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思考

2018-03-27李萍纪尚革孔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李萍 纪尚革 孔飞

【摘要】在“双创”和“互联网+”的时代热潮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了社会、高校关注的热点。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认知不清晰、缺乏创新创业思维、系统的创业教育、新知识的敏感度等的基础上提出思考,希望大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调整好心态,积极汲取创业新观点、新知识,挖掘自身潜力,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高校创业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思维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04-02

一、引言

2014年9月夏季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双创”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代热潮,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了社会、高校关注的热点。热点话题就会有所争议,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人认为,90后的他们富有朝气,极具创新思维,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这不仅能缓解就业压力,还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源泉[1]。而反对大学生创业的人认为,没有足够的经验,创业谈何容易?反对的声音并没有阻挡住奔跑在创业道路上的人们,但家喻户晓的比尔·盖兹、史蒂夫·乔布斯,“饿了么”的张旭豪、“滴滴打车”的程维,让许多大学生对创业产生了盲目的崇拜和不切实际的憧憬。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应将人才培养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相结合,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作为驱动大学生创业的新引擎[2]。大学生也应该紧跟时代趋势,加强创新创业知识储备,努力开发自身潜力,从创业过程中获益。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1.“互联网+”内涵了解不清晰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李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很多大学生认为“互联网+”是指开发出一种符合某种需求的APP等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产业叠加。而真正意义上“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互联网+”的关键在于思维、理念、模式的互联网化[1]。因此,不清晰的认知局限了高校老师和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中的思维和创新性。

2.缺乏创新创业思维

通过调查,高校毕业生中选择创业的人占比不到3%,而在大学期间想创业的人占比不到15%。创新创业氛围不浓郁不仅与高校不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不健全的创业平台有关,更大程度上是高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思维。应试教育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他们获得的总是一些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而在创业领域中需要的是每一位创业者都能够独自思考、推陈出新,发现痛点,抓住机遇。

3.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创业教育是思想教育、创新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它不在于能够教出多少走在创业道路上的优秀学生,而是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一直保持积极思考、善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伴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互联网+”热潮的不断涌现,高校也在相应号召,重视大学生创业,在各种制度、政策上给以支持[3],如场地支持、资金支持等,但大多数高校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没有系统理论支撑的实践是事倍功半的。受“互联网+”大赛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还有不少已经迈出创业第一步。但从调查走访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不停的更换创业目标,最终也在这种天马行空中停滞不前,让创业变成了幻想或者破灭在摇篮中。

4.缺乏新知识的敏感度

创新创业需要把握住时机,即需要强大的对新知识的敏感度。当大量创业信息扑面而来时,如何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可行性强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产学研与经济快速发展下的技术需求,使得成果转化型的技术创新成为一种趋势。但调查显示,国内成果转化率较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且我国亟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也说明了创业者需要有“鹰”一般的眼睛,发现商机,让科技创业活跃在“互联网+”大赛的舞台上,也让其成为高校创新创业中的主流。

三、大学生视角下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思考

1.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思维

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一样,都需要将教育培養形式丰富化,系统化,将课本知识学习与参观、交流学习结合起来,开设一些跟进时代特色、形势的课程,尤其是与互联网相关的课程,满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根本需求,能够真正传授一些有实际价值的知识,从更深层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大学生创业者除了加强创业课程学习之外,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方案。除了必修的创业课程学习以外,应多参加创业实践,与老师、同学、企业多交流,思想碰撞才有火花。

2.切忌盲目,正确判断真实需求

我们在大学校园里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比如旧书籍的转卖、正装的租借、送水上门服务、送饭APP等等,不过多时,你会发现曾经在卖旧书籍的那位同学在宿舍楼里卖零食,曾经在开发送饭APP的那位同学已经放弃,准备就业......他们的创业活动都是早早夭折。这是因为创业成功率低吗?显然不是。

找准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是创业的第一步[1]。很多初创者以“自我需求”——自己的痛点为目标,缺乏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就开始创业活动,这是很难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寻找拥有相同痛点的人,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得到他们的真实需求,结合时代形势和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解决这些人们的痛点,这就是极佳的创业点。

四、总结

变革已势不可当的发生着,而对于大学生来讲,最好的时代就在眼前。创新能力是就业和创业必备技能之一。大学生应紧跟时代步伐,调整好心态,积极汲取创业新观点、新知识,挖掘自身潜力,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高校创业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刘丹.“互联网+”创业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0.

[2]郭智芳,韩明,葛玉良.创业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现状与路径探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01):34-38.

[3]罗兴,李师.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的过程管理[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11):45-47+54.

项目基金:西安理工大学辅导员专项课题“提高90后毕业生初次就业稳定性的思考与研究”(项目编号:602-451016031)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