少网民自寻烦恼,也为社会正常运行增加巨大成本。

不过,刘俊也指出:“现在转发各种谣言的人越来越少。我问亲戚朋友为什么不转了,他们说看到不知真假的消息,会先在网上搜索,确认真实后再转发。没有确定官方渠道信息时,宁可再等等。”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网友在发现疑似谣言后,也会主动举报,共同维护起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

猜你喜欢

公安部门辟谣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如何科学识别谣言?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澄清事实 明辨是非——温州新闻网辟谣举报平台建设之探索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谈如何充分发挥公安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浅谈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难点与建议
谣言π=4!
中国为农民工追讨欠薪140.3亿元
新入职警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工作倦怠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